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針對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通過對英語課堂上教學形式的優化、內容的拓展,豐富了課堂,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學生 英語教學 英語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b)-0104-01
目前,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又沒有過多的關注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導致有些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慢慢喪失,不少學生對英語產生抵觸情緒。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就要勇于面對現實,探究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下是筆者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1 優化教學形式,促進學生自主和有效學習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都有積極向上和獲得成功的愿望,因此,教師要理解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滿足學生的不同要求。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1 上好新學期第一課,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新學期的第一課是拉近師生距離、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端正學習態度的好時機。第一印象在社會心理學中稱為“首因效應”,是指在短時間內以片面的資料為依據形成的印象。[1]因此,筆者用親切的第一印象貼近學生:恰當的儀容儀表、親切幽默的話語、和諧的動作表情、寬容謙遜的態度。教師這時就是全班的焦點人物。然后筆者用《父子趕車》《老人釣魚》等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通過有趣的故事知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掌握必要的學習技巧的重要性。緊接著結合專業知識列出英語在其所占的重要位置,最后提出幾點希望和要求。每個學生對學好英語都信心百倍。
1.2 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起“導演”作用
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是內因;教師是客體,是外因。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2]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在 Social Customs一課,筆者組織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課本的內容討論總結:去西方人家做客的注意事項。學生總結上來的內容遠遠多于課本知識,非常細致,非常全面。最后組織學生們進行了一場角色扮演,用自學知識重現課本內容。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輕松完成本科的教學任務,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不錯。
1.3 細化學習方法,激發學習動力
共有的時間,相同的知識,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超越他人,快人一步。行之有效的一點一滴的學習方法可以產生啟發效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英語的“音形對應”規律混亂,但英語發音有它的基本規律。如:元音發字母本身音的單詞拼寫規則是:輔音+元音(+輔音+不發音e),she [i:] no [u] gate [ei] like [ai],所以我們就可以根據單詞發音直接拼寫單詞。掌握了英語發音的基本規律,學生就可以根據發音的方法記住英語單詞,做到會讀即會寫,背單詞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1.4 巧用多媒體,創設現實情境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現實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這時可運用錄像、錄音、投影片等電化教學手段移植情景,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3]教師應當有效地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如 Where's the Post Office? 一課,筆者運用多媒體制作了各種各樣的路線圖,創設了學生日常接觸的場景,要求學生們在這些場景中幫助陌生人尋找目的地,并進行對話練習。在圖像、動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效果明顯。
2 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教育,促進學生專業素質的提升
口腔專業的學生除了需要具備熟練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外,職業道德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讓中職學校的學生提前適應工作崗位,英語教師有責任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素材,包括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挖掘其中的“精髓”。如《Thanksgiving on the Farm》一文,筆者要求學生調查收集Middle Autumn Day(中秋節)的風俗習慣,列舉出兩個節日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表達出自己最喜歡的傳統習俗及其原因,無形中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再比如,在 I'm sorry!一課中,除了教育學生要學會道歉外,還倡導他們在醫患對話時應該多使用“Hello”、“Thank you”“You’re welcome”“I’m sorry”“That’s all right”“Excuse me”“Bye-bye”等文明禮貌用語,并組織學生模擬情境進行對話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學會了如何恰當的使用禮貌用語,又了解了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重要性,課堂內容豐富,學習氣氛活躍。
總之,豐富的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學得更有意義。通過教學形式的改進,教學內容的拓展,學生不僅感受到了英語帶給他們的快樂,還增強了學習自信心;不僅在課堂上學到了英語知識,還學會了如何為人處事,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做為一個英語教學工作者,我們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與時俱進,不斷的獲取知識和智慧,不斷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學,讓學生愿學、樂學、愛學。
參考文獻
[1]李春英,劉志利.淺談中職護校學生的第一堂語文課[J].衛生職業教育,2013(6):45.
[2]陳小蕊.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進方向[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68.
[3]姚旭.情景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