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是一個有著廣闊土地的國家,水源分布南北不均勻,因此水利建設在我國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而水利建設的質量又決定著水利建設的好壞,該文就地方水利建設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水利建設 質量控制 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c)-0184-02
在我國,水利工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利國利民的事情,從古代的都江堰,到現在的三峽,每一個水利工程都是國家和人民十分重視的工程,而水利工程的質量更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1 水利建設質量管理
水利建設質量管理,將從設計、建設兩個大方面進行描述。
1.1 設計方面的質量控制
在設計方面質量控制首要是可行性報告的質量,對于水利項目,其地址的選用,關系到建設地附近的生態環境,人員的遷徙,特別是地方的水利工程建設,哪里需要什么樣的水利建設,哪里蓄水,哪里排水,水流的走向等等問題都需要仔細的考慮完成,這樣依據可信性報告所形成的水利設施才能有著高質量,高效果。
最重要的是對于產品的詳細設計過程,水利設計的影響廣泛,投資大,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后果嚴重,所以在設計過程的質量一定要得到保障,設計師們需要對于材料性能的選用,機械的性能進行詳細分析,確保水利設施的高質量。
1.2 建設方面的質量管理
有了好的設計,需要再加上優秀的建設才能有著優秀的水利設施。下面就對建設方面的質量管理做一些探討。
萬事以人為本,首先是建設人員的質量管理,人員的質量管理要從多方面進行管理,第一,加強人員的質量意識培訓,在施工人員開始進行施工之前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質量意識培訓,用來向施工人員明確在水利施工的過程中人員的質量要求,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素質。第二,加強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對于水利施工不同專業的人員的能力需求不同在地方水利建設過程中需要積極吸取其他地區水利建設中的問題,加強各專業人員的專業知識,避免重復的犯錯誤。對于技術人員的質量意識要積極培育和提高,當發現有質量問題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對于質量問題進行改正,從而確保每一個分項都是質量合格,沒有質量隱患的工程。
有了優秀的人員,進行輔助施工的機械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好的機械能夠使得制造過程更加便利,施工質量得到保障,配合優秀的機械設備還能夠節約流程時間,提高施工效率。對于機械的管理需要從機械選擇,機械的調配,機械的工況能方面進行管理。在機械施工過程中需要人員與機械合一,一人一機,持證上崗,定期保養。
水利工程中質量控制的重點是對于各項原材料質量的控制,由于水利工程設計的原材料種類多,同種原材料不同規格的需求都有,所以在對原材料的質量管理上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工程材料選用是否合理、產品是否合格、材料質量是否經過檢驗、保管使用是否得當等,都將直接影響建設工程的結構剛度、強度和耐久性,影響工程的使用功能、使用壽命、外表及觀感。水利工程所采用的砂、石、水泥、鋼筋、土、堆石等原材料必須“三證”齊全,并且符合相關標準,對于每一批進場材料都要遵循嚴格的報檢制度,抽樣送檢,經檢驗合格后才允許使用;對關系到結構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關鍵材料,必須采取抽檢和普檢相結合的原則,確保用材質量。
有了人員、機械及原理,下面一個對于質量有影響的是施工的工藝,方案。根據各個地區的不同環境和不同的設計類型,從而需要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從而確保成品的施工質量。對于施工中項目部需要建設專門的質量部門,健全質量保證系統、質量管理制度、質量保證活動,完善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驗和計量技術及手段,在施工前需要組織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進行圖紙會審。熟悉和了解所擔負的工程特點、設計意圖、技術要求、施工工藝和應注意的問題。開工之前必須向施工人員以書面的形式進行技術交底,并簽字確認。對承包單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設計和開工報告進行審查,在施工過程中要對照提出的方案,工藝等文件對其進行監管,從而確保施工過程中的質量要求達到設計要求。
除了以上幾點,還有一個不得不提到經常被人忽視的要素,就是環境的因素。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在施工過程,應根據工程的特點和具體條件,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嚴格控制,不同的環境,對施工的影響也不同。它包括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水文、氣象等工程技術環境,施工現場的施工作業面、勞動設施、光線和通訊條件等作業環境,以及與各方關系等人文環境。因此應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條件,創造和建立良好的施工環境,保護自然環境,以便為實現質量目標提供良好外部條件。尤其是施工現場,應營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產的環境,搞好與參加各方的溝通協作、處理好地方干群關系,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主要不對當地造成永久的污染,這樣才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地方的水利的建設。
工期與質量的管理,在滿足了“人,機,物,法,環”的質量控制后,下一個是工期與質量的管理,工期與質量的管理是相互影響的,高質量的建設有助于節省工期,為了確保工期的順利進行需要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完全,在建設的過程中盡量減少返工情況的出現。
以上是對于地方水利建設的質量管理的一些看法,質量管理是在根本上對于質量的一種管理,很多時候管理沒有問題但是質量問題還是有可能發生,這就需要在建設過程中對于質量的控制。
2 水利建設的質量控制
水利建設的質量控制,主要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種情況。
事前控制,是在質量問題未發生之前,對于可能會發生質量問題的地方進行事前準備,需要先全面正確的分析工程特點、技術關鍵和環境條件等資料,依據工程的特點,明確質量目標、驗收標準、質量控制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技術方案和組織設計;合理的選用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和施工臨時設施等,根據總平面圖和各階段施工平面圖合理布置施工用地表;選用能夠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模具、腳手架等設備;編制工程所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專項技術方案和質量控制方案;編寫氣象、地質等環境不利因素對施工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從而在質量問題發生前先去除其源頭。
事中控制方式是利用反饋信息實施控制的。通過作業核算和現場觀測獲取信息,及時把輸出量與控制目標進行比較分析,做出糾正偏差的控制措施,不斷消除由干擾產生的不良后果,確保計劃目標的實現。事中控制活動是經常性的,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之中。顯然,它的控制重點是當前的生產過程,要把生產活動置于嚴密的控制之中,保證計劃的順利執行。在建造過程中需要做到每項分部分項都在質量體系的監管之下,同時不斷的對于施工狀況進行測量、反饋,確保水利設施建造的精度和質量。
事后控制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當該分部工程已經完成,但是卻未發生質量事故,可以進行事后觀察總結,使得優秀的管理經驗得到推廣,另一種是當發生了質量事故之后的控制,當發生質量事故之后,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控制,當質量事故十分嚴重的時候,需要對暫停施工,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會同技術部門對發生后的質量事故地點進行選擇處理方式,同時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在此培訓交底,從而確保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發生此類事故;對于不太嚴重的質量事故,可以不予以停工整頓,開出質量整改通知,會同技術部門,對于發生質量問題的部位進行處理。
所以從效果來看事前控制是最好的,最簡單,也是經濟效益最好的一種控制,但是事前控制需要從業人員有著豐富的經驗。事中控制是最長用的一種控制,需要質檢人員的全程跟蹤,經濟效果不如事前控制。事后控制是最后不得已的辦法,目的是為了減少質量事故發生后的經濟損失,但是卻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三種質量控制在質量控制體系中都必須存在,并詳細說明。
3 結語
水利工程利國利民,當地政府從決策開始到最后使用都需要全程參與,全程監督,確保水利工程過程中不受到個人的影響,進而影響施工質量的行為發生。每一個地方的水利工程都是當地的重要工程,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道保護墻,所以水利工程建筑的質量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通常水利工程建設涉及面廣,涉及的部門多,給日常的質量管理和控制產生了一定的麻煩。因而水利工程施工的質量比一般工業產品生產的質量管理難度更大,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絲毫不能放松。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把好質量關,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質量。
進入新時代,水利建設越來越繁榮,港口,水電站,堤壩等形式的水利工程越建越多,越建越大,施工越來越復雜,對于質量管理和控制提出了越來越大的難題,需要對于水利工程設施進行嚴格的質量管理,從而為國家人民建設高質量的水利設施。
參考文獻
[1]柳立新,郎言豹.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管理問題研究[J].科技致富導向,2013(35).
[2]劉征.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管理質量控制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26).
[3]董岳明.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管理質量控制研究[J].中華民居,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