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華,北京北廣傳媒影視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制作總監、制片人。從事影視制片人、監制、文學策劃、創作和藝術管理工作10多年。
他作為制片人和監制的作品有《風車》《霧柳鎮》《老師錯了》《東京生死戀》《五湖四海》《買房夫妻》《姥爺的抗戰》《山里爺們山里漢》《女漢子》等,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好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
有人曾說,電視劇是個以人為主的行業,找到了合適的人,事情就成了一大半。盡管不像演員和導演那樣常常面對鎂光燈、走紅地毯,但身居幕后的制片人,逐漸成為最關鍵的實權人物,掌控電視劇這一龐大系統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在影視的江湖里,他們已經或即將成為真正的主角。
正在進行年代劇《女漢子》(原名《羅龍鎮女人》)后期制作的金牌制片人劉國華,就是這管控龐大影視系統的“總工程師”之一。青壯年時代就在影視制作領域有了不俗建樹和輝煌戰績的他,依舊保持著從一而終的謙遜、嚴謹接受我們的采訪。在眾星捧月的明星或導演背后,讓我們深入這個制片人的內心,探尋并不被多數人所知的“主角”的光芒。
QA
Q=《愛尚生活》 A=劉國華
Q:先簡單談談你的個人經歷吧,你是如何當上影視劇制片人的?
A:說起工作經歷,不算復雜,從基礎工作做起,逐步做到了制片人。1998年大學畢業進京就職于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后,即作為副導演參與拍攝了電視劇《北京女人》,先后在十余部電視劇中的多個基礎崗位上得到了學習和鍛煉,擔任過文學編輯、策劃、責任制片、監制等職務。2004年開始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執行制片人、制片人。2007年調到了現職北京廣播電視臺直屬企業的北京北廣傳媒影視有限公司任職總經理助理、制作總監、制片人至今。
Q:你擔任監制、制片人、執行制片人的電視劇已經達到20余部了,其中多部劇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駿馬獎”。迄今為止,你個人最喜歡的是哪部劇?原因是?
A:每一部付出汗水和努力的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因緣不一樣,每一部取得的結果也未盡相同。也許最滿意的作品永遠是下一部。相對來說,電視劇《風車》可能偏好一些。喜歡《風車》的故事,這是源動力。組織了最合適的主創團隊,請到了最合適的演員;群策群力艱苦努力付出后,能原汁原味地再現老北京大雜院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播出后獲得了廣泛的贊譽。這是一部具備很高藝術水準的電視劇,我作為制片人也很慶幸能組織完成好這部戲的拍攝。這部戲在2012年被評為“北京電視劇三十年三十五部代表作品之一”載入了史冊。我本人也因為這部戲和電視劇《五湖四海》兩部作品,被評為全國第九屆“十佳”電視劇制片人的稱號。
Q:眾所周知,制片人是一部劇幕后的核心,要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人選等等。你覺得自己擔任制片人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A:每一部電視劇或電影實際上都是一個文化工程項目,制片人“扮演”著項目經理人的角色。說到項目,會談到投入和產出比,以及各種性價比和利潤率。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克服各種困難,完成計劃中各種“理想”的性價比,如何拍攝好每一部戲。這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也許每一個影視行業的從業者甚至是普通觀眾都會談得頭頭是道。落到實處,在實際的操作中,幾乎都在考驗一個制片人的全面的綜合素質。解決的辦法就是不斷地學習再學習、總結再總結,不斷地努力再努力。
Q:一個優秀的制片人需要強大的綜合素質。你認為自己的哪種特質把你推向了“全國電視十佳制片人”和“首都十佳影視工作者”的寶座?
A:我有幸與一些優秀的人合作,拍攝了一些戲,有幸這些作品播出后反響不錯,更幸運的是個人因此獲得了一些榮譽。這些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和鞭策。前面說到每一部戲都是一個工程項目:當播出時,這個項目也就是其結束之時,然后又重新開始尋找劇本立新的項目。反反復復中就是不斷的歸零狀態,每一部戲都是新的開始。拍攝一部好戲并且要取得良好的收益和影響,是對一個職業制片人基本的要求。我熱愛這個職業,在職業生涯中我有愉悅和快樂,當然也會正確面對隨之而來的困惑和煩惱。適時的冷靜思考提醒著我,做個正直、善良、低調、謙虛、有價值、有原則的人,需要不斷地充電、學習,需要堅韌的意志力去完成所要完成的事。
Q:在影視創作過程中,劇本、導演、演員、現場環境等等經常激化出層出不窮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的方式往往是堅持最初的價值觀。你認為現代影視劇的核心價值是什么?娛樂大眾、解構生活、傳承文化、商業收益或是社會影響?
A:談到影視劇“核心價值觀”,如同談到“我是誰?”、“為什么活著?”這樣的哲學命題。弄懂了“影視劇是什么”,“為什么拍影視劇”,就會知道,娛樂大眾、解構生活、傳承文化、商業收益、社會影響等等都是其核心價值觀的屬性之一。作為職業制片人一定要清楚自己為何而拍,要拍一部什么樣的戲。在劇組中也許每一個參與創作的人都會有自己的價值觀,制片人要做的就是把各種價值觀統一到“核心價值觀”上,并且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
Q:你在微博的個人說明里寫:“止于至善,無心無為;心無外物,知行合一。”這是你的人生信條嗎?你是如何理解并踐行這句話的?
A:這算是對自己的鞭策吧,時刻提醒著自己面對那些紛雜,要有堅守的態度,堅守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現代社會,不僅是制片人,行行業業都不容易,人人都不容易,但是處事做人的原則是相同的。做個善良、有理想、有作為、有操守、堅持原則的人,是能在社會上立足的,是能做成些事、取得些成績的。在我微博和微信上名字的后綴都有“抱一”這兩個字,是道家“抱元守一”的縮寫,百度上有其詳解,對我而言就是對“止于至善,無心無為;心無外物,知行合一”的堅持。
Q:在微博里看到你曬出的和太太、青年雕塑家陳卓的婚禮照片,兩人笑得都很幸福。兩個藝術家的結合在外人看來十分具有浪漫和理想主義色彩。你們在生活中會就彼此的藝術創作交流意見嗎?
A:如果說愛情是男女間最圣潔、浪漫的情感交流的產物,我認為彼此間的藝術創作交流交匯便是愛情的升華。不同的藝術形式和形態,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是可相互貫通、可相映成趣的。我和陳卓從最初的相識到相知、相愛的過程,其實也是彼此藝術創作交流的過程。在她和我最近的作品中,都有我們藝術創作交流后的影子。這種交流的精神融會不僅在外人眼里是這種感受,在我們夫妻心中也是“必需”和浪漫的。
Q:想必你們的生活應該也很“文藝”。比如,閑暇時間一起參與文化藝術活動,或者對家居品質有更高的追求?
A:我和愛人的閑暇時光是有限的、寶貴的。共同的愛好讓我們有機會徜徉于國內外各種藝術形態的場所,好多的劇院、電影院、畫廊、博物館、名勝古跡、文化會所都留下了我們倆的“文藝”身影。熟悉我的人有時會開玩笑說,我現在的衣著打扮已經深深打上了雕塑家陳卓老師的印記。的確,我以前有些古板、不太時尚,而我生活習慣中的嚴謹、認真的做事風格也在悄悄地影響著陳卓。因為她的藝術家職業特質讓她有著感性率真的一面,所以我們家的生活品質不可能不會“提升”,當然這也是玩笑的話。
Q:你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你要經常跟隨劇組出差在外,這意味著你要縮減大部分陪伴妻子和家人的時間。你怎么協調事業和生活上的矛盾?除了事業上的成功,有沒有作為新好丈夫的“心經”與男性讀者分享?
A:“理解萬歲”。職業特點決定了我們的家庭生活會時不時地“分分合合”。我帶組拍戲和她在外地的采風創作、燒瓷塑銅都是我們的職業要求。人在世上總是要做事情的,認真做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質量就看待事的態度和協調的能力了,這一點我們倆是相互支持理解、彼此有默契和犧牲精神的。不敢說自己是新好丈夫,但我認為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就一定有能力處理好家庭生活中的諸類問題。
Q:《女漢子》的成功殺青,有沒有給你帶來新一輪的成就?下一部劇計劃拍什么?或者說,未來有沒有進軍電影或者綜藝節目圈的打算?
A:善始善終,正在認真做《女漢子》后期,已進入播出倒計時,期待觀眾的檢驗。今年3月,新戲《二哥二嫂》將如期開拍,又是一個重新開始。影視不分家,我相信電影創作會有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