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飼料和畜產品安全事關食品安全、百姓生活,與農民增收和社會穩定密切相關,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農產品出口貿易爭端的焦點,因此,無論從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來說,還是從擴大國際貿易來說,認真負責地做好飼料和畜產品安全工作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本文從多個方面論述了飼料添加劑在畜牧生產實踐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飼料;畜產品;飼料添加劑;畜牧業
在飼料中合理正確地應用添加劑可提高畜禽的生產性能、減少飼料消耗、提高畜牧生產的經濟效益。由于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階段及不同生產目的(產肉、產蛋、產奶或產毛等)的動物所需物質也不同,生產添加劑所用的各種原料性質加工工藝也不同,因此,合理應用添加劑就十分重要了。
1 注意使用對象,用好生物效價
飼料添加劑的應用效果受動物飼料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等因素影響。以益生素為例,單胃動物應用的微生態制劑所用菌株一般為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等,而反芻動物則是真菌、酵母等,在動物處于出生、斷乳、轉群、外界環境變化等應激時,活菌制劑能發揮最佳的飼用效果。而在制粒或膨化過程中,高溫、高壓蒸汽明顯地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制粒過程可使10%~30%的孢子失活、90%的大腸桿菌損失。在60℃或更高溫度下,乳酸桿菌幾乎全部被殺死,酵母菌在70℃的制粒過程中活細胞損失達到90%以上。此外,選擇添加劑時還應關注其可利用性,應選用生物效價好的添加劑。
2 正確選用產品,確定適宜的添加量
飼料添加劑不是靈丹妙藥,不可濫用,否則會造成嚴重后果,尤其是有些物質的超量可導致動物死亡,從而造成經濟損失。正確選用添加劑、確定合理的添加量是十分重要的。添加劑品種十分繁多,選用添加劑要注意不同的使用對象(動物)以及當地飼料資源的狀況。目前,國內外生產添加劑的企業很多,由于各產品的配方不同,所含有效成分的量和生物學效價也不同,應根據所飼養的不同畜禽,以經濟有效為原則來選用不同的添加劑產品。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飼料資源狀況也不同,因此,選用添加劑產品也需因地而異,譬如在不缺硒地區就不要選用硒的添加劑。使用添加劑時要按其標簽說明確定適宜的添加量,而不可隨意變換添加量。
3 注意理化特性,防止頡頏
應用添加劑時,應注意各種物質的理化特征,防止各種活性物質間、化合物間、元素間的相互頡頏。
3.1 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間的頡頏作用
鈣與銅、錳、鋅、鐵、碘存在頡頏作用;硫與硒有頡頏作用,飼糧中硫酸鹽可減輕硒酸鹽的毒性,但對亞硒酸鹽無效;提高飼糧中鈣、磷含量會增加仔豬對錳的需要量;提高鐵含量會增加仔豬對磷的需要;錳和鎂有頡頏作用,錳能減輕鎂元素過剩時的不良作用,鎂在飼糧中過多時可在消化道中形成磷酸鎂,從而阻礙磷的吸收。
3.2 微量元素之間的頡頏作用
鋅與鎘有頡頏作用,鋅能減輕鎘的毒性;鋅與鐵、氟與碘、銅與鉬、硒與鎘有頡頏作用;銅與鋅、錳也有頡頏作用;腸道中鈷與鐵具有共同的載體物質,兩元素通過競爭載體而影響對方的吸收。
3.3 蛋白質與微量元素之間的作用
飼料蛋白質全價性差時會影響鐵的吸收;缺鋅將導致動物對蛋白質的利用率下降;氨基酸是動物消化道中潛在的具有絡合性質的物質,可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
3.4 微量元素與維生素之間的作用
用含錳量低的玉米、豆餅組成的飼糧飼喂雛雞時,煙酸利用率下降,易發生脫腱癥;硒和維生素E均具有抗氧化作用,維生素E在一定條件下可替代部分硒的作用,但硒不能代替維生素E;飼糧中維生素缺乏時能阻礙動物體對碘的吸收;血清銅離子濃度隨維生素缺乏癥的發生而降低;銅和維生素A能促進動物體對鋅的吸收和利用;維生素C有促進鐵在腸道內吸收的作用,如飼糧中銅過量,補喂維生素C能減輕因飼糧內過量銅而引起的疾病。
3.5 益生素與其他物質之間的作用
益生素的生物學活性易受到pH、抗生素、磺胺類藥物、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等因素的影響;抗生素與化學合成的抗生劑對益生素有較強的殺滅作用,一般不能與這類物質同時使用。
4 重視配合比例,提高有效利用率
礦物元素的有效吸收利用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礦物元素之間的比例是否平衡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復配礦物元素添加劑時,必須重視各元素的配合比例,防止因某種元素的增量而造成另一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不良。如飼糧中鈣磷比例過大、脂肪過多等就會使鈣在動物消化道中形成鈣皂,從而影響鈣的吸收與利用,飼糧中鐵含量過高會導致牛出現銅、鈷、鋅、錳、硒的缺乏,而銅、鋅、錳、碘等的過高會降低羊對飼糧中鐵的利用,飼糧中鐵與銅的比例應維持在10∶1左右。
5 加強技術管理,采用科學生產工藝
添加劑的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使用安全性和畜牧生產的經濟效益,必須予以重視,采用科學的生產工藝進行嚴格管理。添加劑的混合均勻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加工質量指標,由于添加的是高濃度的中間產品,在飼喂動物前還要不斷擴大混合,如添加劑本身混合不均勻,經擴大后就可能造成配合飼料中配比的不正確,從而影響各批加工飼料間養分的含量,進而造成經濟損失。特別是有些動物耐受限量較低的物質(如硒),因為混合不均勻,還易造成飼喂動物的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加工生產添加劑應選用性能好的混合機組,復配前還要有準確的稱量系統來保障其分量的精確度。
加工細度與添加劑產品的質量關系密切,粉碎細度只有達到一定的標準才便于礦物元素在飼料中均勻分布,尤其是礦物元素的比重大于一般飼料原料時,其極易在移運中分級,只有達到一定的細度要求才有利于載體承載,從而防止分級發生。
6 注意儲運條件,及時使用產品
選用飼料添加劑要考慮價格、飼養對象、適口性、產品理化特性和質量標準,大多數添加劑具吸濕性,不耐久儲,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要防潮避光,以防止產品結塊,并在產品的保質期限內使用。有些化合物不穩定、易氧化,有些化合物間會發生化學反應,添加劑的生物學效價或有效物質含量常常隨儲存時間的延長而下降,因此,儲存超期的產品不宜使用。如維生素添加劑的穩定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商品維生素制劑對氧化、還原、水分、熱、光、金屬離子、酸堿度等因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維生素添加劑應在避光、干燥、陰涼、低溫環境條件下分類儲藏。維生素在全價配合飼料中的穩定性也取決于儲存條件,有高劑量礦物元素、氯化膽堿和高水分存在時,維生素添加劑易受破壞。使用飼料添加劑時,應根據飼料和飼養對象的具體情況,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添加比例,經充分攪拌均勻后飼喂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