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實驗是教學中最常用的直觀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是《教學大綱》中要求的重要內容及高考中考察的重點。化學實驗是將化學知識融合在化學實驗中,使學生在掌握實驗知識的同時,理解其中包含的化學知識。故化學實驗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實驗理解化學和領悟化學。課堂演示實驗,是學生了解化學實驗最直接的一種途徑,不但可以使學生認識實驗的使用價值,還可以培養他們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科學素養。因此化學實驗在化學這一學科中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設計合理的演示實驗。
關鍵詞:演示實驗 設計合理 現象明顯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c)-0205-01
1 演示實驗的作用
高中化學的知識比較多而且有些雜,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去加以總結。對教師的要求是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觀察,發現規律。由于實驗是比較直觀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適用演示實驗,可以很好的輔助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如果所設計的課堂實驗有些技巧和藝術性,它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由于實驗具有直觀性,它可以為學生提供鮮明和生動的畫面,幫助同學們理解和記憶,同時可以培養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演示實驗過程中,會用到很多的化學儀器,例如晶瑩剔透的玻璃器皿(燒杯、量筒等)和鐵架臺等儀器裝置,還有各種藥品。同時還可以觀察到變幻無窮、有趣的實驗現象,這些都對學生的視覺感官產生了極大的刺激,易使學生對實驗產生好奇和向往的感受,從而培養學生對學習化學實驗,以及化學知識的興趣。
2 演示實驗所遵循的原則
2.1 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
每當教師在進行課堂演示實驗時,學生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大多數學生都只是認為是搞得好玩的,湊湊熱鬧,對實驗的目的和要求不清楚,對實驗的現象觀察不仔細,對于實驗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解釋不清,更不用說要求他們用應有的步驟和要求去對待實驗。演示實驗目的是揭示概念、原理、規律,因此,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之前,一定要將實驗的目的以及原理給學生講解清楚,同時還要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思考實驗中可能有哪些注意事項,有什么現象會出現,為什么。這樣一來就會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即將要演示的實驗當中來,學生也會從實驗的結果中來驗證自己答案的準確性,從而加深實驗的影響,使學生便于理解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如:我們在做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時,首先告知學生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并同時思考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開始實驗時,一定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提問:①鈉在水面還是水底,為什么?②鈉是靜止的還是四處游動?表面有什么變化?為什么?③反應后溶液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學生就會結合所觀察的實驗現象去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就會較好的掌握了鈉與水反應的現象,以及鈉的性質。
要想較好的發揮演示實驗的效果,透過實驗現象來說明反應的原理和規律,從而揭示反應的本質,這就要求學生要帶著問題來仔細觀察實驗現象,然后結合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解釋實驗現象,這樣就可以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在演示實驗時,有些操作簡單的實驗也可以讓學生親身去體驗,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2.2 現象便于觀察,操作簡單、安全環保
演示實驗一般在講臺上進行,學生在下面的可見范圍比較小,一般老師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一邊講步驟一邊操作,并且同時提醒學生操作時的一些細節問題,然后讓學生觀察,學生通常更注重現象,而忽略了過程,學生可能記住了現象,并沒有學會操作。因此,在進行演示實驗時,盡可能用較大的實驗儀器,同時有條件的還可以使用投影儀將實驗演示的過程放大給學生看,以增強實驗的可見度、直觀性。如:濃硫酸的脫水性實驗,在燒杯中放入一些蔗糖和少量的水,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濃硫酸用玻璃棒攪拌,將燒杯放在高處,讓前后所有的學生都能看到。教師可以邊操作邊講解實驗注意的問題,邊提醒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同時在操作實驗時要注意節奏,快慢結合,讓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個動作,這樣一來學生較容易理解并記住這個實驗過程。
演示實驗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因此一定要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同時也要遵循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要環保,無污染。否則,不但對師生的健康有損害,還會造成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恐懼心理,從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和信心。如銅與濃硫酸的實驗,實驗中可將銅片換成銅絲,可上下抽動,以便控制反應,同時要及時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以免污染環境。
2.3 操作規范、儀器整潔
在演示實驗中,教師的操作一定要規范,態度一定要嚴謹,要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
儀器及藥品都應該排放整齊,儀器的安裝要從左到右、從下到上;儀器的大小、高低、長短要協調,布局合理;暫不用的儀器、藥品不要擺放到實驗桌上,以免干擾學生的注意力。玻璃器皿的內外壁不能有污痕。要給學生化學實驗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要告訴學生:化學實驗是一項嚴肅、認真、來不得半點“湊合”的工作,這對培養學生整潔習慣和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是有利的。
2.4 體現教師 “主導”和學生 “主體”關系
演示實驗中盡量讓學生參與實驗,這樣才能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關系,才能適應現代教學論強調培養能力的觀點。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應盡量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參與動手操作。如:稱量藥品的質量或者量取溶液的體積,溶解或者稀釋,洗滌等,讓沒上來的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學習,以便自己掌握。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比教師在講臺上演示,學生只觀看效果要好得多。
演示實驗是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效果好的演示實驗能加深學生印象,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內容,因此化學教學的關鍵一環是如何進行課堂演示實驗的教學。加強演示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有力措施,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楊玉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情況調查及策略探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