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師50多歲,平日自感身體不錯,但在這次體檢時卻發現收縮壓增高,幾次測量血壓都在150mmHg~160mmHg/75mmHg~85mmHg范圍內。醫生說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建議他進行降壓治療。薛老師不解。
醫生點評:以前,醫學界認為人過了50歲后,如果舒張壓小于90mmHg,收縮壓不超過160mmHg,就不能算是高血壓病,而是老年人的一種生理變化,無需治療。目前看來這是一種認識誤區。
如今,全球范圍內的醫務工作者,已對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這一概念達成共識:當中老年人呈現舒張壓不高,但收縮壓增高超過140mmHg時,也是一種高血壓病,稱之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這類高血壓病是以脈壓增大超過50mmHg為其特點。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危害,并不亞于普通高血壓病。這是因為收縮壓升高和脈壓增大,都是動脈壁彈性降低和大動脈僵硬度增高的表現,由此增加心臟負荷,增大心肌耗氧,促使心室肥厚和減少冠脈血流量,從而構成心腦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建議中老年人一旦發現單純收縮壓增高,就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并將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緊密結合起來。非藥物療法的原則概括為四句話:合理飲食、適宜運動、平衡心理和生活規律。藥物治療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1~2種降壓藥口服,使收縮壓降至140mmHg以下,脈壓降至50mmHg以下,以免長期收縮壓升高和脈壓增大造成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