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現階段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三位一體式的發展。由于改革開放后,各個領域都過多的重視經濟的發展,而忽略了生態文明的建設。近年來,生態環境惡化的結果給社會和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而發展林業又是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將探討如何全面提升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發展水平,從而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
【關鍵詞】生態文明;林業發展;美麗中國
1 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國實行了全面的改革開放。社會各界重視經濟發展的程度提高到了歷史最高點。各個行業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只重視了如何快速的發展,往往忽略了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關系。近年來,從那時積累的生態問題逐漸暴露,我國內蒙古,寧夏等西北地區,沙漠化日趨嚴重,都是由于過度放牧,濫砍濫發造成的;我國南方地區,酸雨嚴重,都是由于過度進行有色金屬的開采,林業破壞導致的。除了我國,整個地球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北極臭氧層空洞越來越大,全球變暖也越來越劇烈。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實現我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策略。在科學發展觀中著重提出了統籌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我國更加重視林業生態的發展,通過林業生態發展水平的提高,實現美麗中國的最終目標[1]。
2 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意義
(1)生態林業建設在北方有助于防風沙固土,防止沙漠化加劇,減少沙塵暴。在北方,由于天氣干燥,降雨量較少,加之植被覆蓋率較低,導致北方沙漠化嚴重,并且導致了嚴重的沙塵暴。在北方加強生態林業的建設,非常有助于提高植被覆蓋率,進而固定塵土,同時,生態林業還能夠凈化空氣,是城市的空氣凈化器。
(2)生態林業建設在南方有助于減少地質災害。南方空氣濕潤,降水量較大,加之南方地形奇特,山地較多,又處于地殼交界帶,容易發生地震等地質災害。生態林業建設有助于固定山地上的松散沙石,進而減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可以說生態林業的建設對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生態林業的建設有助于吸收空氣中的酸性氣體,凈化空氣,進而減少酸雨的生成。
綜上所述,生態林業是大自然的“調度師”,生態林業具有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同時還具備調節小氣候的作用。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們生存的根基,是社會穩定的外部保障。由此,生態林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生態文明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必然要加強生態林業發展,進一步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從社會的角度來講,我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是三位一體的,同時這三者必然要實現協調發展,只有將這三者的關系進行很好的統籌,才能夠實現我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 建設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的相關措施
建設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是當今社會的需求也是提升我國生態環境狀況的必要舉措,建設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對我國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究竟如何建設生態林業,提升我國精神文明?筆者總結以往經驗,對此進行分析。首先就是要通過制度改革的方式建設生態農業[2]。眾所周知,我國現階段取得的成就,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突飛猛進,很大程度上的功勞都是改革所帶來的。雖然相對剛才所說的幾個方面來說,林業改革現處于初級階段,任務十分艱巨,但是一旦做好林業改革的規劃,那么不僅可以惠及每個中國人民,而且將會給整個中國帶來長遠的利益。所以,緊抓林業改革,為生態文明的建設做積極的準備。其次,建設生態林業要依靠科技的力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可以推動整個林業產業的進步。遵循科學的指引,借助科技的力量推進林業生態的進一步發展。科技可以有助于預測和解決生態災害,進行新型的生物產業的進一步開發,利用科技還可以減少建設生態林業時的成本與投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提升生態建設效率。最后,建設生態林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積極保障人民生活。林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民的努力,在提高林業水平的同時,必須注重林區人民的生活。我們不難發現,往往林區人們的生活遠遠不及其他城鎮農村的生活,經濟發展還很落后,而在建設生態林業的漫長過程中,林區人民可以說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面對這種不平等的待遇,我們不能不予顧及。建設生態林業,不能夠將其建立在林區人民的痛苦上,不能以犧牲林區人民的利益為代價。所以,在推進生態林業的過程中,要首先解決好林業人民的生活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為生態林業的建設鋪平道路,提高人民自覺進行生態林業管護的熱情,為生態林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4 總結
改革開放帶動了我國精神文明的追求與進步,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生態文明的建設。我們當今面臨嚴峻的生態形勢,建設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刻不容緩。關于生態林業的建設,我們已經做了積極的努力,每個人都應認識到建設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的重要性,它對我國的生態環境、社會環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讓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在精神文明的建設上一并取得巨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趙樹叢.全面提升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發展水平 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貢獻力量——在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的講話(2012 年12月27日).中國綠色時報.
[2]李雪濤,張愛良,吳智勇等.安吉縣生態林業發展現狀、面臨問題及其對策.浙江林業科技,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