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蹴鞠圖》中,趙匡胤和老弟趙光義踢球,啦啦隊員是趙普、楚昭輔、黨進、石守信四個娃兒。趙老哥五短身材,頗像肥牛,趙光義精瘦,貌似營養不足。趙老哥頭戴軟巾,穿圓領、窄袖的袍子,束腰,前襟扎起,掖在右胯,下身大褲子,腳穿軟絲鞋,另五個娃戴幞頭,身穿右衽交領袍,其他差不多。
在趙匡胤的帶動下,宋朝足球隊員從此有了隊服。水滸里,端王趙佶踢足球,“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繡龍袍,腰系文武雙穗絳,把繡龍袍前襟拽紥起,揣在絳兒邊,足穿一雙嵌金線飛鳳靴”,多少抄襲了老祖的創意。
貴族子弟的隊服照搬趙祖宗的款式,緊湊鮮明,輕便精神,實用性強。因為四肢解放,頸部自由,便于散熱,不光是踢球,騎馬、射箭都能穿。
宋朝專業球員著裝統一,幞頭不可少,穿錦襖,或紅或青,或黃或藍,褲子肥大,套雙牛皮軟靴(《東京夢華錄》),錦襖、褲、靴搭配簡潔、清爽,同時色彩對比鮮明,視覺沖擊力強。
出身富貴的女性的隊服更酷:戴花冠,盤高髻,類似美洲火雞;穿件褙子,外面罩個前后開衩的裙子,再套上兩只繡花鞋(《足球紋銅鏡》)。平民出身的妹子颯爽英姿五尺槍,不愛紅裝愛武裝,著裝和男足隊員一樣:穿圓領袍子,套條長褲,還挽個發髻(《婦女踢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