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巨大社會變革及經濟發展,作為“社會細胞”的中國家庭正面臨“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家庭呈現出5大變化:家庭規模小型化、家庭結構核心化、家庭類型多樣化、家庭關系松散化、家庭功能有所弱化。相對固定聚居的大家庭形態趨于解體,越來越多的新家庭形態出現,由此也帶來了不同的新人群:獨生子女、失獨父母、丁克族、單親母親、單親子女、不婚族。這些新家庭形態也導致出現不同于以往的各種新觀念,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價值觀沖突明顯,家庭代際呈現新的對話、磨合。
流動的時代,網絡的時代,財富的時代,時代變遷正在沖擊著建立在傳統農耕文明基礎上的家庭大廈。正如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世界家庭峰會上表示的那樣,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結構調整,使我國家庭的規模、結構、形式、功能等都發生明顯變化,家庭發展面臨一定挑戰。被裹挾著前進的我們,是否還能認識家庭的含義,把握家庭的命運,重建家庭的價值?畢竟,我們都是家的兒女,無論如何我們的內心都需要珍藏一份對家庭溫暖的認同與向往,這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穩定所系。或許,我們需要回到家庭故事中那些熟悉的場景,咀嚼那些早已司空見慣的變化,從中去尋找、把握中國家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