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是一個古老的課題,但同時又是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課題。隨著當代我國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數學教學是整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課堂教學又好似數學教學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渠道。在《新課程標準》下,對數學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講求實效,提高效率,又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也是擺在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如何在課堂45分鐘的時間里,增效益、提質量?根據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自己的粗略想法。
一、制定符合學情的教學方案
在新課改的大潮流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自己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搞好我們中學數學的教與學,這也就是我們所謂要掌握的學情。學情籠統來講是學生學習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客觀過程。它又可分為本質學情和具體學情。本質學情,指的是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實際情況;具體學情,指的是一個學生或一類學生,甚至一個班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所反映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具體的學習特征。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把握學情,在鉆研教材、按新課標的要求進行備課時,應根據學生的學情基礎設計教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解決難點,克服教學工作中的主觀盲目性。備課不光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在日常備課過程中,應該把握教材,明確目標,聯系學習實際,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教學設計抓住思維的主線,教具準備充分,板書設計清晰。例如:“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教學時,準備齊“三棱錐、正方體、長方體、六棱柱、球、圓柱、圓錐、圓臺”等等,課上讓學生從實物去理解,勝過用語言去抽象說明這些立體圖形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做好符合實際的教學設計
傳統的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中心,授課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教師教什么,學生就死記硬背什么,教師在課堂上侃侃而談,不一定吸引每一個學生,對講授內容已經掌握的學生會感到索然無味,這樣很容易開小差;而自控能力差、基礎差、聽不懂的學生更改變不了上課說話、睡覺或看小說的狀況。學生在這樣的“滿堂灌”“注入式”的教學情境中,養成了不動腦、不動手、不愛看書,過分依賴老師的被動學習的習慣。這既不利于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更是違背了新課標的要求。因此,我們不應把課堂當成教師的一言堂,而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日常教學中,轉變教學思維方式,多注重教學設計:
1. 預習布置與檢查:新課授課前的預習要有明確的目的以及較強的針對性,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導學案做提綱,這是對新授做鋪墊。例如教學有理數的加法時,可先復習正數加法法則;教學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時,可先復習正數的加減混合運算,使學生從已經理解或熟知了的知識出發,去認識與之有關聯的新知識。
2. 展示: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可采用問題式引導法。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給學生創設一些疑問,創設矛盾,設置懸念,引起思考,使學生產生迫切學習的濃厚興趣,誘導學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學習。例如:在講“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時,設置情境,先引入偉大數學家高斯的故事:18世紀,在高斯10歲時,他的算式老師出了一道題,計算1~100的和,小高斯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得出了結果5050。然后教師可以問大家:你們知道小高斯他是怎樣算出來的嗎?如果讓你自己來,你又有什么好方法?一時間,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通過不斷的問題被解決,一節課的知識點也就明朗地呈現給學生們了。
3. 反饋:數學學習是數學信息的選擇、獲取、加工、交流、反饋、存儲的過程。在這種枯燥的數學教學中,要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多交流,多討論,多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提出疑問,深入思考,發表見解,暢所欲言,積極反思。交流討論能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喚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使數學教學變得有情趣,有興趣。
三、加強學法指導,積極開發學生智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不但要重視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培養,注重發展學生智力,而且要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擺在教學活動的首位。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埃得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自學的人?!币囵B學生的自學能力,就必須加強學法指導。為此,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如何看書、預習、聽課、做筆記;如何做作業、復習、小結;如何發現問題、質疑;如何有效思考等。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才能學到廣博的知識,進而發展智力,提高能力。
總之,教師就是一堂課的設計者,而學生才是真正的參與者和實施者。打造和諧、高效、快樂的數學課堂,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夢想和追求,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獲取較大容量的有效知識。同時,充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因此,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實現高效課堂,需要的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需要的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課堂效果凸顯,讓學生知識水平獲得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