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農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存在的預算不合理,導致按預算準確實施比較難、資金管理不嚴格、實物資產管理不規范以及結余資金使用不完善等問題的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同時提出了財務管理人員應深入科研第一線,從項目申報、中期管理及后期結題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確保農業科研項目經費合理使用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預算
中圖分類號:F302.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4-0954-02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Funds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XU Xiao-ying,DAI Yan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ng problems including unreasonable budget making it difficult to follow the accurate budget, the lack of severe management in fund and real assets and improper carryover of the surplus fund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inancial management personnel involving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ll-round supervision and service from fund application to mid-term and final assessments to guarantee the proper u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was advis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projects; funds management; budget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十一五”以來國家對涉及糧食安全的農業產業投入越來越多,農業科研經費逐年增加。但是如何用好科研項目經費,尚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本研究針對科研項目經費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提出一些觀點,以供參考。
1 農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科研項目經費預算不合理,導致按預算準確實施比較難
實行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管理,不僅可以提高資金使用透明度和使用效率,也有利于資金管理。但在實際執行中難度較大,準確率不高,究其原因有:①項目經費預算不合理,缺乏科學性。首先是自由申報的科研項目一般沒有資金額的限制,申報單位在申請項目時,為了爭取更多的資金,不予客觀地分析,巧立名目,重復估算,加大不必要的項目開支,片面地夸大研究費用數額。其次是限額申報的科研項目一般對資金額有一定的限制,但申報單位在申報項目時往往不按項目研究所需的資金進行預算,總是按最高限額來預算,也不對其預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評估,從而導致預算不準確。②項目按預算準確實施比較難。項目申請單位在申請到科研經費以后,對資金的支出不按照預算來執行,總是以科學研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為借口,隨意調整科目之間的經費支出,而一般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由于缺乏對項目研究任務的了解,也只能對每筆業務票據的合法性與合規性進行財務審核,無法對經費使用的合理性進行有效監督,從而導致項目預算與決算間的差異較大,資金支出結構不合理。
1.2 重科研項目申報,輕資金和資產管理
長期以來由于農業科研經費比較匱乏,財政撥款只能保證人員經費和單位基本運轉。要開展科研活動,必須爭取科研項目資金,因此每個科技人員都要千方百計地爭取科研項目,而一旦獲得經費支持后,科研人員精力只投入科研活動之中,忽視資金和資產管理,導致存在如下問題:①資金管理不嚴格,資金使用不能得到有效監督。一般來說,科研項目管理都應該按照每個項目單獨建賬,單獨核算,這樣才能科學地評估項目經費使用效果。但在實踐中由于科研人員申請的項目經費來源渠道多,既有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撥入的經費,又有橫向合作研究部門投入的經費,從而增加了資金管理的難度;有些項目負責人名義上要求財務人員對項目進行單獨建賬,但實際上還是以各種名目將經費混在一起使用,為應對項目結束時的財務審計,將支出經費 “拆東墻補西墻”進行拼湊。其次,由于農業科研的特殊性,成果的應用和推廣要與基層農業單位或農戶進行合作,有些課題以“項目協作費、試驗費”等名義進行資金下撥,從而導致這部分資金疏于管理。再者現金流量大,用現金結算最多的試驗田租金、勞務費(研究生和聘用人員工資)、試驗材料等,且支付次數頻繁,容易出現資金管理漏洞。例如:農業生產資料(化肥、農藥、種子等)未達到政府采購的標準和要求,單位更未安排專人進行統一購置,采購隨意性大,浪費和重購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出現物資外流。②資產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項目負責人對資產安全意識不強,例如:出入庫制度、賬物盤點、往來賬核對等都不能有效及時進行。有些科技人員經常強調工作的特殊性,物資購進后,無專人驗收和入庫,就直接投入使用;對某些資產長期不盤點,不對賬[1]。③科研經費不能及時足額用完。由于科研項目管理體制上的缺陷,科研項目特別是一些重大的項目,從立項的可行性論證到項目的立項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而經費的下撥更具有滯后性。以“十一五”期間為例,有些項目是按五年計劃進行費用預算,而經費下達時已是后兩年了,前期研究投入的費用又不能在項目經費下達時再報銷,經費使用不合理,從而導致要不就是集中花錢,將五年的經費集中在兩年中使用完,要不就是項目經費有剩余。
2 對農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思考
2.1 按照項目編制指南做好項目經費的預算
根據項目編制指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經費的預算:①項目預算的列支范圍,應根據項目研究性質進行適當調整,不作硬性要求。如設備費,有些單位現有的科研儀器設備已基本滿足了研究的需求,在做項目預算時,項目負責人可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選擇性購置設備,這樣才能將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作用。②由于科研項目的預算不同于工程預算,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應設立“不可預見費用”,但對其支出一定要有詳細的說明,便于加強控制。③項目申報單位的財務人員應參與編制項目經費預算,避免科技人員因為對經費測算不準確,導致漏報、少報和重報的現象,從而提高經費預算和執行的準確率。
2.2 財務管理人員應參與項目實施過程的管理
為了確保科研任務的順利完成,建議財務人員從項目申報的前期就開始介入,一方面可以較為準確地了解項目研究所需的資金,另一方面又可以站在財務核算的角度,把經費預算編制與項目實施時所涉及的會計科目統一起來,單獨建賬。只有財務人員和科研人員的相互配合,制訂出切實可行又符合財務規定的項目預算,才能保證項目資金的合理使用[2]。
2.3 加強項目經費和資產的監管,實施內部會計控制
為了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必須實施經費使用的全過程監督,具體做法有:①加強項目經費使用中期年度檢查和評價。通過中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以中期考核結果作為下一年度執行經費預算的新依據,保證資金支出進度,為最終順利結題起到督促作用。②加強項目經費的內部控制管理。在資金審批環節上要實行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相互監督的監管模式,從而有效避免項目資金的浪費和轉移。③加強項目資產的管理。項目主持人往往存在“重錢輕物,重購輕管,重占有輕使用效率”的思想,因此建立健全實物資產的日常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堅持資產購置的必要性研究,確保資產購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其次完善資產購置的入庫手續,實行源頭控制。對入庫建卡等登記手續齊全的資產,應及時投入使用,保證新增資產的利用效率。同時要建立資產報廢制度,每年要進行1~2次的實物清查,確保各項資產賬物相符。
2.4 提倡項目剩余資金由執行項目的課題組繼續使用
科研項目經費撥款多數采用國庫集中支付的方式,項目結題后的剩余資金原則上由財政部門全部收回。項目在實際執行時,如果明確剩余資金由原課題組繼續使用,有如下好處:①項目所在課題組會嚴格執行項目成本核算。如安排設備費預算時,大型儀器設備就不會出現重復購置,從而節省了項目資金。②避免結余資金從項目所在課題組轉移到項目依托單位而改變資金用途,形成資金變相浪費[3]。因此,應提倡剩余資金由執行項目的課題組繼續使用,有利于該項目課題組后續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一般說來,某個科研項目的結題,只是完成科研工作的階段性任務,課題組有可調配的結余資金,就能及時開展后繼研究。但項目結余資金的使用,應先向項目原主管部門報批,嚴格按照批準后的資金使用范圍執行。
2.5 建立項目經費使用的獎懲制度
首先要建立科研項目經費使用的績效考核制度,完善項目經費使用績效考核的標準和機制,制訂科研項目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具體計算方法,逐步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其次項目實行績效考核后,對成效顯著的項目組和主持人,應給予適當獎勵。
總之,隨著國家對科研項目資金預算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財務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一定要轉變觀念,科學編制項目經費預算,并嚴格執行預算,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科研事業健康持續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國蓉.加強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促進資金良性循環[J].四川林業科技,2010,31(6):103-105.
[2] 沈建新,郭媛嫣.農業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2):6591-6593.
[3] 魏 群.加強科研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6(S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