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信息化進程的加快,許多企業、組織機構希望通過網站來展現形象或發布信息,他們對網頁設計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然而,中職院校的畢業生往往無法成為其所需的專業人才。因此,筆者對網頁制作教學模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的“雙向、三段、五環”教學模式,力求將教學從“知識傳遞型”向“知識建構型”轉變,創設中職《網頁設計與制作》有效課堂。
關鍵詞:雙向 三段 五環 網頁設計與制作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b)-0139-02
中職《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方法,從而具備從事相關崗位工作的職業能力。而當前的教學模式有很多不足,培養出的學生無法勝任現今企業的崗位工作。
1 中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效率低下
近年來,中職院校的課堂“抬頭率”逐年下降。很多教師將此歸咎于學生本身。不可否認,這的確有學生的問題,但教師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傳統的教學,形式單一,按部就班式的“教師講,學生做”無法長期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遇到問題,就失去“斗志”,課堂效率急劇下降。
1.2 章節內容不連貫,系統性不強
現用的教材,各章節的案例選自不同網站,相互無關聯性,直到最后一個章節才開始制作完整網站實例。學生在整個學期中學到的知識比較零碎,系統性不強,雖然掌握了一些技能,但對企業項目的制作過程缺乏整體認知,面對真實項目時總是束手無策。
1.3 重技巧,輕設計
一個網站從主題確立到最終實現要經歷很多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面較廣,不僅包括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等軟件,還應掌握一定的設計技巧。傳統的教學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工具軟件的運用上,導致大部分學生的作品缺乏設計美感,觀賞價值不夠。
1.4 學生被動發展,脫離企業需求
學生從初中進入中職后,學習目標由升學轉向了就業。雖然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但卻面臨著就業的挑戰。在傳統的教學模式里,所有實訓任務都有最后的效果圖,學生只需以此為目標模仿完成即可。這導致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大大受限,與企業實際需求背道而馳。
2 解決問題的方法
鑒于以上問題,筆者結合我院實際,探索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雙向、三段、五環”。具體來說是從兩個方向、三個階段、五個環節來推進課堂教學。
2.1 雙向
要熟練掌握網頁設計與制作技巧,僅靠課上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故筆者采用了“雙向”模式,從課內、課外兩個方向開展教學。
課內,教師以項目任務為載體,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探究各個任務。教師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提高教學有效性。
課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新興資源,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平臺。筆者借助新浪微博,搭建了一個班級微群,實時發布預習、復習任務,及時更新學習資料,鼓勵學生上傳作品,供大家學習、點評。
“雙向”模式充分整合教材資源與網絡資源,課內課外相得益彰,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提供了有效平臺。
2.2 三段
《網頁設計與制作》一般開設一個學期,按4個月、周課時6節為例,一學期約96課時。筆者將整個學期的教學進度劃分為三個階段,各個階段都有相應的任務指導書,指引學生完成任務。
(1)專業技能形成階段(約2個月,48課時)
教師在第一堂課上無需急于傳授知識,而應向學生展示這門課的美妙之處。筆者用紅極一時的游戲——《憤怒的小鳥》作為開場,提問學生:“這款游戲為什么能如此受歡迎?”學生們有的認為是形象設計可愛,有的認為是題材新穎,有的認為是道具豐富。接下來再請學生思考能否把這些成功之處應用到網站的規劃中去。由此,學生在無形之中理解了規劃好一個網站的基本要素,同時也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接下來將學生分組,每組4~5人,并設立一位組長。請各組上網搜集一個優秀網站,在課上與大家分享。教師也向大家展示一些有特色的國內外優秀網站,與學生一起分析網站內容、布局、色彩等相關技術。
在之后的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里,教師開始指導學生模仿學習制作第一個網站實例。教師提供全部素材,以任務驅動法進行專業技能的教學,將項目分解為一個個子項目,再將子項目分解成若干個任務,每個任務隱含一到兩個知識點。學生一步步地消化吸收,最終完成項目任務。
為了方便學生學習,教師還可錄制任務的制作視頻,上傳至班級微群,以供學生隨時下載學習。
(2)職業技能形成階段(約1個月,24課時)
前兩個月主要完成專業技能的掌握,第三個月即可進入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主的第二階段。教師結合當前社會實際,布置一個課本以外的拓展任務——水果超市網站。
教師分發任務指導書、參考主頁及部分素材,要求學生根據指導書的指引,分析各任務要點,依次進行網頁需求分析、資料搜集、布局、色彩搭配以及基本元素和各級頁面的制作等。
此階段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要求學生運用前一階段所學專業技能設計網站,逐漸形成適應崗位需求的職業技能。
(3)職業技能鞏固階段(約1個月,24課時)
最后一個階段請各組學生自定網站主題,并圍繞主題進行網站開發。主題應盡量與企業相關,如某商場網站、某旅游網站等。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任務指導書,圍繞主題收集資料、策劃方案、設計網站。
這一階段,引入真實項目進行案例教學,所有任務都由學生獨立完成,所有素材都由學生自己搜集、制作,教師只起輔助作用。目的是使學生能按照企業開發網站的流程開發網站,積累實戰經驗,提高綜合能力和崗位職業技能,以縮小與企業崗位需求的差距。
2.3 五環
各階段都可大致分成五個環節來實施,但階段不同,側重點會略有不同。下面以第三階段為例,加以闡述。
(1)明確主題,搜集資訊
根據任務指導書,各組學生自行選定網站主題,課余上網查詢相關主題的網站,收集資料,并借鑒它們的顏色搭配技巧、布局結構等,從而確定本組網站的風格及主要內容。
此環節使學生的資料搜集、信息處理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2)策劃方案,分工協作
網站主題確定后,各組根據任務指導書的指示進行網站需求分析,配色方案、布局方案、網站結構等規劃的討論,制定項目策劃書。組長根據組員特長分配任務,熟悉Photoshop的同學設計網頁美工,精通Flash的同學設計動畫效果,其余同學負責各子頁的制作,組長負責制作主頁和匯總各子頁。
在此環節,大家通過協商,推選出一個最佳組合,初步制定了策劃方案,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3)決策方案,精益求精
各組學生進一步討論、完善項目策劃書,并向全班展示,接受師生的意見和建議。各組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再對項目策劃書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最終確定最佳方案。
此過程中各組學生相互學習和啟發,創造力和協作力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挖掘。
(4)自主探究,項目實施
學生按照任務指導書進入網站制作環節,在此過程中,學生勢必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幫助,并提醒組長記錄下解決對策。同時,督促學生按時按量完成各個開發環節,定期登錄班級微群,分享成果,接受大家點評。
該環節是本階段的核心,主要以學生自主探究和協作探究為主。教師在旁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以保證項目能順利開展。
(5)總結檢查,小組答辯
各組完成項目后,組織一場作品答辯會,由各組長向全班介紹本組設計的網站,說明設計理念、遇到過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闡述完后,教師和其他組的同學可提出問題,要求設計者回答。然后,教師對各小組的作品進行綜合評價,指出不足,給出改進意見。最后,進行微博投票,評選出最佳創作團隊、最佳作品、最佳創意等獎項,以資鼓勵。
如此以“評”促“學”的評價形式,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特長,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3 教學模式嘗試反思
實踐證明,“雙向、三段、五環”教學模式在中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中是行之有效的,而要真正實現其價值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
3.1 更科學的環節設置
五個環節在各階段中的設置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科學地設置各個階段環節。第一階段,學生尚未掌握基礎技能,故將重點放在第四個環節——項目實施,其他環節可相對簡化;而第二階段,則逐漸放手讓學生探索,故重點可向第二、三、五環節傾斜;到了第三階段,學生各方面技能都相對成熟,可較獨立地完成各環節任務,切身體會工作流程。
3.2 更符合學情的任務分配
各階段的實訓項目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設置難度。各環節的子任務也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如果教師布置的任務過難或過易,都將不利于學生的成功體驗。
3.3 更富有價值的實訓任務
本教學模式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工作過程為核心構建教學內容。各實訓項目應以具備實際應用價值的任務為主,適應企業生產的需要。雖不能完全實現零距離上崗,但應盡量縮小與企業之間的差距。
4 結語
中職教育強調以就業為導向,重視職業能力的培養。以“雙向、三段、五環”教學模式改進《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的網頁設計能力有了明顯的加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也有了明顯的提升。相信只要不斷地進行改革和探索,該模式將會更加完善,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
參考文獻
[1]莫秀錦.項目教學法在《網頁制作》課程中的應用于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1(8):142-143.
[2]周德藩,李一寧.現代教育技術[M].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
[3]劉慶.“四環、六步、雙向”課堂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課中的運用[J].多媒體教學,2013(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