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家黃光碩先生說:“學生的語文學得怎樣,作文可以作為衡量的重要尺度,學生的語文能力不過關,作文也是一個重要標志。”可見,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如何在現代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深化小學作文教學改革,切實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語文教師和全社會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
鑒于此,我結合多年語文教學經驗,著手在中年級進行適應新課標要求的趣味性作文的研究,旨在通過研究,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找到促進學生主動地參與習作的方法,從而讓學生體驗到作文的樂趣,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一、習作內容的生活化
(一)習作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
針對學生認為自己生活單調,因而沒內容可寫的思想,教師可以在豐富學生生活上下功夫。如針對中年級學生喜愛游戲、活動的特點,可以多開展一些游戲,多搞一些活動,借此豐富學生的生活,豐富學生的習作源泉。在進行活動之前,老師提出明確的觀察要求,引導學生觀察,進行片段練習。這些習作片斷練習,取材單純,重點集中,只要求用一、兩段連貫的話,說清楚一、兩個意思。由于習作內容的豐富多彩、手法的多種多樣,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極大地調動了習作的積極性,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提高。
(二)習作的內容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
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一個人在學校有時身兼多課。而科學課中很多實驗,勞技課中很多活動……只要教師很好開發利用,就可以成為學生作文很好的素材。所以很好的開發學科間的教學資源就可成為作文教學不竭的源泉。我在此次行動研究中,也有意識地把習作教學和其他學科聯系。在勞動技術課上,學生先花一節課時間認真做一件手工作業。每次上完手工勞技課后,我便會安排一節習作課,要求學生把如何制作手工的過程認真寫下來,學生的制作過程便會成為一篇篇情趣盎然的小文章。在科學實驗課上,一個小小的實驗過程,也是作文訓練的好材料。我都選擇那些讓學生感覺有趣味的小實驗讓學生來練習寫作。寫作之前精心指導,把這些過程讓學生稍作整理,便都成了一篇篇生活情趣濃郁的小文章。
二、習作內容的多樣化
(一)根據生活原型,開展創造性習作訓練
新課標要求:小學生要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要具體,感情要真實。心理學研究認為,想象的過程是大腦中改造記憶表象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它伴隨著學生的情緒參與,因而顯示出多樣性。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先營造特定的情景,通過精心啟發,讓學生身臨其境,大膽聯想,放飛想象,然后讓他們寫想象中的人或事物,這有利于拓展學生思路,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如在一次習作觀摩課上,我先精心指導小學生寫一個熟悉的人,抓住外貌和性格特點。接著又出示一個題目《豬九戒》,然后介紹豬九戒是豬八戒的弟弟,請大家想象它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由于電視劇《西游記》家喻戶曉,小學生對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神話人物的外貌、性格特點非常熟悉。基于學生心中的生活原型(豬八戒),學生發揮了大膽的想象,描寫的豬九戒活靈活現,作文課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二)聯系閱讀教學,開展求異性習作訓練
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可在學生中開展求異性作文訓練。在習作教學中,我們可與閱讀教學緊密聯系,挖掘能引發學生求異思維的材料,營造自由寬松的氛圍,引導學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并且讓他們把這些有新意的東西寫下來,就可以讓學生標新立異,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如在教學了四年級上冊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一課時,我讓學生思考:小駱駝第二次又來到小溪邊喝水,碰巧又遇到了小紅馬。小紅馬會說什么?小駱駝又會怎樣回答?我讓學生們試著寫下來。學生們寫道:小紅馬又一次嘲笑小駱駝。小駱駝這一次自豪地說:“我的腳掌作用可大啦,我們走在沙漠中,腳掌不會陷進沙子中去。我們的肉疙瘩叫駝峰,它可以為我們儲存養料,保證我們在遙遠的路途中不會挨餓。我們的眼睫毛可以為我們抵擋風沙……”故事編得合情合理,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習作評價的目的,并不是評價學生的好壞,而是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所以我對學生習作的評價嘗試采用教師、同學、家長、社會等多元評價方式。首先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不要吝嗇學生作文的分數,可利用評價來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和習作動機。小學生寫作文的動機大多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得高分,因此,我在對學生習作的評價中順應學生的這一心理需要。教師的評語應讓學生聽到教師心聲,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潛移默化。其次,可采用同學互評的形式。小學生寫完自己的作文,常常不太會仔細看、仔細修改。但是小學生的好奇心特別強,總喜歡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挑剔別人的毛病。學生們互相修改、互相評議,習作水平會不知不覺得到提高。再次,家長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也是小學習作評價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師可要求學生把自己的習作帶回家讀給自己的家長聽,聽聽家長的意見,并叫家長寫上評價意見,當然,意見要有激勵性和指導性。
總之,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向生活,仔細觀察,把習作的過程理解為認識生活、鑄造生命的過程,并不斷地激發學生的習作熱情,及時鼓勵,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習作教學也必將邁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