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先后到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的部分產棉大縣(市)進行下鄉技術服務,接觸了很多的植棉農戶,其中不乏一些科技示范戶和植棉大戶。雖然總的來說在肥料的配方施用上都有進步,但隨著雜交抗蟲棉的大面積推廣應用之后,在鉀肥的配套施用上,還是存在明顯的認識誤區:一是對施用鉀肥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不知道需要施用鉀肥;二是認為施了有機肥就可以不再施用鉀肥了;三是認為施用了復合肥也可不再施鉀肥;四是覺得施用了與微量元素配制的鉀肥就可以了;五是用根外噴施鉀肥取代根際施用鉀肥;六是用自已復配的混合肥抵鉀肥施用。
要糾正以上的認識誤區,就要充分了解鉀肥在棉花生產上的作用,講究施用方法,充分發揮鉀肥在棉花生產上的綜合效應。
1.鉀肥是保證棉花優質高產必不可少的肥料。棉花,特別是雜交抗蟲棉對鉀肥尤其敏感:一是鉀肥可以增強棉株的活性,提高其生命活力;二是雜交抗蟲棉比常規棉需要的鉀肥量要大得多,且轉化的速度較慢;三是鉀肥能顯著提高棉花的單鈴重,還能促使吐絮順暢;四是增施鉀肥能增強棉花對枯萎病的抵抗能力;五是施用足量的鉀肥,一般棉田每667平方米(1畝)棉花可增收籽棉25公斤左右,在缺鉀棉田施用可增收籽棉40~50公斤。
2.要保證鉀肥的足量施用。據推廣雜交抗蟲棉的高產植棉經驗,一般667平方米產籽棉300公斤以上的棉田,每667平方米需施用含氧化鉀60%的鉀肥30公斤,即每667平方米需施純鉀18公斤。而有機肥主要是增加棉田有機質,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但它的含鉀量很少。復合肥、復混肥雖然含有一定量(如15%~16%)的氧化鉀,但數量明顯不足。微量元素配制的鉀肥或者葉面噴施的鉀肥,有效鉀的含量就更少了,只能作為微量鉀素的補充,無法滿足棉花對大量鉀素的需求。
3.掌握鉀肥的施用時期。根據各地的經驗,一般是將鉀肥分兩次施用為好,比如667平方米施30公斤鉀肥,以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為好。追肥以棉花蕾期至初花期施入為好,最遲不宜遲過7月末。根外噴施鉀肥宜在棉花大量上桃之后進行。前茬作物為小麥、油菜的棉田,可于苗期施用1/3,花鈴期施用2/3。提倡打洞穴施或開溝條施。
(湖北省孝感市農業局 余宏章 郵編:4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