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使醫學影像教學更好地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我校改革教學模式,與醫學相關課程進行整合,實施了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總結了器官系統教學的實施方法,討論了器官系統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和一些體會。器官系統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從全身和系統的角度去把握疾病,有利于改進醫學影像學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本部分內容。
【關鍵詞】器官系統 教學模式 影像教學
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綜合應用各種方法,將不同學科的內容,按人體的器官系統進行綜合重組,合并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實現機能和形態、微觀和宏觀、正常和異常的多種結合[1]。該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醫學影像學基本理論、檢查技術及疾病診斷和鑒別診斷方法,有利于學生打好基本功,以便日后在臨床實踐及科研工作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本文探討了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
一、實施方法
我校影像教研組承擔高職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影像診斷學》的教學任務,理論課和實踐課教學課時數分別為150學時和90學時。我們在學校教研室的牽頭下,實行了以器官系統為基礎的主講教員負責制?!队跋裨\斷學》教學內容中涉及較多的系統主要有骨骼肌肉、呼吸、循環、消化、泌尿生殖、中樞神經等6個系統,分別設定各系統的主講教員,根據主講教員專業方向和教學需要,每個教師需要承擔1—2個系統的教學主講任務。主講教員均具有醫學專業技術職稱,深入臨床實踐,對所研究系統的影像學檢查技術、疾病診斷及科研動向十分熟悉。主講教員首先制定課程標準,然后根據學期及課時安排對各班級課程進行總體規劃、設計,明確教學重點難點,優化教學內容,認真書寫教案并上交學校有關部門審核。學校組織教學組人員聽課,對主講教員授課進行總體評分,提出存在的不足和改進建議,形成書面材料存檔并上報教學主管部門。
二、效果分析
1. 避免了與其他學科重復的教學內容。對其他學科已經介紹的病理學特點、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治療方法等內容不重復講授[2]。各相關學科器官系統教學小組一起研究協商,決定各教研組所承擔的教學內容和學時。同時認真抓好制訂課程標準、教案、課堂講授、考核等各個環節,根據制訂的課程標準,提出每一次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及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2. 優化了教學內容。對I臨床工作中已經摒棄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和技術不作介紹或簡單帶過,重點介紹目前臨床應用的設備、技術、方法和科研新動向。當今影像學檢查設備和檢查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已經將影像學帶進了一個新的時代。課堂中應多介紹新技術、新方法,開闊視野,增加角度[3]。對每個系統的普通放射檢查、CT、MRI、超聲等檢查方法及診斷方法進行集中講授,并進行橫向比較,介紹影像檢查方法的綜合應用和不同檢查技術的優勢。
3. 教學相長,充分發揮了主講教員的專業特長。以器官系統為基礎的主講教員負責制,有利于主講教員全面掌握所側重系統疾病的影像學表現和鑒別診斷,緊跟學科發展前沿,有助于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認識,不但對教學質量提高有幫助,而且對科研工作的開展也有很大的益處[4]。
三、建議
1. 積極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運用多媒體課件作為《影像診斷學》實驗課的教學手段,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它代替了傳統的《影像診斷學》實驗教學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強學生實踐的自主性,有利于新知識、新技術的傳授[5-6]。
2. 注意培養學生的基本臨床技能。見習過程中讓學生熟悉機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項,了解各種檢查方法的優勢及主要適用范圍。讓學生親身經歷檢查的完整過程,增加其感性認識。通過小組讀片練習、影像診斷報告書寫及小規模病例討論等方法使學生掌握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增加對理論的認識。
3. 注重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學習及科研思想的培養。影像學檢查設備更新速度快,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涌現,在疾病的診療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7]。我們應該定期地給學生開講座,使之了解不同器官系統影像學發展的前沿,鼓勵學生努力提高英語水平,閱讀英文文獻,查閱資料,并引導學生寫小型論文,培養其科研思維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戚躍勇,孫清榮,王文獻,等.器官系統教學中的影像診斷學教學[J]. 中華醫藥薈萃,2002(3):63.
[2]劉玉清.21世紀醫學影像學的展望——我國的現狀和發展對策[J]. 中華醫學雜志,2001,81(7):385-386.
[3]高加蓉,徐劍鋮,王衛東,等.臨床醫學專業(本科)臨床綜合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2):54-55.
[4]樊躍強,翟新貴.“形散而神不散”在醫學影像物理學教學中的意義[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0,24(1):97-99.
[5]李一榮,彭義香,潘世秀,等.以器官系統為基礎整合實驗診斷學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4):629-630.
[6]戴文海,徐軍紅.多媒體課件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 華夏醫學,2006,19(4):361.
[7]馬丁,錢坤,陳紅,等.應用OSCE初步評價以器官系統為基礎的醫學課程整合教學[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