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利工程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抗洪防汛和農業灌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們對其施工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在冬期施工時受到溫度的影響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因此,加強冬期水利工程施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本文對水利工程冬期施工相關措施進行探討,以期為保證冬期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較長,尤其我國北方地區的水利工程在冬期施工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低溫給施工進度和施工材料性能產生的不利影響在所難免,怎樣在該條件下防止凍害發生,保證水利工程質量成為施工單位面臨的嚴峻問題。
1 水利工程冬期施工質量控制組織措施
1.1 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夠保證水利工程冬期施工質量,其主要作用為:結合水利工程具體施工情況進行有序的分工,建立管理各施工環節的組織機構,明確各施工人員和班組任務和職責,以達到調動各成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并且促進不同施工成員的交流溝通,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時,確保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重點應明確以下成員的權限和職責。
1.1.1 項目經理
水利工程項目經理是保證施工質量和組織施工的重要領導,對水利工程質量負重要責任,為此,項目經理應制定詳細的質量控制目標和計劃,并將各種措施要求下發給質量管理部門,以保證質量控制目標的如期完成。同時項目經理應認真總結和分析檢驗人員的監督和檢查意見,積極尋找各種解決措施處理出現的問題。
1.1.2 項目技術負責人
項目技術負責人負有水利工程技術方面的責任,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將上級質量管理部門對設計圖紙、技術質量標準和規程的要求,轉化成具體可實施的方案;其次,保證各項質量目標的落實,并有權決定管轄范圍內應用的質量控制措施;最后,針對水利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認真的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
1.1.3 施工班組長
施工班組長應積極組織本班組成員對施工質量進行認真檢查,并詳細記錄施工和檢查內容,一旦發現質量問題禁止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另外,當發現施工材料性能出現異常,應積極反饋給項目技術人員,尤其應杜絕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施工材料。
1.1.4 專職質量監督員
專職質量監督員的職責包括:對交工驗收、隱蔽驗收、工序交接、材料檢查等環節的檢查,及時發現施工中不符合設計圖紙要求的操作,可令其停工整頓或返修。同時注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圖表的收集和整理,并按照要求如實填寫質量報表。
1.2 加強施工質量管理
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個重要環節,下面對不同環節的管理進行詳細的探討。
1.2.1 施工前質量管理
為保證水利工程冬期施工質量,施工前應認真落實以下內容:首先,對地質勘察材料進行認真的復查,會審產生的各種圖樣;其次,設計施工組織并控制好技術交底工作。一方面,站在全局角度綜合分析施工成本,要求在保證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上,確定具體施工方案并制定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另一方面,對施工順序和施工工藝進行認真的分析,以確保施工質量;再次,審核給水利工程質量產生重要影響的原材料、設備性能、施工人員資質等,確保處于受控狀態;最后,建立和完善施工現場質量管理體系,尤其應明確質量和計量檢測手段和技術,編制詳細的現場質量目標展開圖,以保證施工質量目標和措施認真落實。
1.2.2 施工中質量管理
施工過程是影響水利工程冬期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為此應從工序質量、施工過程質量檢查以及成品保護三個方面著手嚴加管理。首先,準確分析施工工序各施工細節,對影響施工質量的人員、材料、施工機械等嚴格把關,分析可能出現的質量隱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做好施工過程質量檢查,及時糾正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操作,如發現質量問題不得交接,直至通過檢查為止;針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成品應由專門的人員負責看管,避免施工過程受到人員或施工機械的破壞。
1.2.3 施工后質量管理
施工后質量管理主要集中在竣工驗收、水利工程項目質量評定兩個方面,其中竣工驗收時應依據水利工程設計文件、施工圖紙說明、以及相關的驗收質量規范標準。具體流程為先由施工單位將驗收申請報告提交給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審查合格后進行初驗,發現問題后由施工單位及時進行返修,最后再進行正式驗收;水利工程項目質量評定應結合施工合同、設計圖紙等材料認真進行評定。
2 水利工程冬期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措施
水利工程冬期施工時溫度較低,因此施工時應著重考慮溫度給施工質量造成的不良影響,采取有效的技術控制措施以確保水利工程施工質量。
2.1 混凝土配合比技術措施
配制混凝土時應嚴格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要求》中規定的內容進行配比,并將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不過對處在潮濕且發生凍害環境中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應控制在0.5。同時使用水泥強度級別應不小于32.5且每平方米的用量應不小于300kg。另外,正式向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劑前應進行試配,并根據冬期溫度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施工坍落度,進而為后期的搗固處理奠定基礎。
2.2 混凝土的攪拌和運輸
冬期拌合和運輸混凝土時應注意以下幾項內容:首先,根據外界環境溫度采取不同的拌合措施。例如,當外界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考慮使用熱水進行拌合,并注意熱水應早于骨料進行拌合,然后將水泥添加其中。當外界溫度不足-10℃時應將拌合骨料轉移到暖棚中,如發現骨料結冰成塊時應進行預加熱,并將加熱溫度控制在60℃以下;當溫度超過8℃時只對拌合水進行加熱即可,并使用蒸汽或熱水沖洗攪拌機進行拌合;其次,為防止假凝現象的出現拌合時應按照骨料、水、水泥、外加劑順序添加,尤其應注意添加外加劑時應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嚴格控制防凍劑的加入量;最后,混凝土拌合時間較正常情況下長50%,并將出機溫度控制在10℃以上。如采用凍結法或在冰凍地區施工時,應通過試驗確定混凝土的最佳出機溫度。
冬期應盡量縮短混凝土運輸時間,并注意在運輸過程中采取保溫措施,以降低運輸過程中的熱量損失,通常情況下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溫度每小時降低量不應超過5℃。同時晚間應將運輸混凝土的車輛停放在暖棚中,并在裝載混凝土前將車廂中凍結的混凝土清理干凈。
2.3 混凝土的澆筑技術措施
水利工程澆筑混凝土前應將鋼筋和模板上的污垢和積雪清理干凈,為避免再次結冰應避免使用水蒸氣將冰雪融化;澆筑施工應選擇白天溫度較高的時段進行澆筑,同時避免在大雪天氣條件下澆筑施工;正式澆筑時應有專門人員測量混凝土溫度,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另外,為避免熱量損失,混凝土澆筑施工速度要快并使用保溫材料或塑料布及時覆蓋;混凝土溫度降到抗凍劑規定溫度前應進行試壓,檢測其強度是否達到4MPa,如未達到應采取加熱和保溫措施進行保養。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使用保溫材料進行保養,保養時間不應少于兩周。
3 總結
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有著其自身特點,除了采取必要的組織措施保證施工工作順利進行外,還應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對混凝土攪拌、運輸、澆筑、保養等環節的溫度進行嚴格控制,以減少低溫給冬期水利工程施工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趙發起.水利工程冬期混凝土施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2]范秀云,張艷輝,郭曉秋.淺析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J].神州,2011,17:30.
[責任編輯: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