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等的研究人員以南方地區為試驗地,研究了放牧強度對山羊采食行為的影響,試驗采用了野外觀察的方式,分別對輕牧和重牧情況的山羊的采食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這次研究的結果可以幫助養殖戶了解山羊的采食習性和調節草地的組成,從而提高山羊的采食效率,進而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收益。
【關鍵詞】山羊;放牧強度;人工草地;采食行為
這次試驗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發起的,目的是為我國南方地區放牧管理和飼草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學的參考數據,揭示山羊放牧行為的內在規律,進而提出相應的調節機制。本試驗以南方人工草地山羊放牧系統為對象,通過觀測在不同季節與不同載畜量下的人工草地上放牧山羊的情況,研究草地組成、山羊喜食性、牧草群落結構特征與山羊放牧行為的各項參數間的相互關系。
1 試驗結果
實驗結果表明,山羊在兩種牧壓情況下放牧的采食時間都極顯著大于其他行為時間;白三葉、黑麥草、鴨茅的采食時間分別占總采食時間的25.4%、29.0%、29.2%,這三種牧草之間無顯著差異,但其采食時間之和極顯著大于雜草的采食時間;隨牧壓的增加與時間的推移,山羊采食速度逐漸降低,但差異不顯著;山羊采食速度與口食量呈現負相關的關系。[1]
2 試驗情況
在牧草生長旺盛的8~9月份,山羊每行進一步就可食用到品種多且數量足的牧草,這個季節的口食量與每步采食口數都達到一年中的最大量,所以日采食量也在此時期達到最大值,而在牧草的春季生長初期和秋季生長末期,山羊可采食的牧草種類和數量都不多,山羊只能通過增加行進步數來尋找更多可采食的牧草,但此時口食量減少,每步吃草口數也減少,行進步數增加也不能補償每口采食量和每步吃草口數的不足,這就使得日采食量有所下降。
禾本科牧草所含營養成分中的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較高,尤其是進入秋季之后的枯黃期,這類牧草的消化性能更差,因此,其對山羊提供的有效營養價值也不多。對于放牧期間的山羊,不同草地植物種類比不同牧壓對其采食時間的影響明顯許多。本試驗中,在9月份牧草長勢較好的情況下,山羊在重牧情況下用于反芻的時間比其他的幾個月份明顯增多,由此得出,在輕牧情況下山羊的放牧行為及其采食習性才是真實準確的自然情況。在試驗過程中,牧壓處理間的差異較小,這可能與不同牧壓對山羊放牧行為的影響不顯著有一定關系。另外,結論也表明,山羊喜歡采食黑麥草和鴨茅草,只有在禾本科牧草數量逐漸減少而豆科牧草增多時才去采食一定數量的白三葉。
在試驗中,輕牧情況下的牧草更新速度和產草量都高,山羊很容易獲得牧草,而重牧情況下的山羊只能增加采食時間以獲取充足的牧草,這一特點在夏季重牧期牧草生長旺盛時更為明顯,山羊要增加8.4%的時間才能完成采食。[2]如重牧與輕牧在秋季,則對山羊采食時間影響就不大,這可能是因為山羊采食時間不僅和放牧強度有關,而且與不同草地狀況密切相關,秋季降水量和溫度條件不足,導致草地植物生長速度減緩,經家畜放牧采食后,其恢復速度也比較慢,牧草產量遠不能滿足山羊采食需求。山羊在輕牧情況下為了保障必需的采食量,只能增加采食時間與采食口數的數量。[3]在山羊每步吃草口數和每口采食量都減少的重牧情況下,可能因為反復放牧而使得牧草生長的高度和密度均減少,導致采食速度隨著牧壓增大而成反比關系,也可能與重牧情況下山羊在覓食的選擇性需要更長的時間有關。羊群通過感知口食量的數量來調節采食速度、采食時間與采食口數等,以達到滿足其生長的采食數量,但是采食時間和口數的增加并不能完全補償其他行為參數的下降時,會最終導致山羊采食量隨牧壓增大而減少,進而影響到山羊的生產性能,這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一致。[4]我國南方雖然雨季主要分布在7月,但試驗當年由于雨季推遲,春旱較為嚴重,降水主要集中在8、9月份。同時,由于試驗地為新播種的混播草地,所以7月份草層高度和密度都較低;8、9月份雨熱同期,牧草迅速生長,此時草層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都得以快速增長,到了9月份,指標都達到最大值,采食時間的減少也有利于補充其他行為的時間;10月份的降水明顯減少,到了雨季的末期,這一時期的光照條件也開始下降,牧草生長速度減緩、草地群落地上的生物量開始下降,而一些牧草漸入生殖生長期且適口性下降。山羊每天需要采食足夠的食物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的需要,因此,當生長的牧草變得稀疏,山羊就通過延長采食時間來獲得足夠的食物,這一特征在輕牧處理下更為明顯。[5]
3 總結
山羊在某些季節采食禾本科牧草比豆科牧草多,白三葉與黑麥草的采食量比例低于鴨茅。季節不同,草地植物被采食的概率與其被采食到的困難程度相關,由此可見,山羊的采食行為與草地牧草組成有關,牧草組成成分又受放牧強度的直接影響。在7月到9月這一段時間內,山羊采食用的時間占大多數,接著則是反芻消化。
通過調整放牧強度來調控草地組成成分可以有效提高山羊的采食效率,進而提高山羊養殖業帶來的效益,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要更進一步科學、高效地利用飼草資源。當然,通過調整放牧強度來改變山羊的采食行為還有待進一步長時間的試驗觀察和多方面信息數據的系統整理和研究。
參考文獻
[1]萬里強,陳瑋瑋,李向林,何峰,萬江春,吳維達,趙云.放牧強度對山羊采食行為的影響[J].草業學報.2011.08.20
[2]羿靜,李蘊華,錢呈等.放牧綿羊牧食行為與生產性能的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2):39-44.
[3]董全民,趙新全,施建軍等.日糧組成對牦犢牛消化和能量代謝的影響[J].草業學報,2012,21(3):281-286.
[4]曹毅,湯茂林,柏正強等.青藏高寒草地夏秋季不同輪牧強度對牧草及綿羊的影響[J].草地學報,1995,3(4):328-332.
[5]劉志英,楊國榮,王春元等.不同中草藥復方制劑對云嶺黑山羊生產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草業學報,2012, 21(3):26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