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化學在初中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課改背景下為讓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得以提升,初中化學教學也朝著小班化發(fā)展,這對于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小班化環(huán)境下的合作學習是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意在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來激發(fā)其潛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發(fā)展個人的特點,構建自己的價值體系。研究分析了小班化環(huán)境下初中化學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并就如何增強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提出了具體的實踐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 小班化 合作學習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fā)展使社會對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優(yōu)質教育的理念也開始普及。小班化教學的環(huán)境,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在小班化環(huán)境中實施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師生及學生之間的交流,讓課堂學習成為一場頭腦風暴。化學作為自然科學,需要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形成互補,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對小班化環(huán)境下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進行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班化環(huán)境下初中化學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教學設計水平較低
合作學習需要教師在課前設計好實用的教學方案,做好教學的整體規(guī)劃,但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缺少對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未能引導學生查閱相關的課外資料,教師本身在備課的時候也只是根據教材來整理知識點,教學設計缺少創(chuàng)新。在此情況下,化學課堂教學的合作學習只能是討論課本中的知識,而沒有對化學相關的知識進行拓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沒能得到鍛煉,缺乏新意的合作學習也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合作學習,需要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從而在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上得到提高。由于教師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沒有充分理解教學理念,其教學目標還不夠明確,因而在設置問題的時候缺少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考慮,有時問題過于簡單,學生的討論根本毫無意義;有時候問題的知識面太大,以學生的知識水平很難理解,也達不到教學的目的。教師把合作學習當作一種形式,而沒有進行深入理解,是教學目標不明確的主要原因。
3.課堂環(huán)境調節(jié)不當
課堂環(huán)境及氛圍的有效調節(jié),是小班化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保證。課堂教學需要保持一定的紀律性,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神,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在進行合作探討或實驗的時候,學生又必須活躍起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前的小班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效率太低,無法有效調節(jié)學生在課堂上的動、靜兩種狀態(tài),因而合作學習的交流容易偏離教學的主題,教師難以掌控課堂的整體環(huán)境。
4.合作評價效率不高
小組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的積極性為前提,在強化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小組間的競爭就是合作學習的主要動力。在完成小組合作探討后,教師要對各個小組探討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對表現優(yōu)異的小組和個人提出表揚,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然而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的評價往往不夠客觀或缺乏全面性,學生的特點沒有得到認同,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容易受到打擊。
二、初中化學合作學習在小班化環(huán)境中的實踐方法
1.教學準備階段
在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要對化學教材進行分析,簡化課本的知識體系,同時要了解所有學生學情,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來控制教學內容的難度,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內開展合理有效的合作學習。此外,對學生進行分組、合理安排組員、確定合作形式等問題都要在教學實施前做好準備,讓小班化的化學合作學習得到基本保障。
2.教學實施階段
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教師要根據課前教學設計提出問題,并提供更多關于該問題的課外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學生開始討論前,教師還要設置討論的目標,讓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小組探討。其次,教師要講授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做好知識鋪墊,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教師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來講解化學知識,以便于學生的理解。再次,教師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限定的時間內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討論之前教師可以講述如何分工合作,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討論。最后,教師要讓各個小組派代表來匯總討論結果,加強各小組之間的交流。例如,在《生活中常見的鹽》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事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生活中常見化合物包括了哪幾類物質?”讓學生在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大致了解生活中的鹽類物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點評、總結,從而將教學從內容引至主體方向。總結過程要向學生講述常見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酸堿的腐蝕性并初步學會稀釋常見的酸堿溶液,再結合化學實驗教學可讓學生更為形象地認識到酸堿物質的差異,學生需要掌握pH試紙的用法,充分了解食鹽、小蘇打、碳酸鈣等常見鹽類物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而自身則扮演引導著的角色,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空間并逐漸培養(yǎng)其自主思維能力,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學評價階段
評價階段是提升合作學習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完成課堂合作后,教師要評比各個小組的學習成果,通過小組間的競爭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糾正討論結果中的不當之處,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另外,教師還要對小組的每個組員進行評價,讓學生發(fā)現自身的價值,增強學生的團隊榮譽感,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認真投入到合作學習當中。為了鍛煉小班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學習的總結過程還可以加入一些課外知識,以供學生深入研究。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班化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效果受到課堂環(huán)境、教學設計以及實施方法等問題的影響。為了讓初中化學教學課堂效果得以提升,在小班合作學習模式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并對相關教案進行優(yōu)化設計,以此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保證教學流程的流暢性。同時,合作學習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積極性,在課程結束后須對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價。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初中化學的小班化教學,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金美花.小班化教學模式下的小組合作學習[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03).
[2]晁成忠.小組合作學習高效生成初探[J].科學大眾,2010,(04).
[3]易淑云.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的形式及注意事項[J].科學咨詢,2006,(06).
[4]高青玲.小班化課堂教學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