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提出“健康養殖”以來,部分養殖業開始嘗試健康養殖,家禽業也于近年跨入了健康養殖行列,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從家禽健康養殖的影響因素、當前存在問題及其應對措施、家禽健康養殖未來的發展方向與飼養模式探索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分析和總結,并對下一步發展方向與待完善的領域作了初步展望,以為開展家禽健康養殖提供參考。
【關鍵詞】家禽;健康養殖;環境;動物福利;飼養模式;現狀
家禽產業的不斷創新與進步對畜牧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伴隨著家禽業的迅速發展,環境污染、畜產品安全、疫病增多等問題不斷出現。本文將從以下方面對“健康養殖”進行探討。
1 家禽健康養殖的影響因素
1.1 養殖環境對家禽健康養殖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家禽業發展較快、規模持續擴大,由傳統養殖模式向規模化、集約化轉變,養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越來越集中、越來越嚴重,環境問題已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環境污染不僅會影響禽只的生產性能,嚴重時還會使其患上各種疾病,因此,在養殖中應該創造一個寬松、適宜、衛生的環境,以助于家禽的健康生長。20世紀90年代,美國、歐盟等國就提出了改善家禽養殖環境、提高家禽福利,而我國在此方面起步較晚。
1.2 動物疫病對家禽健康養殖的影響
疫病是家禽養殖業的一大殺手,是影響健康養殖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增加,不少地區把發展規模養殖作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舉措,但過分擴大養殖規模以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會導致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的發生,從而嚴重危害禽類和人類的健康,反過來阻礙家禽業發展,導致形成惡性循環。
1.3 投入品對家禽健康養殖的影響
1.3.1 不合格的飼料原料
飼料生產商和養殖企業為降低成本,竭盡所能地尋找最廉價的飼料原料,于是一些不符合飼料標準的植物性原料、未經脫毒的礦物原料、不合格的工業下腳料等被混合到飼料中,加之大多數養禽戶對原料的安全衛生指標不甚清楚、不夠重視,而國家有關檢測部門也不可能對所有這些不合格的原料都進行相應檢測,因而導致飼料原料底子不清,給飼料安全構成了隱患。
1.3.2 違禁藥物的添加
農業部在2001年168號公告中規定了允許在飼料中添加32個品種的藥物添加劑,但實際生產中嚴格遵守此規定的不多,在飼料生產和養殖的過程中,使用違規違禁藥物、超大量、超限量添加藥物添加劑以及不遵守休藥期和配伍禁忌等相關規定的現象層出不窮,或者在不清楚飼料產品屬性的情況下將不同類型的飼料混合搭配飼用,致使配伍禁忌發生,導致飼料中藥物成分在生產中沉淀、殘留。研究表明,違禁藥物及藥物超劑量使用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
1.3.3 超量使用礦物微量元素
在飼料配方中,企業為追求效益最大化,常使用高銅、高鋅等高含量的礦物質飼料來加快家禽生長和提高瘦肉率等,從環境安全角度講,這些元素隨糞便排泄后又造成環境污染。
1.4 消費意識與心理對家禽健康養殖的影響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普遍增強,人們在注重禽蛋肉口味、風味和營養的同時,對其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禽產品衛生和安全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遇有較大面積家禽疫病或者違規飼養現象,一旦被媒體曝光,就會造成消費者恐慌而拒食禽蛋禽肉,生產和消費均深受影響。
2 家禽養殖業當前存在問題
2.1 品種資源利用及引種缺乏科學性
品種是健康養殖的源頭和基礎。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大部分種禽生產企業都熱衷于國外禽種資源的引進和開發,在種苗選擇上有時沒有經過嚴格篩選,導致長期飼養國外品種而出現品種退化、抗病能力減弱、肉蛋產品含水分高、適口性變差等問題,因此,近年來國外品種引進呈現下滑趨勢,一些優良地方品種在消費市場日漸興旺,如北京油雞、淮南麻黃雞等禽種,不僅生長較快,而且肉質鮮美,受到了消費者們的青睞。但由于前期資源保護和改良不夠,是的現在養殖成本偏高、市場銷售受限、經濟效益難以保障、后勁不足,因次仍需大力研究和開發。
2.2 環境污染日漸嚴重
近年來,隨著家禽養殖規模的擴展,養殖密度不斷提高、產業逐漸增大,規?;?、專業化養殖變成了集中的散養,大量的糞便、污水、廢棄物、病死動物等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出現了養殖環境衛生失控的局面,成了影響家禽健康養殖的關鍵。
2.3 禽肉、禽蛋藥物殘留
在家禽飼養過程中,違規過量使用抗生素、抗菌素、生物制品、促生長激素等現象時有發生,這和國家目前推行的綠色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制度格格不入,要做到科學用藥和合理飼養,就要做到低藥殘、無藥殘。
2.4 飼養管理方式與禽類福利相違背
規?;B殖單位面積飼養密度過大,以及使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刺激早熟、早產、高產、快長等都與禽類福利背道而馳。
2.5 養殖模式相對單一和滯后
養殖模式有傳統模式和集約化模式2種。傳統模式飼養規模小、技術含量低、防病手段差;集約化模式為高密度的現代化舍飼,但群體健康問題一直難以根治,以至于在后來的飼養工藝中把抗生素當成促生長素使用。許多現行的家禽養殖模式品種搭配不夠合理,養殖生產方式單一,亟須改進。
3 家禽健康養殖的實現途徑
3.1 重視源頭控制
選擇優良品種家禽,積極開展優質禽種選育、保種、引種工作;規范飼養管理,根據家禽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理特點提供適宜的飼養管理條件,把好飼料、飲水、用藥等投入品關。
3.2 注重動物福利
在舍欄設計、環境改造、日常管理、轉運方式等方面充分考慮家禽的生理特點和生命本能需求,給予人道化的飼養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家禽不受饑渴、不受傷害、無恐懼、吃住舒服等。隨著家禽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動物福利必將成為今后家禽養殖者關注的問題。
3.3 加強政府督導
政府和技術部門應以改善養殖環境為服務重點,拿出總體規劃,根據動物防疫條件和畜牧業發展的基本環境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第643號令《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和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意見》。
4 家禽健康養殖的近期主要發展模式
如何挑選和確立最佳發展模式以促進家禽健康養殖發展成為現階段研究的重點。目前,主要有龍頭企業帶動模式、標準化養殖小區模式、集約化規模養殖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模式等,養殖者在選擇發展時,不僅要考慮規模適度,更要注重飼養質量的提高。
5 家禽飼養模式創新與健康養殖趨勢
以蛋雞為主的機械化舍內飼養和以肉雞、雜交雞為主的林下放養等健康飼養模式值得倡導和大力推廣。隨著人們對禽產品安全的日漸關注,提高質量是必然趨勢,應在養殖過程中不斷摸索和完善飼養模式,無論采用哪一種模式都應該遵循健康養殖理念,以健康養殖為前提,建立與健全質量保障體系。
作為一種探索的養殖理念,“家禽健康養殖”需要廣大家禽工作者在家禽育種、飼料生產、疫病控制、禽舍設施設備研發、廢棄物處理、養殖模式探索和創新等方面進行積極貫徹,爭取做到真正地健康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