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教育在整體的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落實新課程標準,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推動意義。本文針對農村小學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構建高效課堂有效策略進行分析,明確在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 " "新課程標準 " "構建 " "高效課堂
前言
課堂教學是保證教育工作開展的關鍵,在有限的時間內構建高效的課堂,體現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同時對教師的職業素養提出挑戰。對于農村小學教學,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為低下,導致現代先進教學設備在農村教育事業中缺乏應用。在新課程標準的推動下,對農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那如何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保證課堂的高效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一、農村小學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構建高效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觀念落后
由于農村小學的教學條件的限制,導致傳統的教育方式在其中占據主導地位。從教學觀方面看,農村教育對教學觀念存在認識不足問題,導致農村小學在貫徹新課程標準過程中落實方面受到阻礙[1]。同時,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得教學過程因循守舊、缺乏創新,導致小學階段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對營造高效課堂產生一定影響;從教師觀方面看,教師對于新課程標準缺乏深入理解,沒有明確具體內涵,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教師是教學根本,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取得高效率,導致開展高效課堂受到影響,造成學生綜合素質低下。同時,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授課,缺乏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出現授課內容缺乏新意,不能夠滿足高效課堂建設的要求;從學生觀方面看,由于農村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學生對教師本就具有恐懼心理,這樣問題的產生,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缺失。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獨立的人格,在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的約束下,造成學生自主能力丟失,出現嚴重后果,對未來發展不利[2]。
(二)備課工作存在問題
備課工作是保證提升課堂效率的關鍵內容,良好的課堂設置以及教學內容的布置,對于提升課堂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小學教師備課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備課內容照搬抄襲。由于小學教師普遍存在綜合素質較差問題,很多教師在進行備課工作的過程中,通過購買檔案書籍進行課堂內容照搬,將書中的教學內容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但由于這樣的備課過程會導致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安排等方面具有約束性,導致備課內容缺乏新意,學生掌握知識受到影響;第二,農村小學教師大多數是長時間任教,對于備課教案存在反復運用問題,導致新課程標準實施不能夠得以推廣;第三,缺乏集體備課形式。集體備課能夠廣泛交流教師之間的備課心得,保證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課堂效率的提升。但由于農村小學教師缺乏備課交流,使得集體備課形式形同虛設。
(三)教學方式落后
教學方式落后是影響整個小學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由于農村小學接受新教育方法的能力較為低下,導致教學方式維持傳統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農村小學課堂教學方式固守傳統,教師方面缺乏創新,造成新課程標準的發展受到阻礙,高效課堂的建設還需繼續尋找出路[3]。
二、農村小學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構建高效課堂有效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
在農村小學教育方面,教學過程需要按照嚴格的標準進行高效課堂的構建,保證新課程標準在農村小學當中得以良好執行。做好高效課堂建設的同時,轉變教育觀念至關重要,需要在教學觀、教師觀以及學生觀方面進行研究,保證整個教學體系的形成。
1. 從教學觀方面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當中占據主導地位,是教師傳授教學內容,學生接受知識的一種傳遞過程。傳統的教學觀在新課程的推動下得到改革,更加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以及情感之間的溝通,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推動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在教學觀方面具有新的要求,更加重視學生個人的人格發展,將學生與教師放在一個同等位置。因此,在高效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教學觀進行轉變,重視學生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師生共同發展[4]。
2. 從教師觀方面
傳統教學觀念認為,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權威,學生作為服從對象需要按照嚴格的標準執行教師授課要求。在農村小學教育觀念較為落后的情況下,新教學思想不能夠及時得到推廣,出現人格不平等現象,造成教學課堂開展缺乏互動。新課程理念認為,重視教師與學生的人格平等,教師應該作為引導學生的引路者,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應該積極創新課堂授課內容,保證高效課堂的營造,將學生作為授課主體。對于農村的留守兒童,教師應該更加重視關心與愛護,引導其健康成長。
3. 從學生觀方面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下,學生作為個體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師要求進行學習,導致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夠得到體現,出現教學授課缺乏互動的問題。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生是人格獨立的學習個體,在課堂教學當中應該發揮主體作用。教師應該轉變觀念,重視學生個體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保證在活動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如果學生在接受知識過程中出現對課程缺乏理解現象,應該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決。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本就較為發散,在這一階段進行師生互動,能夠取得良好效果,對營造高效課堂具有重要作用[5]。
(二)完善備課工作
備課工作是教師開展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教師進行授課過程中的前提條件。這一過程,不僅是教師提升自身的知識積累和自我提升的過程,對于推動新課程標準在農村小學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1. 創新備課內容
高效課堂需要學生能夠多思考、多參與以及多探究,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創新性思維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提升備課效率,精心地設計教學環節,保證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充實。做到備課內容的創新,促進高效課堂的發展需要通過以下幾點進行完善:第一,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保證備課內容與學生自身發展相一致。由于農村教學過程中受到教育條件的影響,教師應該重視備課目標是否滿足課堂要求,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同時應該重視創新性問題,保證教學流程具有創新性特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滿足高效課堂要求;第二,教師在備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教材內容,設定具體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針對課程中的難點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提升學生參與度;第三,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具備獨特思想,保證備課教案的創新性。不得按照書本教學內容進行照搬,傳統的教學內容不能夠滿足現代新課程標準要求,創新教學內容才能夠實現農村小學高效課堂的開展[6]。
2. 把握教學語言
語言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師生交流平臺的重要內容,是能夠形成良好溝通的工具。教師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語言邏輯能力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的過程中重視肢體動作以及語言表情,保證學生對于授課內容的充分理解。因此,在教師進行備課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在枯燥乏味的內容中加入有趣的環節。通過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實踐,保證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創新教學方法
1. 重視導入教學模式
良好的課堂導入,對于營造高效課堂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效果,提高學生注意力。如在小學語文古詩詞講解的過程中,課程開始前教師將紙板剪成牧童騎牛的圖形,反扣在黑板之上,讓學生猜測課堂中將要講解的內容。這樣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將情感全部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教學內容,在歡快的氛圍當中去獲取知識。良好的教學導入,是教師開展高效課堂的前提[7]。
2. 因材施教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但唯一不變的是要重視學生個人能力,保證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實際知識掌握情況相一致。因此,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個人能力,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式調整教學方法,保證按照學生的具體需求進行授課。例如相同的內容在不同班級的授課,一個班的表現較為活躍、積極參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以及辯論競賽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開展,在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習興趣;另一個班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較為規矩,教學氛圍與環境沉悶,學生對主動參與教學不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導,保證思維得到啟發,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改變教學方式以及重視學生個人發展能力至關重要[8]。
3. 合理設置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需要在課下進行,是教學鞏固的重要內容。農村教學在進行課后作業布置的過程中過于隨意,不能夠起到對課堂教學內容溫習的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應該重視對課后作業的布置工作,在達到溫習目標的同時具有一定創意,保證滿足學生探究課后作業,得到知識的深化理解與探索。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提升,為農村小學新課程標準下高效課堂的開展奠定基礎。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的推動下,農村小學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需要轉變落后的思想觀念,重視新時代教育理念,滿足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完善高效課堂的備課工作,重視創新課程內容,實現課堂教學內容多元化發展。同時,農村小學教師需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保證采取新型的教學方式,實現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化。只有如此,農村小學教育才能夠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農村小學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蔣蓉,李新.農村小學教師素質現狀調查研究——以湖南省為例[J].教育探索,2013,10(02):93-96.
[1]王德學.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才智,2013,11(13):197-198.
[3]蔡京玉.行動研究對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作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徐海燕,武桂香.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上),2014,05(05):74-75.
[5]裴國珍,楊艷麗.如何構建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教育革新,2013,10(08):105-109.
[6]覃渝.“課例研究”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影響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
[7]劉宗寶.新課程標準下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 中國教育學刊,2010,11(09):85-87.
[8]盛禮萍.農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有效策略初探[J].教學與管理,2010,11(3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