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政治頭腦,但特關心政治;沒有很多錢,但自覺很富有;不藝術,但愛藝術;不浪漫但心懷浪漫;智商不高,但崇尚科學的處女座肖豬者;不好圍觀,但自許精分(就是精神分裂),“學什么不如學好” 。
——摘自王學兵的APP《學好無聊》
王學兵不是典型的處女座,看不出來有潔癖、糾結、神經質,雖然有些許小小的自戀卻也在蠻合理合情的范疇內。總之,是挺自然的小生兼老生一枚。率真,并且灑脫。
從修正主義到堅守自我
關于王學兵成長的介紹有很多,不過度娘給出的最顯眼最具有學理色彩的,乃是關于他得益于父母“修正主義”教育方式的成長經歷。當初的“修正主義”教育模式究竟起到了怎樣的顯著效果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如今的王學兵確實并沒有太多年少時受到過分束縛的痕跡,一如他不設防的個性一般,自然而澄澈。
用“澄澈”這個詞形容一個已然步入而立的男人,似乎有些不太適宜,但是聚光燈下的各種“星”們,也不過是蕓蕓眾生中具有凡人特質的普遍存在,他們的光鮮背后亦有太多不為人知的心酸、迷惘乃至滄桑與坎坷,所謂完美的外表下,有多少人能夠值得并經得起推敲呢?能夠澄澈,并堅守自然,已然是最大的褒獎。正如王學兵所言:“我其實是老生的型,但是我有一顆小生的心。”
王學兵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許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被封為中國偶像劇開山鼻祖之作的《將愛情進行到底》成就了“王學兵們”。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誰又能否認:恰是彼時的那群懵懂年輕人,以無知無畏和滿腔熱忱成就了這部在中國電視劇史上足以被記錄在冊的、與愛有關的作品呢?
王學兵的成就,是堅持來的。
同無數混跡于演藝行業的人一樣,王學兵的低潮期并不短暫。一朝成名與久煉成金的最大區別在于:前者容易在蜂擁而至的浮華面前迷失并坍塌于無形,而后者卻已然能夠泰若處置并坦然面對。一如我苛刻地追問王學兵:“如今中國新時代偶像劇催生的第一批‘小生’,都在‘小生’的魔咒下困頓著,直接導致許多人爆紅之后的作品成績一直平平,你自己呢?”他淺笑著回應:“每個人都是有局限性的,這些局限有的是機會造成的,有的是個性造成的。一個人不可能總是有讓別人滿意的作品,就先讓自己滿意吧!”
不惱不怒,我就是我,是這個有著漂亮眼睛與柔和唇線的男人最可愛的地方。
不再是提線木偶
聊天中談到成長,王學兵開玩笑說:“除了個子沒長,其他都長了,年齡啊,閱歷啊,都長了!”他坦言,這些年來收獲最多的是工作上的快樂。
但我們知道,他收獲的,遠不只快樂這么簡單。
演藝圈有其特定的規則,所有初到者的起跑線都是一致的:你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而必須在迎合這個圈子規矩的前提下,展現并實現自我。一如王學兵最初以乖乖的偶像小生起步,隨后因《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讓愛做主》成為“婚姻專業戶”,之后又因《絕對控制》跨入“警察專業戶”的光榮行列。
這就是這個圈子的規則,你紅了,所以你被貼上了標簽,你不再是你,你必須遵循一定之規。
不過,好在多年磨礪并沒有將王學兵的個性打磨得過分圓滑,我想“修正主義”模式為其帶來的最大益處就是讓其永遠不肯放棄自我。有些男人就是這樣的:曾經青春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時期沒能充分施展個性與理想,在一切水到渠成、東風具備時,他們往往會加倍努力地實現年少時的沖動。
王學兵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王學兵有一間屬于自己的工作室——“學好無聊”。這里被他自己稱之為“專門為我的‘不務正業’服務”的地方。他說,想要不務正業地籌備屬于自己的電影、做MV、唱歌,并著力希望“挑戰一些以前沒演過的角色”。王學兵透露,在2014年即將上映的五部電影中,他飾演了五種截然不同的角色類型,而在廣泛吸引輿論眼球的《北京愛情故事》電影版中,王學兵更是玩票“極品渣男”,再度沖擊愛情帶來的心跳與刺激。往日他塑造的那些角色多數帶有“高大上”的標簽,《將愛情進行到底》中內斂、靦腆的樂言,《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善良、誠懇的安家睦,《關云長》中超然、灑脫的書生王植,《聽風者》中不動聲色、神秘睿智的郭興中……像電影版《北京愛情故事》中這樣身為“三賤客”首領的角色,跟他儒雅書生的氣派、一貫嚴肅正經的表情完全不相符,如此挑戰想象力,更讓人對電影的上映充滿期待。被追問“演這樣一個極品渣男會不會覺得對自己的形象有影響”時,王學兵稱:“當然不會了,演這種角色才好玩,一個好的演員是來服務角色的,角色只有適不適合,沒有好壞之分。”的確,他很少演繹重復的角色,不喜歡被標簽束縛,也不介意角色對自身形象的負面影響。大部分情況下,角色在王學兵眼中,就是他要挑戰的工作。
當年那個戴著金絲邊眼鏡的乖乖男孩“樂言”,在演藝這個圈里顯然并不是個循規蹈矩的提線木偶。他自在、追夢,敢于并樂于嘗試,這樣的男人,有故事,夠豐滿。
關于處女座
2014伊始,處女座平白挨了很多黑槍。幸或不幸,王學兵是處女座——他終究、畢竟還是個處女座。
在某些方面,王學兵挺中庸,很隨和,很好說話。比如我不客氣地抱怨:“中國半數以上的電視劇拍出來就被束之高閣,連播出的機會都沒有,簡直是浪費了投資方的金錢和制作團隊的精力,同歐美電視劇制作水平相比,實在是相去甚遠。”此時,王學兵則會很好脾氣地打圓場:“大部分老百姓還是愛看國產劇的吧,接地氣兒嘛。美劇的好是我們學不來的,我們要發現自己的好。”
再比如,你問王學兵:圈里有人說你“大男人”,你自己怎么看?
他會夸張地打諢道:“他們胡說!”然后又會文藝范兒十足地引用自己APP里的個性宣言:“我沒有政治頭腦,但特關心政治;沒有很多錢,但自覺很富有;不藝術,但愛藝術;不浪漫但心懷浪漫;智商不高,但崇尚科學的處女座肖豬者;不好圍觀,但自許精分(就是精神分裂),‘學什么不如學好’!”這也是懷著好奇和探索精神的處女座王學兵的小小“心機”,除了大家不熟知的搖滾這一愛好,他對電子產品的迷戀也不僅僅止步在葉公好龍這一段位。其實,他個人的時間大部分真的花在了“不務正業”上,跟黃少峰成立新組合、熱愛攝影和剪輯、上線自己的綜合性分享類APP“學好無聊”,一副把興趣做成專業的架勢。在過去的兩三年中,他把所有的剪接軟件都摸索清楚,完全可以靠自己剪片子,甚至偶爾還能處理個特效。應酬不多的他,更在意埋頭鉆研個人愛好帶給自己的那份自在。就像他的個人工作室的名字——“學好無聊”,王學兵認為:“人一定要有一點業余愛好,不然會越來越傻、越來越笨。”這個長相正派、私下卻愛“胡鬧、惡搞”的老男孩說:“無聊沒什么不好,挺深刻的。我們大多數時候忙的是無聊的事,閑時更加無聊。這是生活常態,無聊的狀態比較真實。”
不過,不要以為王學兵是爛好人,身為處女座的人,定然有你所不能觸犯的底線。當我問:“你怎樣看待藝人個人隱私與大眾輿論刨根究底之間的關系?”他不無嚴肅地告知:“大家的好奇心和關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是那么確定的事的時候還是需要互相理解。”
眼前這個男人,厚道、簡單、有想法、有脾氣;跟著感覺走,喜歡什么,什么便是“好”;他的角色是百變的,他的原則是堅持自我,一切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