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我國的農機推廣工作與以往相比較已經取得很大發展,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農機推廣體系,正在向縱深方向發展。通過農機推廣,有利于加快農村發展的步伐,實現農業的機械化生產。本文介紹了農機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做好農機推廣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農機推廣;新農村;作用;建議
1 農機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隨著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貴州的農機推廣工作與過去相比較已經取得了很大發展,農機推廣促進了農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增加了農民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貴州的經濟發展。
1.1 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農業發展的基礎就是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機是農業發展的重要部分,在促進新農村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標志就是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符合現代化社會對農業發展的要求,有利于順利完成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生產競爭力的提升,同時使農民收入大增,確保糧食安全。
現階段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農業機械化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若無農機推廣,便不能完成農業機械化,無法促進農業發展,也不可能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目標。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標志是有繁榮的農村經濟,有進步的先進的農業和農機科技手段,主要目的是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和發展,進而提高農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活。
目前,農機科技發展有兩個趨勢;一是農機作業呈現需求系列化優勢。在原來“翻、耙、起”老三樣的基礎上,農民對中耕、追肥、植保乃至收獲等都有了新的要求,而且新的農機作業項目滅茬、深松、施肥、起壟、鎮壓等一條龍復式作業,機械收獲等也呈現出較快的發展勢頭。二是農機作業模式呈現多樣化趨勢。堅持大、中型機械翻地為主的同時,實行小機滅茬及大機深松,形成了“宜翻則翻,翻、滅、深松相結合”的多種形式共有的作業模式。農業機械推廣在實現農業機械化中具有較大促進作用,大大改變以往的農業生產模式,縮小了城市與鄉村間的差距,使農業化水平大大提升,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1.2 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實現勞動力的合理分配
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在貴州農機推廣工作中,1臺收割機可取代200多名勞動力,1臺挖掘機可取代約550名勞動力,1臺微耕機相當于10頭牛,這表明農村勞動力可以得到解放。隨著農業機械的不斷推廣應用,產業結構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有利于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合理分配。農業機械的使用,使農村大量富余的勞動力逐漸轉向工業與服務業,同時也有利于帶動農村相關產業的進步與發展。部分地區開始實施跨地區作用,這使農業機械使用效益與利用率得到很大提升,外出務工的農民在農忙季節也可減少返鄉次數。
1.3 縮小城鄉差距
大量的農機推廣工作,使貴州農業發展加快了步伐,人們的生產經營方式與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工作、思想、生活等方面均漸漸趨近于城市水平,城鄉差距逐漸變小。通過多年的農機科技人員的努力,大量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宣傳、應用后,很多農民在生產方式與勞動方式上均產生了變化,生產由以往的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式發展,從而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2 做好農機推廣工作的建議
2.1 爭取政府支持
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并且也提出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農機推廣部門需要在上級相關部門及政府支持與引導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政府及相關部門需根據當地發展的具體情況,貫徹相應政策,助推農機推廣工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在農機推廣應用過程中,傾聽農民心聲,了解農民需求,推進農機技術及農業機械的發展。
農機推廣工作圍繞當地經濟支柱產業,不斷研發出新技術、新機具,在推廣應用過程中,傾聽農民心聲,了解農民需求。定期組織會議,邀請當地政府領導參與,領導隨時了解到農業生產的具體情況,以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給予支持。
2.2 將信息技術引入農機推廣工作中
農機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先進的信息技術。
(1)推廣人員要具備超前的意識,更新自身觀念,不能沿襲以往的管理模式,更新推廣方法,這樣才有利于促進農機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需農機市場信息保持通暢,建立多個農機推廣示范點,充分體現農業經營的創新性。
(2)可建立行業協會,以此了解農村的農機需求情況,收集農業信息。還可在網絡上搜集各類與農機推廣、農業生產相關的信息,促進我省農業的發展。
(3)農機推廣部門可及時更新信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一是確保將農民需求問題、農機信息準確無誤轉達給農民。二是為政府及上級部門的安排與計劃提供依據。
2.3 制定有效的農機推廣制度
農機推廣工作的進行必須依靠有效的農機推廣制度,通過建立農機推廣制度,以其為指導,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農機推廣工作,有利于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降低農民勞動強度,促進農業生產力的進步與發展。可以將農機推廣情況納入工作人員年終考核中,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確保各部門相互配合,順利完成農機推廣工作。
為了使推廣效率得到提升,可強化對農技人員的相關培訓,便于達到相應目的。培訓內容非常多,其中主要包括農業知識、法律法規、農機使用方法等,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應該采取不同培訓方式,將技術、地理特性、機械同當地發展情況聯系起來,把定期培訓內容應用于實踐中,各個地區之間還可以加強溝通與交流,相互學習,使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得到提升,站在農民角度思考問題,以發展眼光制定推廣技術,了解國家相關政策,為農民謀福利。
農機推廣有效促進農村農業發展,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各大部門聯系緊密,相互合作,推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使農村經濟效益大大提升,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林長和,羅建國.農機技術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與發展[J].農業機械,2009(02):86-87.
[2]李會新,胡軍政.論農機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9(12):58, 60.
[3]劉健鋒.發揮農機技術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2(12):150-151.
[4]張向利,楊展團.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機技術推廣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