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圖集是科學性、實用性與藝術相結合的成果,圖集的設計是地圖編制過程中的重要部分,是整個地圖集制作的依據。該文講述《遼寧沿海經濟帶國土規劃圖集》的設計,利用專門的符號和特殊的表示方法,來反映現象的靜態狀況和動態發展及現象的定性與定量特征。
關鍵詞:圖集 設計 特點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c)-0095-01
2009年7月,國務院批準了《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2008-2020年)》,將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了進一步落實這一規劃,探索科學利用國土空間的有效途徑,提供科學高效的國土空間保障,實現與我省“一區一帶”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更好地對接,為了更加形象生動的體現規劃的主旨,特精心編制了《遼寧沿海經濟帶國土規劃圖集》。以下《圖集》為《遼寧沿海經濟帶國土規劃圖集》簡稱。
地理概況:遼寧沿海經濟帶由遼寧省的葫蘆島市、錦州市、盤錦市、營口市、大連市、丹東市6個地級市組成,位于東北亞地區核心地帶和我國沿海城鎮帶北端。
1 《圖集》主要技術指標和規格
1.1 圖集規格
本圖集為標準8開本,成品尺寸42.0×28.5(cm),內文彩頁用
128克進口啞光銅版紙,鎖線精裝,封面為3 mm厚的進口工業紙板制作而成。
1.2 數學基礎
由于遼寧地處中緯度地區,緯度范圍跨度較大,比例尺為1∶150萬,所以采用雙標準緯線正軸等角割圓錐投影,主要參數為:中央經線122°30′,雙標準緯線分別為北緯40°和北緯42°,保證地圖變形最小,清楚明了。
1.3 資料的使用
《圖集》的資料均采用權威部門資料,收集并整理好本項目所涉及的數據,參考民政部門界線、居民地名稱或駐地變更情況、交通部門路網信息以及水利部門的水利信息等。
專題資料—由國土部門提供,專題要素經過編輯人員反復調研,核查,五易其稿才得以完成。
補充資料:— 說明圖表30多個,約4000文字說明,均采用權威部門的統計資料。
采用標準,
GB/T19996-2005公開版地圖質量評定標準。
GB/T19996-2005公開版地圖質量評定標注。
GB/T17941.1-2000數字測繪產品質量要求。
GB/T18316-2001數字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和質量評定。
2 《圖集》結構
《圖集》分現狀圖7幅、規劃圖15幅、分析圖22幅三部分組成,計44個頁碼。
3 《圖集》的編制特點
《圖集》利用專業的制圖軟件,采用先進的數字制圖技術、地圖數據庫技術、數字地貌暈渲技術、CTP直接制版技術,實現了數字
地圖、數字制版及自動化裝訂生產流程。
《圖集》以地圖為基礎,結合大量專題要素信息,調查所獲大量資料進行科學分類、歸納及統計,將地圖、圖表、文字說明、彩色圖片等融為一體,以主題突出、色彩和諧,文字精練,圖片精美,全書和諧統一為原則,為遼寧沿海經濟帶內的城鄉建設、區域發展、能源資源利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海洋開發、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專業規劃提供規劃依據和目標。
《圖集》專業要素設計:采用科學的制圖表現方法,如:定位符號法、線狀符號法、范圍法、質底圖、定位圖表法、運動線法、分級統計圖法、分區統計圖表法等約10種制圖方法。使專業要素內容以制圖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重點突出,簡明扼要。
4 結語
《圖集》邏輯編排合理,內容協調統一,運用直觀的地圖語言,形象的圖表設計、精美的彩色圖片,生動的語言文字全面展示了遼寧沿海經濟帶豐富地理信息和社會經濟信息,全面體現了“海陸互動與和諧發展”的規劃主題。在十八大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戰略指導下,遼寧沿海經濟帶國土規劃將會更加完善,各類用地需求將得到有效保障,國土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為各級政府宏觀決策、規劃布局、經濟建設、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與人文資源、環境保護、投資開發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為各界人士了解遼寧沿海經濟帶情況增添了嶄新的窗口。
參考文獻
[1]蔡孟裔.新編地圖學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測繪綜合能力[M].測繪出版社,2012.
[3]黃仁濤,專題地圖制作[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