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堅持”,所以有句名言:“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美。”然而,經歷的事情多了,我總在想一個問題:堅持一種東西真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嗎?
我有個朋友,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畫家,其畫境界闊大、格調高雅,深受人們歡迎,他的畫作一幅價格可以達到幾十萬元。朋友有個習慣,從20多歲開始,每天早上5點起床讀書、畫畫,從不間斷。現在他已50多歲了,大家問他:“你怎么堅持得這么好?”朋友說:“不需要特別堅持啊,我本來就是這么個工作習慣。”
還有個朋友,在機關上班,從我認識他的那一天起,就知道他喜歡打籃球、跑步。現在20多年過去,朋友依然堅持體育鍛煉,風雨無阻。我問他這么多年堅持下來難不難,朋友說:“不難啊,我不鍛煉還難受呢!”
我的父親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只有一個愛好:耍獅子。每年春節(jié)村子里組織舞獅活動,他每次必到,從不缺席。一年正月,他的手扭傷了,很疼,我母親連擔水都不讓他去。可是一聽到外面的鑼鼓響,他在家就坐不住了,跟我母親說想去看看,母親左勸右勸都不起作用。結果父親出去看了沒一會,就接過了別人遞過來的獅被,參與到游戲的人群中。事后,母親跟他開玩笑說:“你的手痛是假的。”而我父親,也不覺得這么多年堅持參與耍獅子是件怎樣的難事。
人生最難的事,是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人的本性喜歡自由,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一般都是迫于外界的某種壓力,內心難免生出反感。內心一反感,自然也就缺少了做的激情。而我們堅持某種東西,其實就是將自己喜歡做的事一直做下來。對自己喜歡做的事,你心理上首先會悅納它,就算付出一點辛勞,你也覺得很值得,可以得到足夠的回報。何況,某件喜歡的事做久了,它會自動地成為你的一種工作或生活習慣,你再做它并不需要多少意志上的強制,它又怎么可能成為一件苦事呢?
是的,堅持一種東西,許多時候其實只是尊重你業(yè)已養(yǎng)成的某種習慣,它根本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艱難。我們應該在心有所動的時候,第一時間突破自己。
勵志書總是喜歡渲染成功的艱辛,似乎只有多說些艱辛,才能證明“立志”和“堅持”的重要。其實,大可不必。真正的大成功往往不是靠“頭懸梁,錐刺股”取得的,它恰恰立足于我們內心的樂觀精神和想到了就動手去做的勇氣。插圖:劉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