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農村經濟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提升農業綜合生產力,促進農村社會的發展,需要農村服務體系的大力支撐。農村獸醫畜牧公共服務體系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中涉及的重要領域,對國民大眾的身體健康、社會食品安全、對農村經濟及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要認真分析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在畜牧獸醫領域的現實情況:
【關鍵詞】公共服務;體系;地位;出路
1 共產產品和公共服務體系
一般來說,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的產品被視為私人產品,相反,把不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產品則視為公共產品。在農村地區,農民生產生活和農業發展所需要的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或者服務叫做農村共產產品。
同樣,一般把不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社會服務叫做公共服務。這種服務有利于社會或公眾,它向社會提供一定的技術或者是信息和勞務等。農村公共服務滿足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的生產生活,不具備排他性和競爭性,也不具備物質形態。
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為農村養殖業發展提供防疫、檢疫、畜禽疾病防治和畜禽疫情通報,以及后期的技術或者勞務提供、優良品種推廣等一系列服務。
2 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現狀
從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的畜牧獸醫站到90年代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初步建立,雖然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重組,但是由于我國的基層財政普遍緊張,全國各地的農村服務機構大都經歷市場經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財政供應中斷,一些部門的事業經費缺口很大甚至工作人員的工資失去了基本保證,極大的損傷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另外特別是對規模養殖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建設管理不夠等,影響了農村畜牧獸醫體系的發展和研究,另外畜牧獸醫服務簡單,技術落后,使基層畜牧獸醫體系運行緩慢。
為了改變種種落后現象,推進農村公共產品豐富、促進服務體系成熟,近幾年,全國各地都進行了一系列機構改革。改革內容主要有:鄉鎮畜牧獸醫站在原有基礎上繼續保有,主要在運行機制上進行改革,加強內部活力和責任感,保持其隸屬關系、資產的所有權關系、經費供給關系保持不變。合并鄉鎮各個所站成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統一調配人員、資產和管理;實行中心站與區域站職能分離,其中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和公益性由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負責,藥品、飼料經銷實行社會化管理,原鄉鎮人員進入中心站從事經營性工作。建立“以錢養事”的機制,解決畜禽防疫等公益性服務項中的勞動供給、物資投入和公益性服務人員中由單位負擔的養老保險部分的費用等。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金的問題。
3 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出路
雖然改革有一定成效,但是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有些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在職能分配過程中產生錯位,而且由于人員精簡嚴重,業務指導跟不上,經費不足,資產大幅流失等。這些問題在某些程度和某些地區制約了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那么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出路在哪里:
首先,要確定基層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地位的重要性。農村的畜牧獸醫工作在基層公共服務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公益性。農村是農副產品集產地和飼養基地,而我國現階段的基本情況是:畜牧業生產規模較小,生產力弱,分散養殖依然是農村普遍現象,集約化程度整體低。而畜牧新品種、高新技術推廣、動物房檢疫等是公益性工作,效能很低或者是無償服務,這些是社會性的效益組織不能承擔的,必須有公益部門運轉。根據世界通行的做法,涉及病蟲害控制、農業技術人員和技術推廣咨詢、檢驗工作等由財政開支或者公共基金承擔。
其次,農村的序幕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整個國民的食品安全。近年來涉及很多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人憂心,比如說豬肉安全、雞肉安全和食用油安全等,農村基層的畜牧獸醫工作更是眾矢之的。加強農村動物防疫工作,預防、控制、消滅動物疫情的發生和農村獸醫公共服務的最艱巨和主要的任務。這項工作關系到千千萬萬人的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影響人民的生活健康,關系到公序良俗的社會道德風尚,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有序。
再次,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增強農村發展活力,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要促進農民增收,所以說農村畜牧獸醫服務體系是實施振興農業的基本保障,也是科教興國戰略的基礎。發展農村畜牧獸醫管理工作,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管理,現在基層從事此行業的人員少,人均年齡超大,人員老齡化現象嚴重,要重視農村市場的活力,必須搭建人才的舞臺,引進專業技能和學識豐富的人員,充實基層服務團隊。沒有穩定健全的畜牧獸醫體系就沒有基層農牧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最后,農村畜牧獸醫服務體系為農民了解市場信息搭建服務平臺。農民在土地上是分散性集中耕種的形式,是農村市場的客觀主體,但是農民自身處于信息和市場弱勢,難于抵制市場風險,無法評估市場走向。而農村畜牧產業體系直接與農民接觸,市場信息豐富,了解農民和市場需求,所以能有效知道農民合理生產,產能增加,使農民能夠得到好處。
結束語:
原有的基層鄉鎮畜牧獸醫體系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在改革的過程中農村畜牧獸醫服務體系摒棄了主體不明、權責部分的情況,進行了各種有利的改革和嘗試。雖然在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情況,但是大體上還是適應了新時期畜牧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正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有效的預防問題的發生,重視人員結構調整,積極配套相關設施,完善相關渠道,使農村經濟在發展中更加順利,使農民的收入有所提高,使人民的健康生活得以保障。
參考文獻:
[1]曹惠;;農村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獸醫導刊;2012年S1期
[2]楊友林;;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相關問題分析[J];養殖技術顧問;2009年06期
[3]楊青松;楊志成;;農村畜牧獸醫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J];北京農業;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