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雙語教學在思想品德課的應用主要包含思想品德課雙語教學的理論基礎、模式探討和教學目標等。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雙語教學;應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雙語教學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熱點,而思想品德課與其它學科和課程有著很大的區別,是實施中學德育的重要途徑,旨在促進初中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學會交往,學會做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但其實通過調查發現,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單一、空洞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的一大問題,并沒有使學生真正的做到知識的轉化,即“懂—信—用”。雙語教學在思想品德課上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時效性[1],更能改變現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啞巴模式”。
一、思想品德課雙語教學定義
思想品德課雙語教學,是在思想品德課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根據學生知識儲備的程度,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進行教學的過程。把思品課教學作為一個平臺,依據思品課教學的目標,在完成思品學科教學任務的過程中,穿插英語的學習,提升學生學習外語的能力。思品課雙語教學不是教師單方面的傳授知識,學生生硬的接受,而是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媒介,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形成一種和諧、平等的狀態。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教師充當指導者的角色,讓師生都能愉快地投入到思品課雙語教學活動中來。
二、 思想品德課實施雙語教學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心理學家皮亞杰最早提出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理論指出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選取貼近生活的任務,這樣更加有利于我們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思想品德雙語教學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英語學習中遇到的缺少語言環境、沒有文化背景的實際問題,通過思想品德雙語教學,創設英語學習的真實情景,了解思想品德課的英語文化背景,達到英語學習的目的。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應該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教師起的是引導作用,并不單單只是灌輸者,通過師生之間的探討交流,讓學生學會思考,結合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建構。雙語教學主要是通過學科內容作為一個載體,為學生創造一種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提倡學習的創新,為師生創造真實的英語和漢語的雙語語境,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形成語言思維的習慣,提升他們語言思維的能力。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思品課雙語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說英語的情境,通過對事物已有的認識能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學到本學科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外語的聽說能力。
2、 生活教育論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教育,如果只是在學校這個空間里學習,那么學生學習的東西太少,而且也會與社會脫離,因而要擴大空間,生活會為教育提供更多的素材、方法和環境。不用照本宣科,使思品課換發新的活力,最終實現“教學做”合一的教學論。思品課雙語教學會打破一貫單一的教材教法,摘掉學生眼睛上的“有色眼鏡”,使學生能看到事實,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自由發表看法,同時應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共同合作交流,最終達成學科知識的轉化,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英漢思維能力。
三、 思品課雙語教學模式探討
雙語教學有不同的模式,主要包括三種,沉浸型雙語教學、過渡型雙語教學和保持型雙語教學[5]。目前我國采用的是保持型雙語教學。它是學科教學的延伸,而不是學科英語。運用保持型雙語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思品課的興趣,同時英語單詞量增加了,在沒有考試壓力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成為教學的引路人,師生在課堂上可以同時用母語和英語互動交流,也正是在適合目前我國學生知識儲備的能力范圍內,從初步滲透英語單詞到適當的雙語教學,也間接培養了學習外語的興趣和聽說能力。
受學生英語水平的限制,初中階段數理化本身學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相對思品課源自生活,加之初步滲透簡單的英語單詞到循序漸進的英漢雙語教學,使學生理解、互動交流相對更容易。
四、 思品課雙語教學的教學目標
1、知識
思品課作為中學的一門學科,在前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任何學科都不能替代的,對于所學知識,必須牢記和理解,并在雙語教學中掌握一定量的英語常用單詞[6]。
2、語言
在課堂當中,學生應能夠掌握思品課的準也術語,能夠聽懂教師所講內容并自己嘗試用英語去交流、學習和表達,能夠靈活運用英語去聽說讀寫。
3、思維
在思品課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發現、分析、解決,用英語理解,表達內心感受的德育問題,培養學生的雙語思維能力。
順應國情,追隨經濟發展的腳步,面對我國發展過程中的機遇和挑戰,開展思品課雙語教學很有必要,讓學生擁有較強的雙語思維的能力,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成為我國高層次人才努力。
參考文獻
[1]孫國志.雙語教學: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10.
[2]唐蓉.政治雙語教學初探[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2
[3]王沛,康廷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述評[J].教師教育研究,2004,(05):17-21.
[4]李鏡,龐江夏,基于建構主義的英語課堂教學研究.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5,22(6):85-86.
[5]彭偉強,美國浸入式教學實踐及其啟示.比較教育,2001 年第8期:40-44.
[6]張志富.雙語教學的原則、模式及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