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方法是中學籃球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在實際的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籃球課堂上會產生一些問題,本文就在教學實踐中對籃球課堂的教學方法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以助于中學體育籃球的教學。
【關鍵詞】中學籃球教學 " "教學方法 " "改革 " "運球
一、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身心特點
籃球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塑造身體素質,在比賽中培養學生間的感情和集體意識,也能夠在自身成功的傳球、助攻、進球過程中培養學生對自身能力的認同感和信心,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養成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習慣。籃球課堂上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身心特點,釀造一種公平、公正的學習環境,對于身體素質好、表現好的學生,應該適度壓制其驕傲自滿的情緒以及自我表現欲望,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應該給予積極的指導和鼓勵。
二、培養學生對籃球的熱愛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比賽法在籃球模塊教學中的應用。單調枯燥的單項技能的反復練習,往往會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適當的穿插一些比賽,在比賽中產生一些對抗性的動作,相互爭搶,進去后再接再厲,失球后重整旗鼓,相互不服輸,可以激發學生的斗志,形成一種斗志昂揚的氛圍,使每個學生處于運動興奮的狀態。有效地活躍氣氛,對鞏固學生的籃球技能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有很大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對培養學生團體合作的優良品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學生個體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教師在籃球模塊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先對學生整體進行一個初步的技能水平測試,如三步上籃、原地投籃、運球、傳球等內容,根據學生的表現將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組成3組,針對三個等級的學生分別給予不同的教學方式和目標,上等生的選擇標準是具有良好的籃球技術基礎,樂于籃球運動,這組學生的教學進度可以適當加快,教學目標設定也高,以充分發掘這部分學生的潛質;中等生的選取標準是,籃球基礎相對較弱,但是身體素質較好,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有發展潛質,在教學進度安排和技術要求上可以適當降低,處于中等水平;下等生則在籃球技術基礎和身體素質方面都較弱,對這部分學生就要從最基礎的部分著手練習,對其教學目標應適度降低,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耐心,循序漸進,鼓勵他們通過努力的練習,完成每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并激勵他們積極地參加比賽,把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
四、加強學生對運球基本動作的訓練
運球技術的關鍵在于控制支配球的能力,腳步動作的熟練程度和手、腳、身體三者的緊密配合。因此,在充分剖析技術環節的基礎上,從運球技術的關鍵點出發,遵循籃球技術學習的原則,將該訓練分為由易入難,相互銜接的三類,每類練習中以兩種手段為例介紹。加強學生對運球基本動作的訓練,有助于學生提升籃球技術。
1. 運球基本技術練習
(1)變速運球
方法:在運球過程中急停急起。以右手運球技術為例,練習者按中等速度練習。球控制在右側腳的側方或側前方,加速出右腳并向前推送球; 球從地面彈起瞬間,跨出左側腳,探壓左側肩以身體保護球。
要求:開始先徒手練習加速跑 3 ~5 步后減速,再加速 3 ~5 步的變速跑;重心轉移要快,按拍球部位要準確,手、腳、身體協調一致;球從地面彈起瞬間,跨出左側腳,探壓左側肩動作,三者同時進行;左右手反復進行變速運球技術練習。
(2)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方法:在運球過程中突然向左或向右改變運球方向。以右手運球為例,變向前將球按送至右腳的側前方,上體迅速前壓,待球彈起后右手按拍球右的后上方,使球推向左側前方,球起右腳跨向左前方,繼而左手主動迎從地面彈起的球,并拍球的后上方,左腳同時跨出。
要求:在全場進行練習,根據自身能力調節速度快慢;基礎動作掌握后,設置固定的障礙物,進行障礙物通過變向運球練習;動作熟練掌握后,兩人一組,相距 5 ~8 米面對面站立,各運一球( 同用左〈右〉手運球) ,兩人相遇時改變方向運球;變向時重心要降低,轉體探肩時蹬跨要突然,換手變向后加速要快;左右手反復進行變向換手運球技術練習。
2. 運球組合技術練習
方法:以右手運球為例,面對防守者緊逼防守,練習者用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將球推向左側,假裝試圖從對手右側突破; 防守者如移動不及時則直接突破,防守者如移動堵截則迅速重心前移,以左手按拍球的左后方,手掌外側發力將球從背后拍至右側前方,換右手運球從對手左側突破。
要求:變向推球時,要靠近自己的身體,兩個動作快速銜接;體前變向運球后,身體探壓,重心適當前移,以便自己背后運球的保護,減小突破間距,贏得主動;體前換手變向雖為假動作,但意圖要逼真,且幅度不宜過大,與下一個動作之間的銜接要流暢;動作要有蒙蔽性,協調連貫,突破要堅決果斷。
3. 運球對抗性練習
(1)一對一對抗
方法:兩人一組,一攻一防。從端線處起動,在▲防守下做全場多種變向組合技術的綜合練習。
要求:進攻方要靈活運用多種變向動作,注意最后突破防守后,要緊貼對手上籃,避免被蓋帽;防守方要根據進攻者的移動及時通過腳步移動,調整位置防守;攻守雙方每輪后可相互交替。
(2)多人互搶
方法:在 3 秒區內,多名隊員一邊運球,一邊互搶。
要求:重心要低,控制保護好球,防止不被搶斷;通過各種變向擺脫他人搶斷,同時,攻擊對方;互搶區域可由小至大,人數由少至多,鼓勵通過變向運球技術擺脫搶斷。
【參考文獻】
[1]李吉慧.現代體育科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J].學術論壇,2011(7).
[2]吳忠義.中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反思與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