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它營養豐富,能在餐桌上做成各種美味佳肴,深受人們的喜愛,但露地種植茄子時,很容易受季節的限制,現在多用大棚種植栽培,大棚茄子生產已初具規模。它對調節早春蔬菜淡季供應以及增加蔬菜花色品種起了重要作用。茄子是喜溫作物,其各個生長期對溫度要求比番茄、大椒高2℃左右,因此保護地茄子生產難度更大。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在進行大量調查的基礎上,總結出對春大棚茄子栽培管理技術的要點概述如下。
【關鍵詞】吊蔓;整枝;田間管理
1 品種選擇
茄子種植時,需要選用抗病性強、品質好、商品性好、產量高的優良品種和雜交種。常見的品種有:圓茄黑寶,墨圣,京茄一號等。
2 栽培季節
為了保證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茄子上市,通常冬季(也就是一月中旬)在溫室中保溫育苗,3月下旬定植,也可以夏季育苗定植,秋冬時采收,這樣保證反季茄子供應的同時,還能增加收入。
3 育苗
3.1 種子處理
播種前用50~55℃熱水燙種15min,并不斷攪動種子使其受熱均勻,待水溫降至25~30℃時浸種8~12h。撈出后洗掉種子上的黏液,然后放到25~30℃溫度條件下進行催芽5~7d。催芽期間,每天需用溫水投洗,以便提高發芽率,等種子露白時就可以播種了。
3.2 播種設施
茄子育苗用直徑8~10cm的營養缽較為合適。播種前將營養缽中裝入富養基質,基質的組分和功能分別是:組分天然有機質≥45%腐殖酸≥25%氮、磷、鉀≥3%中微量元素≥1%、pH值為5.5~6.5,裝好基質后,讓這些營養缽按順序排好隊,然后澆足底水,澆完水等水滲透以后,就可以播種了。播種最好選在晴天,播完以后,在缽的頂部蓋上1~2cm的蛭石,防止曬芽。蓋土要均勻,不可太薄,也不可太厚。
3.3 苗期管理
分苗后,將床面支小拱棚以提高溫度,盡快恢復根系生長,促進緩苗。一般5~7d即可恢復生長。隨后幼苗進入花芽分化階段,要求適當降低溫度,促進花芽分化,白天溫度維持在25~27℃,夜間15℃左右。
(1)苗床水分管理:以滿足秧苗對水分的需要為原則,既不要澆水過多,也不要過分控制水分。 通過觀察秧苗長勢和表土水分情況酌情處理。當表土已干,中午秧苗有輕度萎蔫時,應選晴天上午適當澆水。在秧苗正常生長的情況下以保持畦面見干見濕為原則。
(2)施肥管理:如果床土有機肥充足,秧苗生長正常,一般不需追肥。如發現苗子顏色淡綠,秧苗細弱,可用溫水將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后配成0.5%溶液用噴壺噴灑,隨后用 清水再噴灑一遍,以防燒傷葉片。
(3)煉苗:定植前10天,苗床澆一次透水,第2天切坨,并把苗坨挪動,開始曬坨,曬至坨表面見干時,向坨及土坨間隙撒細潮土進行囤苗。對營養缽育苗,只需挪動一下營養缽,以切斷伸向缽外的根系。待秧苗根系愈合后,逐漸加大通風量,降溫排濕,進行秧苗鍛煉,以增強苗子的適應性。扣棚時間為3月上旬,定植期為3月底。扣棚后10~15d開始整地。要求畝施優質腐熟基肥5 000~10 000kg,過磷酸鈣50kg,餅肥100kg。先將有機肥砸碎,然后結合整地翻入土中 。定植前2天開定植溝,行距60cm,溝深15~20cm。
4 定植
4.1 整地施肥
在定植前30~35d需要進行整地,茄子是深根系作物,深耕有利于茄子根系的正常發育。所以要結合深耕,施足底肥。耕地深度一般在在30~40cm,一般用腐熟農家肥做底肥,通常每畝用量在1 500~2 000kg,在底肥的基礎上還要加施過磷酸鈣20kg左右,為了提高地溫,還應該充分曬土,使地溫快速上升。將地耕翻整平后,做成寬1.2m的畦或寬0.6m的壟,為了能增溫保濕,通常做畦后還要覆蓋地膜。覆膜可以在定植前后進行,這可以靈活掌握。覆膜時,膜要壓緊、封嚴。定植的密度一般是:行距50~60cm,株距35~40cm。株行距要加大,應在行距在65cm左右,株距在45~50cm。
4.2 定植方法
當茄子長到60~80d時,同時地溫能穩定通過15℃,而氣溫不低于5℃時就能定植了。由于嫁接育苗有接后愈合階段,所以嫁接苗的苗齡比普通茄苗苗齡要長10~15d。定植時,需要提前2d給苗澆足水,定植的第一個環節是“撿苗”,也就是說將育苗棚中排列整齊的茄子苗,放在框中,運到定植大棚的過程。一定得使苗坨表面與壟面持平,然后再澆定根水,為了防止苗兒被灼傷和保墑,還需要在苗周圍進行培土,俗稱“埋耳”。操作完成后,定植才算圓滿完成。
5 田間管理
5.1 溫度和通風管理
定植后,為了促進緩苗,需要提高棚室溫度,保持白天溫度在30℃左右、夜間在23~25℃;緩苗后,可適當降溫,白天可降到22~25℃、夜間保持在15~18℃,幼苗就能健壯生長。但緩苗前一般不需要通風,有時根據天氣情況可適當通小風;苗兒緩過來以后,一直到開花結果期,溫度的要求就不那么嚴格了,通常白天在25~28℃,夜間不低于15℃就可以滿足需要了。
5.2 肥水管理
茄子定植水澆足后,前期一般不需要澆水,目的是為了“蹲苗”蹲苗,也就是要抑制幼苗莖葉徒長、促進長根,這主要是為了“鍛煉”幼苗,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后期的抗逆和抗倒伏能力。當門茄長到眼睛大小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門茄“瞪眼”,當門茄“瞪眼”以后,地溫穩定在18℃以上時,在晴天上午澆水比較好,澆水后要注意通風。一般每隔7~8d澆一次水。如果門茄“瞪眼”以前追肥澆水,根長不好,秧苗容易徒長,門茄容易脫落,整體長勢變慢,上市時間就會變晚。茄子是喜肥作物,適時追肥非常必要。在底肥施足的情況下,等門茄做住果,“瞪眼”以后開始追肥。現在設施棚室茄子所用的肥一般用的是膨化雞糞做成的有機肥和三元復合肥。
5.3 吊蔓
棚室中的茄子由于培土少,所以枝葉容易倒伏,一般茄子開花后,需要進行吊蔓,吊蔓之前,一般先在棚室的中部拉上用來固定吊蔓的尼龍繩,然后將吊繩一端固定在尼龍繩上,另一端固定在茄子的秧蔓上。
5.4 整枝
當門茄瞪眼后,要及時摘除門茄以下的側枝,及時去除殘葉,進行整枝,茄子整枝一般將第一次分杈下的側枝全部除去,只保留第一次分杈時分出的兩條側枝,以后每一側枝上再長出的兩側枝留一個,另一個等開花后,花前留兩片葉摘心,即整個植株一直只保留兩個干,所以一般稱茄子是雙杈分枝作物。整枝是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早上市的有效方法。
6 病蟲害防治
茄子最主要的病害是黃萎病。應進行輪作倒茬。病害嚴重的地塊可采取茄子嫁接的辦 法,常用砧木為赤茄、托魯巴姆等。茄子的主要蟲害是紅蜘蛛、茶黃螨和蚜蟲。應加強蟲情 檢查,在茶黃螨發生初期及早進行藥劑防治,可用70%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或用20%滅掃利乳油2 000倍液,也可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對于蚜蟲和紅蜘蛛的為害,可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