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和寫聯系緊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必然以閱讀為前提。要消除學生寫作的畏懼心理,提高其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不妨引導學生多角度閱讀:品讀觀察生活、研讀經典范文、評閱同學寫作、析閱教師批語和下水文等。
關鍵詞:多角度閱讀 畏懼心理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c)-0199-01
寫作能力是一種重要的崗位任職能力,學生都很想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但他們往往期望有捷徑或速成技巧,而拒絕能力提高過程中的復雜和艱苦,因此,學生往往視寫作為畏途。要讓寫作不再可怕,有必要讓學生多角度閱讀,以讀促寫。
1 品讀觀察生活,積累寫作內容
文章反映客觀現實,文章寫作是在體驗和感受生活的基礎上對生活進行創造和審美。但學生往往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生活中各種現象、事物,以至于他們常常提筆無言,覺得“沒什么可寫的”,或者寫得大而空。
要讓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寫作教學必須回歸生活,引導學生品讀觀察生活,把握時代新風貌,感受人生百態,及時捕捉住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有意識地豐富見聞,發現積累寫作內容。“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停。”(葉圣陶)
在觀察的同時應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僅是只言片語也無妨,寫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隨時記下個人的想法,形成生活積淀。生活豐富了,有了積累,才能有感而發寫出文章,甚至寫出具有思想的深度和廣度的好文章,或者是寫出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文章。
2 研讀經典范文,增長寫作見識
廣泛、反復研讀經典范文是間接生活的積累,也是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積累寫作材料、學習寫作技巧的途徑。閱讀時,學生可自由摘錄自己最喜歡的最想記住的信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材料。同時,相比于純理論地學習寫作技巧,研讀經典范文會使學生更實在有效地注意主題確立,材料選用,語言錘煉、結構安排等問題,從而能更清晰地明白如何才能做到中心突出、材料充實、層次清晰、語言恰當等。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模仿寫作,練習運用所學技巧,寫出來的文章能有較明顯的進步。
再則,不少學生文體意識缺乏,寫作時經常出現文體錯位的現象,個別學生甚至不知議論文等為何物。而優秀的寫作者,總是具有敏銳的文體判斷,能夠選擇正確的文體進行寫作,從而做到選用恰當的技巧表達思想情感。所以,研讀經典范文時,時還必須加強對文體特點的分析綜合,以培養、增強學生的文體意識。
3 評閱同學作文,在比較中取長補短
每次學生寫完一篇作文后,教師將學生分組,交換評改作文,找出優點和缺點。因為學生都對同一寫作題目進行了構思且寫成了文章,他們評閱文章的同時,不自覺地會把自己的作文與同學的作文相比較,通過比較,學生開闊了思路,悟出了他人寫作技巧,更清楚地看出自己的優缺點。作家高水平的寫作技巧不怎么容易學,而同學的優點相對而言更適合學生學習。況且優點是學生自己找出來的,學生對其認識更深,有利于他們或無意或有意地借鑒運用。找出的缺點,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缺點,又有助于提醒學生避免重犯。
另外,學生中可能有一些人經常動筆寫文章,甚至還可能發表了一些作品,可以讓這些學生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談談寫作經驗。寫作能力的提高,學習名家固然重要,但學生可能會認為名家的經驗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因為和身邊同學的生活環境、寫作環境近似,身邊同學的經驗更貼近學生實際,學生學習、借鑒相對更容易一些。
4 析讀批語和下水文,促進寫作思考和積極性
每次作文后,教師都應對學生的文章認真批改,盡量逐個寫出具有針對性的批語,同時盡量發現學生的寫作優點,多作鼓勵。如果只是寫上一個“閱”字就還給學生,勢必影響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作家沈從文在教寫作時,其對學生習作所寫的評語往往比學生習作還長。教師還應對學生整體寫作情況作講評。在講評前,教師最好制作多媒體課件或印發小冊子,其內容是批改時收集的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問題。講評時,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問題,并將其分門別類作討論分析,共同找出解決的辦法。這樣,作文講評促進了學生積極思考,對提高其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不無裨益。
教師不能只是寫作練習的設計者,還應是練習者,寫好“下水”文,具有相關的寫作實踐,指導學生才更有實效。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就提出了“下水”一說。他指出:“語文教師教學生作文,要是自己經常動筆,或者作跟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沈從文先生在寫作教學中,就常常以自己的文章作為范例,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而且,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閱讀教師的“下水”文,不但能得到切實的技巧指導,還可以得到極大的精神鼓舞,即使是怕寫作、不愿寫作的學生,也會羞于一再逃避而提筆練習。
可以說,每個人都生而有自由表達的欲望,但往往苦于不知表達什么和如何表達。“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葉圣陶),“閱讀與寫作的練習永遠應當結合在一起”(夸美紐斯),所以,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多角度閱讀,在閱讀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和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1]懷特海智慧教育研究中心課題編委會編著.閱讀是最好的教育[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