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9日晚,東莞開始的“掃黃”行動中,一對情侶開房突遭警方檢查,死活不肯開門。而據媒體報道,帶隊的東莞市公安局副局長李灼華表示,一定要將這個門打開。這個新聞細節引發了公眾的討論,媒體報道過的警察“例行查房”甚至“破門而入”而引發的爭議性事件并不少見,公眾疑慮的是警方是否有這樣的權力?而一旦自己遭遇警方查房又該怎么辦?
No.1 旅館房間是否屬于“住宅”?
判斷警方在沒有明顯的違法事實以及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就以查黃、賭、毒的名義檢查旅館房間,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旅館房間的屬性是什么。從《刑事訴訟法》第109條的規定,就可以很簡單地將場所分為兩類,一類為住處,另一類為其他地方。一般來講,對于住處的檢查或者搜查,在法律上的嚴苛程度是要遠遠超越對公共場所的。然而,在中國的法律里,旅館房間究竟是屬于住宅還是公共場所,卻沒有任何的規定,而且不同的人也衍生出完全不同的立場。
支持旅館房間屬于住宅的人認為:公民住進賓館,就和賓館形成服務契約,短期居住的賓館客房就形成臨時住宅,長期包租的客房就形成固定住宅。
反對旅館房間屬于住宅的人認為:在刑法里,無論是非法侵入住宅罪還是非法搜查罪,都沒有對“住宅”這一概念做出準確定義,而在其它一些罪名關于“戶”的這個司法解釋,卻并不包括旅館,“戶”應當理解為私人住宅。而且長期以來旅館一直是被列為公共場所的。
No.2 旅館定義模糊所帶來的問題
因為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旅館房間是“住宅”還是“公共場所”的認定就落在了執法者也就是警察身上,可是根據常年的執法環境以及行業內規定,警察一般情況下都會默認旅館房間為“公共場所”。
然而,從法理上講,公民花錢住賓館,雙方就形成了一種租賃契約關系,哪怕只有一天,在這個時間里旅館客房就形成了臨時住所,理應劃為“住宅”,而不該繼續被認定為“公共場所”。
一旦被認定為是私人領域的“住宅”,警察突然搜查或者檢查的權力就將大大地被限制住,因為對私人住宅進行搜查或者檢查,除了需要有正當的理由外,還需要有檢察機關開具的搜查證。因為《憲法》、《刑法》以及《刑事訴訟法》中均明確規定了公民私人住宅權不可非法侵犯。
No.3 警察“例行檢查”甚至“破門而入”的依據
公安機關對旅館房間進行查房,主要有三種情況:例行巡查、接受市民的舉報以及特殊時期的檢查行動,而東莞此次的“掃黃”行動,無疑就屬于特殊時期的檢查行動。而從執法者的角度來講,因為不認同旅館房間屬于“住宅”而是“公共場所”,所以查房主要是依據以下的一些法律法規: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七條:公安機關對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可以進行檢查。檢查時,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對確有必要立即進行檢查的,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當場檢查,但檢查公民住所應當出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九條: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經出示相應證件,可以當場盤問、檢查;經盤問、檢查,凡有被指控有犯罪行 為的、有現場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攜帶的物品有可能是贓物的,可以將其帶到公安機關,經該公安機關批準,對其繼續盤問。
《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第十四條:公安人員到旅館執行公務時,應當出示證件,嚴格依法辦事,要文明禮貌待人,維護旅館的正常經營和旅客的合法權益。旅館工作人員和旅客應當予以協助。
于是,對旅館房間這樣被認定為公共場所的地方進行檢查,就成為了“依法執行職務,而《治安管理處罰法》又沒有對“確有必要立即進行檢查的”有明確規定,往往就成了警察查房的一項擴大條款,并且在警方看來“旅館正是進行‘黃、賭、毒’等違法行為的高危地點”。
NO.4 不能先認定為違法,再來找證據
在現代法理中,強調的是:一個人,首先你要承認他是合法者,除非你拿出他違法的證據。這也應當是最基本的法治觀念。而莫名其妙、毫無緣由的酒店查房,卻緣于一個相反的觀念:先把人定義為違法,然后通過檢查去排除。認定公民是否違法,不能搞原始的有罪推定。
誰能查房?為阻止賣淫嫖娼,公安部門可以例行查房,但是必須符合《刑事訴訟法》和相關規定,不能無中生有,不能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深更半夜反復查房,將旅客作為犯罪嫌疑人拘傳,更不能僅僅因為沒有結婚證,就對旅客擅自傳喚或者采取強制措施。
No.5 相關法律法規已不合時宜
頒布于1987年的《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及各省的有關實施細則,很多內容已明顯不合時宜。如不少地方公安機關動輒進行所謂的“例行查房”,個別城市居然規定對本市戶口的住宿者不辦理住宿登記等,侵犯了公民的自由住宅權和隱私權。
而“例行查房”確實違背了現代法治精神。現時《刑法》等法律對相關部門的具體細節規定還未規范,導致產生了諸如“例行查房”等具爭議性的規定,其實相關部門的很多規定都是在多年前定下的,到現時已與時代潮流脫節。
No.6 海外樣本:美國最高法院認為搜查旅館房間之前必須取得搜查令
美國最高法院表明,客人在已付清房費的房間里有權受到防止不合理搜查和扣押的憲法保護。
這一看法來自于1964年的斯托納訴加利福尼亞案,1960年10月,警察在偵破一件搶劫案時,發現相關證據已經轉移到一家酒店。兩天后,警察在沒有搜查令也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搜查了嫌疑人的房間并找到了相關證據。而美國最高法院認為,警察的搜查行為侵犯了旅館房間住客的憲法權利,即被授權房子的主人,在旅館房間內同樣受到第四憲法修正案的保護(即: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扣押的權利,不得侵犯。除依照合理根據,以宣誓或代誓宣言保證,并具體說明搜查地點和扣押的人或物,不得發出搜查和扣押狀。)
最高法院在斯托納訴加利福尼亞案中對臨時性住所的隱私問題做出說明,法庭認為對旅館房間進行搜查之前必須獲得搜查令狀。
No.7 遭遇警察查房到底該怎么辦?
盡管有各種各樣的案例或者質疑,但是看起來在法律修改之前,警察的查房會一直繼續下去,在旅館房間內遭遇警察查房恐怕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所以學會應對還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應當核實警察身份。無論酒店到底被定義為什么場所,警察出示相關證件都是必要的,所以公民有權力先行核對警察的身份。同時,這也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
其次,核對身份以后,最好不要跟警察擰著來。如果警察沒有特殊的目的或者針對性,這種查房一般都是例行公事,沒有必要擰著來。因為在現行的法律下,執法者非但認為自己“查房有理”,而且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最后,盡可能配合警察工作。目前,任何一部現行法中都沒有明確禁止不是夫妻的異性不可以同住一房,也沒有任何一部法規,對開房人加以處罰。《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和《婚姻法》都沒有此類規定。所以,沒有違法情節,盡可能配合警方工作,也不會有太多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