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森林是養育人類的搖籃,造林是我國實施生態林業跨躍式發展的重大舉措。近年來,我國的造林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果,推動森林資源增長是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筆者通過對我國森里資源現狀的調查和總結,并結合相關的專業知識,從林業種植的主要方法、林業種植的時間選擇以及林業培育的方式等進行了科學的分析介紹,以供相應的管理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林業;造林技術;林業資源
1 我國當前林業資源情況
我國當前的林業資源既有優勢也面臨挑戰,優勢主要表現在:在政府的大力倡導,以及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之下,全國上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退耕還林和退耕還草等森利資源的修復工作,目前我國的林業總面積已經改變了負增長的趨勢,并呈現了正增長的良好勢頭。挑戰主要表現在,中國的經濟逐漸與國際經濟接軌,使得我國的林業資源產業結構也面臨了更高的挑戰,我國的森林資源開發能力不夠,產品主要以木材和原始材料為主,不僅經濟價值低,而且沒有強勁的競爭優勢,因此必須加快林業資源產品的結構調整。
此外,由于我國的林業資源分布不均,所以林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速度不一致,出現了個別地區的弱化管理,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方法不得當,管理效果不明顯,常出現大量的亂砍亂伐現象,這不僅毀壞了現有的林業資源,也加劇了森林資源的緊張形勢,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現有林業資源的基本培育措施
封山育林培育更新法,就當前形勢,加快資源的培育,多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法(即采用實生苗造林)培育資源,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造林季節的選擇、程序方法的確定以及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環境條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過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條件、清除灌木、雜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時間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還可以改變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減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層的溫度要比有植被覆蓋時上升得快,整地后改變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溫度狀況發生變化同時增加土壤肥力。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長情況顯著改善。整地還能保持水土、減免土壤侵蝕,同時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質量。提高森林培育的質量需要工作人員從細節做起,土地平整就是一個相對重要的細節工作,工作人員必須正確對待。
3 植樹造林的主要方法
就目前來說,造林的方法比較多,但是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內在的優勢與局限性,為此,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當地的地質條件和森林資源情況進行合理的方法選擇。
3.1 播種造林法
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造林方法,即將種子直接灑在要種植的土壤之上。它的優點體現在:操作簡單,只需要進行種子播撒,省去了培育樹苗的工作過程;經濟成本低,由于播種簡單,省去了大量的人力資源,間接減少了經濟支出。它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對造林的土地條件要求復雜,同時對種子的質量要求也相對較高。土壤需要含水量高,土質疏松,種子要求飽滿,容易發芽,而且具有一定的耐旱和耐旱性。對于大區域面積的造林工程,播種造林是一種常見的方式。
3.2 分殖造林法
是把持樹木的養分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暗中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發展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獨霸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成長較快,而且在遺傳從命上維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候殖造林材料根源,受母樹的數量和漫衍狀況的限定,這種方法首要用于適用養分繁殖的樹種,如松樹、楊樹、柳樹、泡桐和竹類等。
3.3 植苗造林法
為了保證樹苗的成活率,減少后期樹苗種植工程的二次作業,建議采用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方法就是將已經培育好的樹苗直接種植在所要栽種的土壤之上。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成活率比較高,它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樹苗培育的經濟成本比較高,操作程序復雜。
4 林業培育的注意事項
4.1 因地制宜決議造林樹種
我國森利資源的區域性差異大,且樹種資源豐富,因此,對于樹種的合理選擇至關重要,只有因地制宜的合理選擇才能確保造林的價值。首先適當提高種植闊葉林面積的比例,一方面,能放慢改進泥土情況布局和提高林分風致。闊葉樹落葉層能維持泥土濕潤,落葉腐殖質又能增加泥土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層養分,達到速生歉收的成就。另一方面,又能改動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賞玩的賞玩性,豐厚叢林利潤景觀,還可提高抗病蟲害才力,對于維持水土、素養水源、調理氣候等都具有十分緊要的感召和含義。
4.2 合理選擇造林最佳時間
傳統的造林時間主要集中在春季,春季雨水充沛,土壤疏松,太陽光照適中,樹種的成活率相對較高。但是近年來,隨著樹種的培育,樹種的性能得到了相對的提升,同時植樹造林的技術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國的造林時間普遍有所提前。目前普遍在冬末春初時段進行造林。該時段的大風天氣比較少,因此水分的揮發量也相對較低,因此,樹苗在培育、移植的過程中水分損失少,成活率更高。但是對于北方部分寒冷地區,由于氣溫回升比較慢,切忌盲目提前造林時間。總之各地要根據實際的社會條件和氣候條件以及經濟條件等合理選擇造林的時間。
4.3 加強對混交林的營造
混交林的營造一方面,能夠利用有限的森里資源面積創造無限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另一方面,還能夠加強不同森林品種之間的植物光合作用,促進森林資源的發展。混交林的混交品種比較復雜,通常來說以杉樹和松樹的混交為主。兩種林種的混交能夠提升土壤的營養成分,利于森林資源發展繁育。此外,也可以適當的營造立體林業資源。栽植喜陽性的高大闊葉林,在闊葉林下栽種喜陰的灌木林或者經濟林。能夠有效的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價值。
5 總結
森林資源是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目前的森林資源形勢雖然有所改變但形勢依舊十分嚴峻,為此,相關技術人員必須立足森里資源地域的實際情況,適當選擇林種、種植方法、種植時間等,促進我國林業資源的培育發展。 實現林業資源快速、穩步、。健康的增長。
【參考文獻】
[1]李笑華,李海東.論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林業企業,2001(5):3-5.
[2]向艷輝.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及其構想[J].四川林勘設計,2003(1):34-38.
[責任編輯: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