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義務教育的課程改革使得高等代數教學和高中數學教學出現了脫節的現象。對教學經驗進行總結,能夠更好的對脫節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主要的措施就是在教學內容方面要進行銜接,在教學思想方面要進行銜接,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要進行銜接。
關鍵詞:高等代數 高中數學 脫節 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b)-0149-01
高等代數在大學數學專業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現代數學的基礎,是數學專業后繼課程學習的基礎知識,同時也能對現代數學思想、邏輯推理方法和處理問題的技巧進行體現,在整個數學專業學習和研究中是基礎組成。在高等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多的學生都反映其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很好的對其知識進行掌握,主要是因為高等數學非常的抽象,同時,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數學和高中數學教學出現了脫節的問題。對高等代數學習和高中數學教學中出現的脫節問題進行很好的掌握,能夠更好的在教學方面實現平穩過渡,同時,也是高校教學工作者要解決的問題。
1 高等代數課程與高中數學脫節的主要體現
1.1 課程在內容上的脫節
在實行了新課標以后,高中數學教學在課程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作為后續教學中的高等代數教材還是在使用以前的教材,這樣在內容方面就會出現很大的變化,對高中教學中出現的變化沒有及時進行更新,導致了教學中出現了嚴重脫節的問題。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教師對于一些知識講解的不詳細,而大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為學生在高中對這些知識點已經進行了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進行簡單的回顧,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知識結構斷帶的情況。
1.2 課程在思想方法上的脫節
高中數學教學中對靜態的思想比較重視,對于動態的觀念很少涉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通常都是先進行定義的講解,然后對例題進行分析,在內容方面都是靜態的理解。高等代數這門課程在整體上卻是動態的,但是,在具體內容方面卻是靜態的。高等數學以矩陣理論為基礎和工具,將非常抽象的思想進行具體化,這樣能夠在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更好的對抽象的思維進行掌握。高等代數在內容上是動態思想貫穿整個課程,高中數學卻是靜態思想貫穿整個課程,因此,在思想方法上兩者是存在著明顯脫節情況。
1.3 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脫節
高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但是,還是對教師有依賴性,缺乏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背和套作為了主要的學習方法,對課程前后的內容沒有進行相互的聯系和比較。很多的學生在步入大學后,對高等代數課程的內容無法進行很好的理解,因為高等數學更加的抽象和實用,很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很多的知識點不能很好的理解,這樣在學習方法方面就出現了脫節的問題。
2 實現大學高等代數教學與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
將高等代數和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進行很好的銜接,這樣能夠更好的提高高等代數教學的質量。對高等數學教學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同時對教學內容、思想方法和學習方法進行探討,能夠更好的找到兩者之間進行銜接的策略。
2.1 注意教學內容的銜接
將高等代數和高中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很好的銜接,要先對高中數學新課標下的教材內容和高等代數教材進行很好的比較分析,這樣能夠更好的將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情況進行明確,同時,也能更好的將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有的放矢,這樣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新的數學認知結構,同時,也能對出現的知識點遺漏情況進行解決。在高中教學實現新課標以后,高等代數課程對一些知識點有必要進行刪除和放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涉及到的內容要進行很好的掌握,這樣能夠做到查缺補漏,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實現學習過程中的平穩過渡,這樣也能在教學內容方面進行更好的提高。
在高中數學新課標中將高等代數的部分內容下放到中學數學中,例如向量、導數等,但中學教材對這些內容討論的方法顯得比較粗淺,所以在高等代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這部分教學內容應深入挖掘其內涵,重點強調它們的意義和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來學習這部分知識,并熟練掌握重點內容。
2.2 把握課程在思想方法上的銜接
大學數學教師,特別是大一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尤其需要注意大學數學與高中數學在思想方法上的銜接。戴維·奧蘇貝爾(David P.Aus—ube1)在他的同化理論中指出,學生是否能建立正確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認知結構中的前概念確定。所謂知識的“前概念”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科學課程以前所形成的有關概念。因此,教師在授課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們的前概念,并由此作為銜接點。在高等代數的教學中,化抽象為具體的思想方法幾乎貫穿始終。例如我們在講授高等代數中的二次型、線性空間、線性變換及歐式空間等這些抽象概念時,總是將它們轉化為簡單的、具體的矩陣知識來討論,這就使得學生在接受起來很容易,達到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思想方法的平穩過渡。
2.3 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銜接
由于高中數學與大學數學在知識體系上的不同,這就要求學生在進人大學以后其學習方法要有所改變,當然這與大學教師的指導也是分不開的。筆者認為,老師在給學生上第一節課時,就要和自己的學生說明大學數學和高中數學在學習方法上的不同之處,要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學,不應該怎么學。例如要學會獨立思考,要學會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要學會自己查閱資料等等。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各種知識,還要結合教學過程,有意識地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我們在講解一些定理的證明時,可先把大致的證明思路講下即可,其余的部分就交給學生自己完成,這樣可以一定程度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動手能力。
3 結語
高等代數課程教學和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在內容方面要進行很好的銜接,這樣能夠更好對其中存在的差異情況進行掌握,在銜接方面可以通過教學內容、思想方法和學習方法等方面來進行,在經過一定的嘗試以后,能夠更好的取得一定的成績。對高中數學新課標下的教材內容進行更好的掌握,同時,也讓學生了解高中數學要掌握哪些知識,這樣能夠更好的加快高等代數課程的改革,解決高等數學和高中數學教學中出現的脫節問題,引領學生更好的進行過渡。
參考文獻
[1]肖永紅,范發明.高等數學與中學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調查分析[J].高師理科學刊,2009,29(2):104,107.
[2]高巧玲.淺談大學與中學數學教學的銜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0(4):51-52.
[3]季素月,袁洲.高中與大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比較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5,14(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