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如何提高農用電動機的使用安全問題。
【關鍵詞】農用電動機;安全
在農業生產加工中,農用電動機在農村使用已很普遍,但有些用戶因使用保養不當,常有毀機和傷人的事故發生。因此,掌握正確的操作技術,及時分析排除故障,是消除隱患、提高安全系數的重要保證。
1 啟動設備技術狀態應保持完好
電動機的啟動設備技術狀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能否順利啟動,實踐表明,絕大多數被燒毀的電動機都是啟動不順利而燒毀的。如啟動設備技術狀態不良引發的缺相啟動;接觸器觸頭拉弧,打火而導致電壓、電流大幅度改變。
保持啟動設備技術狀態良好的措施是:經常做檢查、清潔、緊固工作。若接觸器觸點不清潔,氧化燒蝕嚴重,則會產生接觸電阻增大,引起發熱、燒蝕觸點,從而形成缺相運行而燒毀電機繞組;接觸器吸合線圈鐵芯有銹蝕和灰塵,會使吸合不嚴而發出強烈噪聲,并增大線圈電流,直至燒毀線圈。?因此,電氣控制柜應設在干燥、通風和便于操作的位置;還要定期除塵、清理觸點;線圈鐵芯要增加防銹措施;要經常緊固各連接部件;檢查接觸器觸點,保證接觸良好,機構動作應靈活、準確,這些是保障啟動順利的必然條件。
2 保持電動機清潔和良好的冷卻環境
在電動機的進風口處,必須經常保持清潔。進風口的周圍不得有塵土、油污、水漬和其他秸稈雜物,以防止這類東西吸入電機內部,形成短路介質或損傷電機繞組絕緣層;或阻斷電機的通風冷卻而溫度升高,導致燒毀。
3 保持電動機在額定電流下工作
農用電機的過載運行,其主要原因是拖動負荷過大;電壓過低;或被拖動的機械卡滯等造成的。當電動機處于過載狀態運行時,電機轉速下降,電流增大,溫度升高,繞組線圈過熱。若過載時間稍長,過載電機從電網中吸收大量有功功率,電流便急劇增大,隨之溫度上升。在高溫下運行的電機絕緣材料易老化失效而燒毀繞組線圈。這是燒毀電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經常注意檢查機組傳動裝置是否運轉靈活、可靠;隨時檢查、調整傳動皮帶松緊度,防止卡滯,這是其一。其二是注意作業機械不要較長時間超負荷。其三是保持電網電壓穩定,尤其不得低壓運行,從而確保電機在額定電流下正常工作。
4 保持相間電流平衡
農用三項并步電動機,其中任何一項的電流值與其他兩相電流平均值之差不得超過10%,這是保證電動機安全運行的必要條件。如這個差值超過10%,即表明電動機已經出現故障,必須立即停機,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才能繼續工作,否則故障會迅速擴大,直至燒毀電機。
5 保持電機溫度和溫升在正常范圍內
電機運行中,要隨時檢查軸承、定子、外殼等部位的溫度有無異常,特別是對沒有過載保護的電機,監視溫度更為重要。軸承若缺油或損壞,則必然引起溫度升高。在軸承附近機體溫度升高,就要立即停機檢查軸承,可先加油,若仍然無效,則應拆下軸承鑒定。若滾動體、滾道表面有裂紋、劃傷或損壞,或間隙變大,內環在軸承上有轉動的,出現任何一項,都應更換軸承。否則,繼續使用,會使軸承進一步損壞,導致塌架、電機掃膛燒毀的重大事故。監測電動機的溫度或溫升有無變化,可用下述簡單方法監視:在電動機的孔內,插一支溫度計,用棉花團塞緊固定,便可隨時監視電機溫度的變化,機外與殼內溫差通常為1℃。
6 及時發現和處理電機異常
電動機在運行中應沒有振動、噪聲和異味。若出現振動,則會引發與電機相連接的負載作機的軸心不同心度增大而負載增大,負載電流也隨之增大,導致溫度升高而燒毀電機。因此,要經常檢查引起振動的地腳螺栓、電機端蓋、軸承壓蓋等處不得有松動,連接裝置必須可靠,尤其對大功率的電機,必須及時發現及時排除。噪聲和異味是電機運行異常的重要標志,也是重大事故的前兆,必須及時發現,立時查明原因加以排除,否則延誤時機,擴大故障范圍,釀成燒毀電機的嚴重事故。
7 啟動前要認真檢查和正確操作
啟動前要檢查線路電壓是否正常,過高或過低都不宜啟動,通常應不超過額定電壓值10%,才能進行啟動。啟動前要檢查作業機有無阻卡,尤其傳動皮帶不得過緊或過松,聯軸器螺母、鍵不松動。啟動前要清除電機上的污垢,附近雜物,以及堆放的易燃品、爆炸品。電機連續啟動的次數不得超過3~5次(空載狀態);工作后再停機不久而啟動的,不應超過兩次,否則易燒電機。當啟動出現反轉時應立即停機,將任兩相電源線對調后再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