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是中國民間流傳了千百年的治療方法,但是前段時間有外國專家說,拔火罐其實沒有效果。拔火罐真是忽悠人的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黃啟輝表示,拔火罐確有好處,但也并非包治百病。
拔火罐有哪些功效
黃啟輝認為,拔火罐能起到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溫熱散寒祛瘀等功效,對于風濕痹痛、肌肉勞損、腰背肩臂腿痛、軟組織閃挫扭傷、感冒鼻塞、哮喘、頭痛腹痛以及部分內傷等有較好療效。經常感冒的人,日常可以通過拔火罐達到預防免疫的效果。亞健康的人群也可以通過拔罐,舒緩肌肉疲勞,健脾溫肺補腎。
拔火罐的方法很多。從部位上講,可以拔疼痛部位,也可以拔穴位,背部大椎、肺俞、脾俞、腎俞等都是常拔的部位;還可以根據經絡拔,如拔任脈、督脈、膀胱經等。從方法上講,可以用留罐法,醫生把拔火罐停留在病人的身體上就走開了;也可以用推罐法,即是一邊拔一邊推;還有梅花針療法,用針刺穿皮膚,再進行拔罐;還有閃罐法,即將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復多次地拔住起下。
從治療原則上講,可以辯證施罐也可以辯病施罐。虛證要補,實證要泄,不同的疾病也要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如重感冒,全身肌肉酸痛,在腰背肩進行推罐的效果很好。一般而言,火罐停留的時間短,刺激效果弱的屬于補法;停留時間長,刺激效果強的屬于泄法。
拔火罐四季都可拔,尤其是春秋冬三季,是拔火罐的好時機。
皮膚留下的顏色深未必疾病重
現在市面上有種抽氣罐,通過擠掉罐子里的氣體來達到增加負壓的目的。對此黃啟輝副教授說,他還是喜歡傳統的拔罐方式,因為通過點火抽走罐子里空氣的方式,客觀上可以起到溫通經脈的作用,而這種作用是抽氣罐不具備的。
無論哪一種方法,拔罐后皮膚上都會留下或深或淺的顏色。很多老百姓都有這樣的看法:拔火罐后,皮膚上留下的顏色越深,說明身體中風重、濕重、淤重。對此,黃啟輝副教授解釋說,這種說法并不恰當。顏色深淺與拔罐停留的時間長短、負壓的力度深淺有關系,不一定就說明有風有濕有淤。從拔罐后留下的顏色來判斷是寒氣重,還是濕氣重,是內熱還是虛熱,更是沒有根據。
拔火罐減肥基本無效,而且有些疾病不適宜拔火罐
現在很多美容院宣稱的拔罐美容法,黃啟輝副教授表示持保留意見。拔火罐只可以起疏通經絡的作用,對肌肉松弛,收緊肌肉有效果,但功能還沒強大到可以消耗脂肪的地步。要想消耗脂肪,最主要的辦法還是“管住嘴,邁開腿”。
除此之外,某些疾病也是拔火罐的禁忌證,如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紅斑狼瘡患者、嚴重皮膚病的患者。否則容易引起出血不止,或皮膚表面出現潰瘍、水皰、水腫等現象。此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肺部基礎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結核、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不適用拔火罐。肺部有炎癥時,經常會伴隨肺泡的損傷或肺部有體液潴留。如果用拔火罐進行治療,會使胸腔內壓力發生急劇變化,導致肺表面的肺大泡破裂,從而發生自發性氣胸。
拔火罐后留罐的時間并非越長越好,一般一次10~15分鐘為宜。強壯的人時間可稍長一些,老人、小孩及身體較虛的人時間要短些。拔火罐次數也不宜過多,同一個部位也不能經常拔。
黃啟輝強調,拔火罐并非包治百病,如果拔完幾次后發現局部止痛沒有明顯效果的,要去看醫生,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疼痛,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