
生孩子絕不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簡單,等待準媽媽的不僅僅是折磨人的陣痛,還有一些危及生命的意外狀況。對此,準媽媽們做好充分準備了嗎?
在等待了9個月后,寶寶終于要來了,所有準媽媽除了幸福與期待以外,還會抑制不住地擔憂和害怕。產房是個令人感到既甜蜜又恐懼的地方。雖然隨著醫學的進步,女人生孩子已經不再是如同去鬼門關繞了一趟,但仍然并非萬無一失,就像所有手術一樣,即使再小、再安全,也會有意外和風險。例如,前段時間就有新聞報道,羊水栓塞這個來勢洶洶的妊娠并發癥奪走了一位產婦的生命,這讓她的家人無法接受,大鬧醫院。
除了羊水栓塞以外,還有子癇、胎盤早剝、瘢痕妊娠、前置胎盤等情況讓生孩子變成了一項高風險事業。有的危險情況能夠事先預知,有的危險情況卻令人措手不及,所以對生孩子的種種風險多有一些了解總是不錯的,實在擔心,可以提前詢問醫生,自己有沒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醫院是否需要做更充分的準備,例如準備好足夠的血漿。
當然,在了解了眾多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的同時,也很有必要了解正常情況是如何的。有的準媽媽因為對分娩缺乏了解,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例如因為還不到預產期,所以忽略了自己的羊水已破,最后終于到了醫院,胎兒已經被感染。還有的準媽媽被假宮縮搞得糊里糊涂,去了醫院又讓醫生給趕回家,結果等到真的宮縮開始時,自己害怕“狼來了”,反倒不敢去醫院了。
到了醫院,還要經過漫長的等待,第一產程通常需要10個小時以上,之后可能還有好幾個小時的“奮斗”,整個順產的過程有可能需要二十幾個小時。為了寶寶的健康和自身的康復,許多媽媽都勇敢地選擇順產。然而,有時候剖宮產是比順產更安全的選擇。即使產檢符合順產標準也打定主意要順產,準媽媽和準爸爸也不妨了解一下什么情況下剖宮產是更好的選擇,做好全面的準備。
最后,孩子呱呱墜地了也不算完事兒。新手媽媽可能一邊看著自己的寶寶,一邊還得“分心”生出胎盤。如果胎盤娩出后,醫生發現它并不是完整的一塊兒,那還得繼續忙,因為殘留在子宮內的胎盤碎片會導致子宮收縮不良,從而引發產后出血。直到胎盤完全娩出,所有縫合和修復工作都已經完畢,媽媽才算真正的安全了。
生孩子是個有風險的技術活兒,準媽媽們多學習一些關于分娩的知識,不僅能夠降低自己的恐懼和不安,還能夠做足準備,讓一些意外情況發生的幾率降低,更安全地迎接寶寶來到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