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有著與其他課程無可比擬的優勢,在基礎教育階段成了必修課程。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信息技術課程起步晚、非高考科目、師資隊伍不強等諸多因素的困擾,信息技術課程校本資源嚴重缺乏,成了信息技術教學發展的瓶頸。鑒于此,針對當前信息技術課程校本資源庫存在的問題分析總結,提出將播客引入到信息技術校本資源庫中的建設思路,并對其價值進行闡述,為后期校本資源庫的開發與實踐提供良好決策。
關鍵詞:播客 信息技術課程 校本資源庫
自2000年11月教育部頒發了《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后,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小學逐步開設,現已全面普及。信息技術課程對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發揮著巨大作用,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質量成了中小學階段不可回避的問題。由于信息技術課程屬于新興學科、非高考科目,受教師隊伍不齊全、師生不重視、學生興趣不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資源嚴重匱乏,阻礙了信息技術的日常教學工作,影響著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在各種新興技術發展的今天,將新技術融入到校本課程資源建設中,開發具有實效性的校本資源庫,不僅為教師減輕了工作負擔,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術課程校本資源庫存在的問題
(一)校本資源庫數量極少
筆者就信息技術課程資源庫數量的問題,從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等知名數據庫進行檢索,輸入“信息技術+資源”,有4篇文獻涉及到信息技術與校本資源庫的研究,輸入“信息技術+校本資源”只有1篇文獻與校本資源庫相關聯,可見,信息技術課程資源庫的理論研究寥寥無幾。對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中央電化教育教學資源庫、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中學學科網、中國遠程教育網、金太陽學習資源網等10個較為著名的基礎教育資源網站瀏覽查詢,只有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及中學學科網這兩個網站有相關的信息技術課程資源外,其余網站信息技術課程資源幾乎為零。當前,多數學校購置的校本資源基本從這些品牌網站獲取,這些網站資源學科分布不均,語、數、外學科資源較為豐富,信息技術課程資源寥寥無幾,由于信息技術教師身兼數職,根本無力或無興趣開發信息技術課程資源,因此,信息技術課程資源數量少的現象已成事實。
(二)校本資源質量不高
在查詢中發現,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與中學學科網這兩個網站的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相對較多,這些資源以教案、課件、試題等為主,涉及面窄,主要是一些技能性知識,這與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大相徑庭。信息技術不只是一門工具,亦是一門學科,肩負著學生思想道德意識、信息獲取、信息加工處理與應用、創造性思維等能力的培養任務,因此,資源建設應從信息技術課程理念出發,考慮學生多元能力的培養。
(三)校本資源庫資源實用性不強
在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網中,浙江省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網的資源相對豐富,而在使用中發現,這些資源主要是教學、課件等資源居多,受帳號限制的原因,許多人無法使用。建設的資源與教材不統一,與教學實際脫節,資源形式以文本為主,無法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
二、播客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價值
(一)播客概述
“播客”這個詞源于蘋果公司的iPod和廣播(broadcast)的合成詞。目前,對于播客,尚無統一的定義,通過閱讀大量文獻,綜合前人的觀點,筆者認為播客是繼BLOG之后的另一種網絡傳播方式。它擴大了博客功能,將音頻與視頻文件無障礙在網上傳播,稱之為個人數字廣播。通過Internet這個平臺,任何人只要在播客網站上申請了自己的帳號,都可以將個人制作的音視頻文件,以RSS的格式存儲后發布到服務器上,并能夠通過RSS定制自己需要的節目,使用電腦、PDA、MP3、MP4、手機等終端隨時收聽收看。其英文對應詞是“podcast”或“podcasting”。發文的這一類人或群體也稱為播客,譯為Podcastor。目前,播客取得了較好的發展。
(二)播客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教學應用價值
1.播客具有便捷的信息傳播價值
播客不像廣播,受畫面和時間的限制,用戶只能被動地收聽,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教師將在課堂傳授的知識發布到播客網站上,學生可以用自己的電腦或手機等終端下載,隨時隨地觀看自已想學的內容,并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是課堂中難以達成的。
2.播客具有良好的信息組織價值
信息組織是根據某種需要,將搜集的各種類型的信息進行分析、描述、整理,形成一個便于用戶利用和傳遞的序化集合的過程。當前,網絡的資源雜亂無章,人們要檢索到有用信息,耗時耗力。通過播客建立的資源庫,可以將資源按網絡分類體系進行分類、將主題詞頻排列、建立搜索引索、用RSS訂閱文件、按時間順序排序等方式來組織信息,學生可以通過全文、作者、標題、內容等進行檢索,快速找到自己想到的信息。這種自動的信息組織形式,只有播客優勢較為明顯。
3.播客具有良好的媒體集成價值
“播客”傳播的文件不局限于音頻,它繼承了如BBS,BLOG等的優勢,將文字、聲音、圖片,音頻、視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讓資源形式多樣化。對于信息技術課程,學生本身學習興趣不濃,純文字的信息只會讓他們更加乏味。中小學生對視覺、聽覺較為敏感,他們比較喜歡直觀、生動、形象的媒體,尤其是視頻,以多年的教學經驗得知,學生對視頻教學非常感興趣。目前,較為盛行的微課資源,若能將之與播客無縫結合,將是提升學生興趣的最佳手段。
4.播客具有即時的交流互動價值
播客最明顯的特征,是具有草根性的特征,不論是誰都可以發表信息。對中小學生來說,利用播客網站發布自已的信息,發表自己的評論,對增強他們的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將是較好的選擇。他們可以無任何心理障礙與教師溝通,發表自己內心的想法,自主地獲取知識,這樣有利于教師隨時掌握學生動態,分析學生學習特征,隨時改變教學方式,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結語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要跟上其它課程的步伐,只有采取多種渠道豐富本學科的課程資源,讓教師在教學中有更好的參考。若信息技術教師課堂資源無心制作,從網上下載,稍做改動就可當作課堂教學資源,不考慮課程整體計劃,那么,信息技術課程教育質量的提升只能是紙上談兵。
參考文獻:
[1]孫宏榮.播客(Podcast)教育應用與啟示[J].讀與寫,2009,(06).
[2]李娟.基于播客的課堂改革——“翻轉課堂”[J].理論探討,2014,(4).
[3]浪潔華.網絡環境下學術博客的信息組織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5.這里是一個圖片
基金項目:“中央電教館“十二五”規劃課題:偏遠民族地區信息技術課程數字化校本資源庫建設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