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展現代農業和促進農民增收對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縮小城鄉差別、農民致富奔小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現代農業的深入研究,對發展現代農業提出了幾點建議,旨在為今后我國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農業;現代農業;發展對策;經濟體制
中國是人口大國、農業大國,糧食短缺、水土資源緊缺的形勢不可逆轉,而且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經濟相對落后,中國的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1-2]。保障糧食安全,促進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然要求[3]。
1 加強政府的宏觀引導,增大投入
(1)加大各級政府對現代農業建設的資金投入,不斷提高財政對農業投入的比重;(2)加大信貸對農業的投入;(3)加大農戶的投入;(4)組織更多的工商資本、民營資本對農業的投入;(5)吸引更多的外資投入農業[4]。
2 強化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
現代農業是科技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是現代農業的直接動力,加大對科技的推廣力度應從3個層次考慮:(1)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加大政府對農業科技投入,與科研院所、專家共同研究切實可行的農業發展戰略,并通過承辦項目與專家對接等形式推進新技術的應用和新產品的推廣;(2)加強企業的農業科技研發推廣。企業應針對自身特色成立研發機構,有針對性地進行企業研發,企業的研發加上技術人員的深入田間地頭的指導,可以使更廣大的農民掌握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加大企業自主研發力度,企業可以變單純的引進技術為自主研發,保證科研生產一體化和科技經濟協調發展,使科學技術成都為企業發展的推動力;(3)鼓勵農民科技創新,農民是生產的實踐者,是發現問題的第一人,田間動作主體,他們的科技創新更直接,更具主動性、帶動性[5];(4)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人才培養。加強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重視高層次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培養。大力組織農民學習先進實用技術,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致富本領。
3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1)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抓緊編制和完善縣級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整體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采取以獎代補、民辦公助等形式,完善一事一議籌資辦法,調動農民廣泛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要加大基本農田建設力度,把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基本農田整理、復墾、中低產田改造、節水灌溉體系等結合起來,擴大灌溉面積,力爭把灌溉農田都建成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6];(2)繼續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3)大力開展中低產田改造。要在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同時,科學規劃,全面實施沃土工程,建設標準化農田,大幅度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7];(4)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加快農機行業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增加農機補貼,積極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5)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和動植物防疫體系建設;(6)加強以農村道路、飲用水、電網、通訊和農產品倉儲、保鮮、市場設施等為重點的公共設施建設工程,切實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進現代農業建設[8]。
4 著重農民綜合素質培養
當前應以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為重點,著眼于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一是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結合“陽光工程”等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方式,開展技能培訓,讓農民掌握1~2門專業技能,成長為技術產業工人[9];二是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對留守在家務農的農民,根據進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成為傳播先進技術的主力軍,帶領農民致富的帶頭人[10]。
5 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1)加強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根據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和當地農業生產的特點、支柱產業的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地科學設置農業公共服務機構,把具有服務意識、真才實學的專業技術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選拔到農業公共服務崗位上來,切實增強為農服務功能;(2)大力培育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要大力發展合作經濟組織,重點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的作用,加快供銷合作社組織創新和經營創新,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等農村綜合性經濟服務組織。以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為重點,大力培育多元化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著力提高家庭經營集約化水平。要發揮農業科研院所、農民經紀人等在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農業技術研發與科技服務、促進農產品流通的積極作用;(3)積極發展農產品流通服務。要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重點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健全市場交易規則,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齊全、交易規范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網絡。
6 完善農村經濟體制機制
(1)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制度。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穩步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范圍,加快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把承包地塊、面積、合同、空間位置和權屬證書全面落實到戶;要實施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合理確定鎮村建設規劃和布局,切實提高建設用地使用效率[11];(2)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調整和放寬農村金融機構市場準入政策,降低準入門檻,完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優化農村金融基層網點布局,解決農村金融服務不足問題。要著力降低非正規性金融機構從事農村金融的行業壁壘,允許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社開展信用合作,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信貸擔保機制,簡化程序,大力發展農業政策性和商業性保險,形成較為綜合的新型農村金融體系;(4)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要加大對農村醫療衛生的投入力度,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范圍,不斷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切實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12]。要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逐步提高農民養老保障水平。
參考文獻
[1]徐美華,陳杰來.潛山縣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
[2]張令宏.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
[3]陳泉江.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新疆農墾經濟,2010(02). [4]吳輝.貧困山區發展現代農業的難點及對策[J].北京農業,2012(09).
[5]席愛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J].中國農村科技,2012(12).
[6]鄒夏生,陳金漢,鄒天干等.懷集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
[7]何芬,丁小明,李中華等.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農機化研究,2013(12).
[8]苗智博,宋磊.加快遼寧省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J].遼寧農業科學,2013(05).
[9]牛薌潔.服務現代農業的創新型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
[10]白紅濤.對職業農民培育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
[11]陳曉華.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J].農業經濟問題,2012(11).
[12]王勇.農業綜合開發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策略[J].農機化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