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生的學習興趣表面上看是一個非智力因素問題,但在深層次上卻影響著中職生智力水平的發展。將中職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綜合考慮,努力提高中職生的學習興趣,對中職生的充分發展有重要促進意義。在中職教學中,針對中職生心理特征并結合項目教學法,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策略,培養中職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職生 " " 如何培養 " " 學習興趣
1 靈活使用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 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這里的“項目”是指以生產或完成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項目教學法是以解決一個較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具有行動導向與任務驅動的典型特征。學生在項目活動中有獨立進行計劃工作的機會,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項目活動的設計要有趣味性,要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還要具有一定的難度,要培養學生運用新知識、新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項目活動的最后,師生要共同評價此次項目工作成果并總結。項目教學法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引導下,通過選擇適應于教學與學習且又與企業生產和技術實際緊密結合的實訓項目來創設學習工作任務,通過項目實施的方式來開展學習。項目活動內容要適應中職生個性特點,充分調動中職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完成實訓項目來達成綜合職業素質的建構,是目前較先進的職教教學方法。
2 根據中職生個性特點有側重地培養學習興趣
2.1 多數中職生處于青春期,好奇心強
在教學時應創設新穎、有趣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之后,再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聯系工作實際,將中職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吸引,使其轉化成對專業知識學習的動力,提高教學效果。
2.2 中職生好勝心強
教學中盡量為他們創設“成功”的情境,讓中職生從成功中獲得喜悅和快樂,以此激發他們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生如果在學習中獲得了成功,自然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這種情緒反復發生,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將被動的學習轉化為主動的自主學習,學習效果自然提高。另外,為了檢測學習效果也要適當開展專業技能競賽,一方面通過比賽(設立獎勵)來強化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競賽,中職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得到強化。所以可以經常采取競賽的形式來組織教學。
2.3 中職生處于好玩好動的年齡段
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或實驗氛圍,結合實用、有趣的操作任務,也可以有效激發中職生的學習興趣。中職生正處于貪玩好動的年齡階段,而且往往缺少自制力,不知節制,所以他們的這一特點被看作是一種缺點。如果我們加以引導,中職生好玩好動的心理也是一種能促進學習的積極心態,主要看教師如何引導。通過學生的玩心調動學生的學習行為,也是可以提高中職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如,在實驗課程教學中,設計一些與“玩心”相適應的項目及工作任務,即使是表現差的學生此時的狀態也會明顯改善,達到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
3 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策略來培養中職生的學習興趣
3.1 教學手段直觀且形象
直觀形象的教學更符合中職生的思維特點,能解決學生理解能力差與教學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學生沿著實物─表象─抽象的順序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中職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愛你所教的課程,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3.2 精心設計
教師需要具備發現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發掘學生思維活動的動向并加以引導的能力,充分運用疑問為發展智力服務。設疑,是有意識地將問題設在中職生學習新、舊知識的矛盾沖突之中,使中職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從而達到誘發其學習興趣的目的。設懸,使中職生對某種知識產生一種急于了解的心理,激起學習的欲望。就是對中職生好奇心的引導,他們常對新穎的事物感興趣,對變化的事物感興趣,對相互矛盾的事物感興趣,對笑話、幽默故事感興趣,對美的事物感興趣,對實驗操作感興趣,對競賽和游戲等感興趣。
3.4 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做一做,才會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利用這個特點,可以引導中職生主動操作,使抽象的專業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快。同時在教學中,還要提倡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小組交流、合作中達到共同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教師再加以點撥和鼓勵,使中職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萌發創新意識,較好地體現了以生為本、實踐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使中職生在嘗到學習樂趣的同時,又激發了求知的欲望。
【參考文獻】
[1]張學眾.大學生學習倦怠心理探析 [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7(12):34- 34 .
[2]楊麗嫻, 連榕. 學習倦怠的研究現狀及展望 [J].集美大學學報, 2005 , 6( 2): 54- 57.
[3]鄭清平.中職生厭學心理探源及對策 [J]. 職業技術,2007(2): 53- 54.
[4]連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關系與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 2005,37(5): 632-636.
[5]張瑩, 甘怡群, 張軼文. MBI- 學生版的信效度檢驗及影響倦怠的學業特征[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5,3(14):383-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