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綱要》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園地處“嘉澤”——中國第八屆花卉博覽會的舉辦地,一個可以深呼吸的地方,我園的孩子每天都能沐浴在具有“生態化”氣息的環境中,周邊的大自然中有著取之不盡的材料,這為開發利用本土化資源,確實有效地開展好區域活動創設了獨特的條件。那作為小班幼兒教師的我們,該如何利用好這一有效資源去創設區域活動呢?本文根據我的教學實際,從因地制宜,創設小班區域活動的特色;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區域活動,促進小班幼兒能力的發展;走進大自然,把區域活動開設到大自然中去;利用家長資源,豐富本土化區域材料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本土化 " " 小班區域活動 " " 因地制宜 " " 大自然 " " 家長資源
我園地處全國有名的“花木之鄉”——嘉澤,這里東臨西太湖,西近長蕩湖,在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綠色的環境現狀下,我們作為小班幼兒的教師,該如何利用好這一有效資源去創設區域活動呢?經過一年的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因地制宜,創設小班區域活動的特色
1. 突出區域活動的本土性
嘉澤是全國有名的花木之鄉,在嘉澤,到處都是一片繁花似錦,在嘉澤中心幼兒園,也到處都是鳥語花香:美工區的插花、樹葉貼畫;建構區的玫瑰園、觀賞庭院;科學區的水培和土培基地……這些都是孩子們動手操作的好材料。資源豐富,唾手可得的鄉土材料使孩子們更加著迷于每天的區域活動,因為在這里有小班孩子最熟悉的、最親切的本土材料,他們會主動學習、主動探究。
我們在充分考慮本土特色資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創設了具有農村特色的區角活動。比如:每年農歷的三月十八,是嘉澤街上的廟會,幼兒對集市很熟悉,印象也很深。因此,在角色區開設集市,能滿足農村幼兒參與成人交易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2. 突出區域活動的季節性
眾所周知,幼兒每天的活動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能成為他們可利用的資源。隨著四季更換,我們經常有不同的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9月份,毛豆成熟了,我們在生活區投放了毛豆給小班的孩子進行剝豆子活動,還投放各種種子及大小不一的調羹,自制的可樂瓶娃娃,讓幼兒給娃娃喂食物。在美工區我們對狗尾巴草進行染色活動。10月份,秋天來了,各種各樣的果子成熟了,我和孩子、家長們一起收集秋天的水果,制作水果沙拉。
二、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區域活動,促進小班幼兒能力的發展
1. 利用廢舊物品自制活動材料,豐富活動區的內容
《綱要》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實踐證明,小班孩子往往喜歡那些低結構化的、來自生活中的游戲材料。因為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能充分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利用自然物和廢舊物品就成了很好的豐富區域活動材料的形式。如教師和幼兒帶來家中已經枯死的樹枝,我們給它涂上鮮艷的顏色,讓它又重新富有生命力。
2. 充分發揮小班孩子的創造力
豐富的鄉土區域活動蘊藏著許多智慧和活力。在美術區,雖然是小班的孩子,可他們還是會變戲法似的運用樹皮、樹葉等粘貼出優美的圖案;在益智區,小班的孩子還會認真地探索著水果的顏色、形狀,尤其在秋天,有些孩子帶來了家里果園里的橘子、柿子,對于它們的話題就更是豐富多彩了;科學區,孩子們更是潛心鉆研,一個小小的橘子,孩子們會探索出:圓圓的橘子就像中秋節的月亮,可是吃了一瓣橘子以后,“圓圓的月亮”就會有變化了,課外知識豐富的孩子還會說出“月全食”現象,有的孩子也會說出一瓣橘子就是小月亮寶寶,圓圓的橘子是橘子媽媽……幼兒的創造靈感在活動中油然而生,他們似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創造奇跡。
三、走進大自然,把區域活動開設到大自然中去
1. 小班的孩子,只有讓他們動手去操作了,他們才會產生深刻的記憶
在農村自然環境里有許多土,因此我們就經常將幼兒帶到室外,讓他們把土和成泥,用泥做糖葫蘆、湯圓、汽車等;我們也經常在戶外開設運動區,帶幼兒去小樹林玩捉迷藏,去草地上奔跑、打滾,去沙池建筑“花博園”等,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同時也盡情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促進了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2. 合理、巧妙地利用現有空間開展區域活動
小班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對事物的關注力也不是很強,為了方便幼兒觀察和操作,我們將特色花博會自然角擺放在了一樓大廳的四周,將操作性較強的造型區、圖畫區、泥玩區擺放在大廳的中間部分。為避免在活動時聲音的干擾,我們把竹林區和拼貼區設置在二樓的大廳,幼兒在那里可以自由地創作,進行敲、打、撕、粘的探索活動和創造活動。
四、利用家長資源,豐富本土化區域材料
我們不但將活動區開設到大自然中,還把它擴展到家庭中。我班部分孩子是由爺爺奶奶接送的,他們一開始不理解怎么現在的教育還要讓孩子收集廢舊紙盒、瓶瓶罐罐呢?為此,在小班新生的家長會上,我們都會宣傳這些廢舊材料的價值,并以現場操作的方式,直觀地呈現在家長朋友的面前。當家長了解到廢舊材料的好處后,很多家長主動幫助孩子收集材料,并積極出謀劃策,令孩子的活動積極性大大增加。現在當我們需要什么材料的時候,家長們都非常的配合我們的工作。
總之,作為小班的教師應該學會走進幼兒的生活,走進大自然,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家長資源,積極引導幼兒自主地探索區域活動,為農村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使它們成為開展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主旋律,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