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于微表情等缺乏實踐支撐的學說,“測謊”在犯罪偵查領域已運用10多年,幫助破獲了不少大案要案。在查處貪官的過程中,辦案人員除了雙規等“法寶”,也試圖用測謊儀來打開缺口。不久前,地方檢察機關嘗試用它查處貪官,產生良好交果,也引起了社會的激烈爭議。
和貪官做游戲
近日,一條新聞引起網友討論:合肥市肥東縣檢察院采用測謊儀查貪官,已成功偵破3起職務犯罪案件。合肥市檢察院檢察技術處處長洪軍詳解了用測謊儀反貪的故事。
“除了受過訓練的特工,沒吃飽飯的人外,都能參加檢測。因為,你的心理活動會出賣你。”洪軍介紹,給測試對象戴上連通導線的夾子,就可記錄被測人的呼吸、血壓等的變化。被測人說謊時,人體神經反應會發生變化,測謊儀屏幕上的曲線也會劇烈波動。”
2013年7月初,合肥檢察院接到舉報,某單位干部劉華涉嫌給領導送錢行賄。當時,劉華非常自信,自告奮勇參加“測謊”。
“我們做個游戲好不好?1到10我給你10個數字,你在心里挑一個。”這是測試前,測謊師為劉華安排的特別環節。
測謊師開始按數字逐個提問:“你說的是5嗎?”劉華回答:“不是。”但屏幕已經顯示其生理數據曲線變化,測試了兩三輪后,調查人員堅稱:“你說的就是5,你撒謊了。”被揭穿的劉華直冒冷汗。
“他會琢磨,我預設的小數字都被發現了,那我隱瞞的情況會被測出來嗎?”洪軍說。
進入主題后,問題一個接一個,測謊師提到劉華曾送現金時,測謊儀就有劇烈波動。后來測謊師隨口問:“還送過什么?送沒送過汽車和房產?”測謊儀也有劇烈反應。這超出了調查人員的預料。他們告訴劉華,你今天講的有些事情說謊了。
這時,劉華的心理防線已全線崩潰,他喃喃自語:“那就這樣子唄,我也沒法子,你們愛怎么搞就怎么搞。”第二天,劉華主動交代了行賄房產、汽車的情況。
除了游戲引入,測謊前測謊師還常常與嫌疑人聊天,使其放松之后搞突然襲擊。之前,合肥曾發生一起商場黃金柜臺失竊案,檢察院對有作案可能的嫌疑人進行了測謊,“你是保安嗎?你當天在值班嗎?”被測人淡定回答后,當調查人員再問:“你那天走過消防通道嗎?”屏幕上的曲線劇烈波動,調查人員趕緊追問,最終鎖定了罪犯。
測謊師還排除過公務員的作案嫌疑。合肥市檢察院曾接到過舉報,一個市級單位公款賬目對不上,虧空18萬元,舉報人懷疑是單位女會計貪污了,但當事人絕口否認。后來通過測謊儀檢測,調查人員圍繞會計是否拿錢,設計多套“試題”詢問,但這名女會計各項生理指數正常。公安機關基本排除了她的嫌疑,但未停止對她的調查。
“最高檢規定,測謊結果不能作為證據使用,但可用其幫助審查、判斷證據,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洪軍說。
在一些檢察官看來,測謊還能“四兩撥千斤”。浙江諸暨檢察院承辦水電局工程師受賄案時,突審10天成效不明顯。但當工程師接受測謊申請后,測前談話時就迫于心理壓力交代了一筆受賄。完成測試后,辦案人員分析了他的心理特點,建議調整偵查方向、審訊方式,最終他交代了受賄10多萬元的事實。
一個字泄露兇殺真相
早就2009年,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就已啟用測謊儀查辦職務犯罪案件。該院宣教處處長許永俊介紹,將測謊儀運用在行賄、受賄案件中,檢察人員可以通過科技手段,掌握嫌疑人的身體變化,從而判斷其證言的真偽。同時,許永俊表示,測謊儀的使用,仍是作為輔助偵查工具,不能作為直接定案證據。一些被測試者,心理素質較差,面對儀器會出現身體變化,如單單以測謊結果作為定案證據,易出現冤案。
當時,海淀區某高校教師因涉嫌受賄接受檢察機關調查。面對調查,此人一直不肯交問題。檢方使用測謊儀對他進行測試,這名涉嫌受賄的人員身體方面顯露出變化,面對測試結果,他最終向檢察官如實供述了全部受賄過程。
除了反貪,測謊更多地被運用到刑偵領域。到2013年,唐帥干測謊已14年,他先后測試1700多人,協助破案600余起,其中不乏重大疑難案件。
血壓、血氧飽和度、脈搏、皮膚電……剛入行時,唐帥看到這些詞直犯暈,這哪是破案,分明是治病。后來,經過師傅、知名測謊專家陳云林“調教”和多次實戰,唐帥逐漸成長為“測謊”高手、公安部特聘專家。
2010年11月,北京朝陽區公安分局接到一對老夫婦報案:29歲的女兒失蹤。女子住所有多處血跡,失蹤前曾和男友駕車外出。
女兒的男友是家企業的副總,面對唐帥,副總神情鎮定,有問必答。
“她坐在哪兒?”唐帥問道。
“后面。”副總稍微猶豫了一下。
“左面還是右面?”唐帥立即追問。
“一會兒左,一會兒右。”
測試中,當唐帥提到作案地點、作案工具等細節時,副總的生理指標圖譜都表現出明顯異常,唐帥心中有了答案。經過偵破,兇手果然是副總。
其實,副總說的句句是真話。而這,恰恰就是破綻。
原來,副總以為自己只要不說謊,警方就沒辦法。因此他回答唐帥的問題時用的是“后面”,而不是“后座”。當時情況是,被害人被他藏在車輛的后備廂里,準備拋尸。隨著車輛轉彎,尸體確實一會兒左一會兒右。
“不冤枉一個無辜者”
在國外, “測謊”也被運用到反腐領域,并且公權力部門的層級更高。如不久前,俄羅斯內務部擬規定該部從普通巡邏人員到各分部的領導人,在被聘用或升職時都必須進行謊言測試。
不過,中西方關于“測謊儀”功效的爭議一直存在。此次合肥用測謊儀反腐的新聞曝出后,就有評論指出,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測謊并非萬能,更有失手的時候;越是使用測謊儀,公權力機關越要保持清醒,增強責任,注重程序正義。
這一點,唐帥顯然很認同。他補充道,有的嫌疑人過于敏感,判斷起來困難很大;皮膚電是測謊最重要的參數之一,但有人因為個體生理原因,這項參數看不出變化。
他也多次提到測謊師的責任心。2009年12月,北京一名女子在家中被捆綁致死。辦案人員很快發現,王某有重大嫌疑,案發時段,他到過現場,在接受訊問時,他也閃爍其詞,遲遲不肯提供真實情況。
然而,他不是兇手。
王是自愿接受測試的。當唐帥問他是否去過現場時,王的生理指標圖譜發生了變化,但在與被害人見面、施暴等問題上,王均無異常反應。辦案人員調整了主攻方向,全力調查另一名嫌疑人。最后水落石出。
原來,王當天確實到過被害人家中,但進門后發現沒人,以為被害人外出了就離開了。因為擔心老婆知道他和被害人的關系,所以才隱瞞了真相。
但是,也有因為測謊儀而釀成冤案的。
2000年,媒體曝光了杜培武冤案偵查審理過程,震驚全國。辦案人員曾兩度對杜培武使用過所謂測謊技術。由于審訊人員堅信測謊結果,對杜培武采取了刑訊逼供和指供誘供,最終迫使杜培武作出有罪供述。此外,安徽省劉明合案、河南商丘趙作海案等等,都是由于不恰當地使用心理測試技術得出錯誤結論,從而引導辦案人員錯誤地認定犯罪嫌疑人,最終釀成了冤案。
被業內稱為測謊專家的原公安大學教授武伯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詳細地介紹了測謊儀的有關情況。“測謊是要打引號的,并非普通人理解的判定你說沒說謊。”武伯欣首先糾正說,這項技術實際上是檢測違法犯罪心理痕跡的有或無,如果有,那就是涉案人,如果無,就是無辜者。
武伯欣說,任何重大事件都會在人心里留下痕跡,甚至能終生記住。心理痕跡主要分現實心理狀態、心理活動過程和犯罪過程細節三部分,“
對嫌疑人來說,這三點是最不愿提及的,結果恰恰記憶最為深刻。”測試儀器要連續測試三次,武伯欣說,以前國內測試一般用5道測試儀,皮膚電、呼吸、脈搏、血壓和兩道腦。(前額葉和后枕區),這些區域的變化不受人腦控制,是信號最強區。測試時,測試點要很好地與被測人接觸,比如測皮膚電阻,就要避開人手有繭區域,測呼吸時,男的測腹部,女的測胸部等等。測試數據通過軟件轉換成圖像,像5道電波一樣顯示在計算機上。當被測者聽到觸及心理痕跡的問題,5道電波線會同步出現波動。武伯欣介紹說,測試時,一般需要連續重復測試三次,結果必須全部吻合。測試題目被測者只需回答是和否。
關于心理測試,獨特地編制測試題非常關鍵。
2013年,新刑訴法正式實施,新法在證據種類中新增了“電子數據”,賦予了測謊技術全新的定位,法院、公安局等機構的專業測謊師將越來越多。在當前反腐斗爭的嚴峻形勢下,測謊儀無疑會成為讓貪官聞而生畏的“神器”
“干這一行要做到不冤枉一個無辜者,這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體現!”唐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