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是心臟搏動的速率。心跳可通過體表脈搏觸及,故又稱脈搏。心跳因人而異,兒童快些,老人稍慢。嬰兒120~140次/分,幼兒90~100次/分,學齡期兒童80~90次/分,成年人60~90次/分左右屬正常范圍。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心臟發育良好,安靜時,心跳可低于60次/分,大腦及全身供血不受影響。運動或緊張時,心率會加快。
心動過速常見誘因
成人每分鐘心率超過100次,稱“心動過速”。引起心動過速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肌病變、電解質紊亂、藥物影響、情緒激動、吸煙、喝濃茶、咖啡或酗酒等。
一些人的心動過速屬于無器質病變,與社會心理應激有關,心理壓力大者更易發生。例如失業、輟學、患癌、職務升降、職業變更、生活環境變遷、喪偶、失子等,都承受著沉重社會心理應激,都會誘發心動過速。對于那些學歷、職位高,工作節奏快的群體,雖然經濟收入高,但精神壓力也大,心臟也會被騷擾得不安寧。他們日間忙碌,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晚上休息時,血壓才有所降低,心跳減緩。但如果經常熬夜上網,不善于減壓調理,壓力長期得不到舒緩,就有可能“積勞成疾”。
心動過速有何危害
損傷動脈:可使動脈內血流加速,血壓升高,引起血管內膜受損,導致損傷處出現脂質沉著,發生動脈硬化和脂質斑塊形成,動脈管腔狹窄。
損傷心肌:因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力加強,容易引起左心室肥厚,猝死率明顯增加。
損傷腦髓:上述兩種改變,直接或間接危及大腦、小腦和腦干,輕者可頭痛頭暈,重者四肢癱瘓、昏迷不醒。
損傷腎臟:人類腎臟負責泌尿排毒,心動過速時,血管緊張素Ⅱ升高,是腎損傷的罪魁禍首。腎功能不全,導致少尿無尿腎衰。
治療心動過速要針對病因,遵循醫囑。一般而言,輕度心動過速無需治療;快速心房顫動(房顫)、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可嚴重降低心搏出量,需迅速積極治療;而心室撲動(室撲)、心室顫動(室顫),則有致命危險,要立即救治。
(作者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顱腦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