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自2002年開始,建立了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網(wǎng)絡,每年對我國學生健康狀況進行一次監(jiān)測。據(jù)有關調查顯示,10年的體質監(jiān)測結果表明,我國青少年學生肺活量、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xù)下降,學生肥胖率不斷增高,眼睛近視率居高不下,部分農(nóng)村青少年營養(yǎng)狀況亟待改善。這些問題表明,加強學生體質健康工作已經(jīng)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
1研究對象與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成因及影響學生體質健康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2結果與分析
2.1 現(xiàn)行學校教育體制是中學生體質下降的首要原因
2.1.1學校問題
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楊貴仁認為,從現(xiàn)象來看,學生體質下降的“元兇”是各級各類學校不能按照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完成學校體育的任務,始將升學率作為學校教育的出發(fā)點。在升學率的指揮棒下,學校為了達到相應指標,提高所謂的工作績效,家長為了孩子升入更好的學校,學校和家長雙重給學生不斷施壓,使得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隨之而來的是“學校置國家有關課程規(guī)定于不顧,隨意占用或不安排體育課、體育活動”。這樣,學生鍛煉時間減少,只能是“自然生長”,其體質必然隨之下降。
2.1.2體育測試問題
現(xiàn)行的中考體育測試屬于應試考試中的“開卷考試”,即考什么練什么,雖然考試的內(nèi)容在不斷變化,但難以做到合理有效。首先,考試的標準較低,學生只要通過較短時間的練習便能輕松地得高分,“高分”數(shù)據(jù)尚不能客觀有效地反映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質狀況。其次,對于那些文化成績一般或較差的同學,因體育測試對其無關緊要而放松了練習,基本達不到測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體育測試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難以從根本上達到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健康的目的。
2.2 學生自身的健康觀念和健身意識是根本內(nèi)因
身體活動需要學生自己去親身親歷,沒有良好的鍛煉意識,有再好的外部條件也無濟于事。中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發(fā)育期,需要身體活動來促進身體的生長發(fā)育。但是由于課余鍛煉時間不足,升學壓力加大,現(xiàn)代方便的交通工具等,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健康觀念成為時尚的犧牲品,青少年潛意識中,電子、網(wǎng)絡是最時尚的活動,鍛煉身體是老年人的活動,身體健康被擺在了次要的位置。正是這種不健康的健康觀念成為學生活動減少的自身原因,使得學生活動時間和活動量日益減少,學生的健康觀念和健身意識是中學生體質下降的根本內(nèi)因。
2.3 中學生體質下降問題的對策
2.3.1 改革中考制度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根本
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源是人口壓力較大,社會就業(yè)競爭激烈,教育資源有限,教育評價機制不完善、不全面,特別是現(xiàn)行中考制度的評價導向不正確。在學生升學壓力較大,中考招生只注重分數(shù)的情況下,學校、家長、學生不得不把過多的精力和體力投入到文化課程的學習中,而一些實踐性課程和活動類課程被視為不重要的學科,輕易被擠占,輕易被削減,即使上足課時,也是質量欠佳。在這種情景下,學校不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家長忽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學生漠視自己的體質健康,而同時學校體育工作又得不到高質量、強制性、全面性的開展,致使學生運動不足、課業(yè)負擔超重、體質健康水平下降。所以,若想長遠解決學生體質下滑的趨勢,改革高考制度,將教學與升學必要剝離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本。
2.3.2 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強化增強體質的意識
按照新課程標準,精心設計教案,教法。在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安排上可采用靈活多樣的練習方法。如游戲法、競賽法等,這樣學生在活動中,往往不會感到枯燥,活動起來積極性自然就高。在基本部分的練習中,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和示范提出質疑,允許學生獨立鉆研問題和進行一些探索性的嘗試,既不失教師的主導作用,防止 “放羊”,又可讓學生多得 “自由”。學生由于有了主動探索練習的機會,學習興趣就會逐漸濃厚,課堂上就會呈現(xiàn)生氣勃勃的景象。
2.3.3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53號文件精神,全面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學校應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12〕53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意見表明中央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任務和目標:“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和學生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青少年體育活動和競賽,加強體育衛(wèi)生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全面完善學校、社區(qū)、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wǎng)絡,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熱愛體育、崇尚運動、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和全社會珍視健康、重視體育的濃厚氛圍。”
3結論與建議
學生體質健康問題不僅僅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問題,更是社會發(fā)展、學校理念、家庭觀念、環(huán)境折射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建立學校體育一體化,將學校體育近期效益與長遠效益的相結合,構建幼兒體育、小學體育、中學體育、大學體育的整體性發(fā)展,注重學校體育的階段性、連續(xù)性和整體性,把學校體育置于與家庭體育、社會體育相聯(lián)系,探索體育生活化的終身發(fā)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忠偉.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
[2]朱玉芳.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與學校體育的應對[J].體育學刊,2006,05(3).
[3]楊貴仁.提高學生體質要樹立健康第一思想[D].中國教育報,2006-09-29(4).
[4]如何看待學生體質下降. "www.dearedu.com/news/2
007-3-20/n1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