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國的平面設計要想融入國際現代設計大舞臺,更好地與各國設計界進行交流、溝通,就必須在加快熟悉國際通用的設計語言的同時,深度挖掘中國畫與平面設計的審美元素關系,并對兩者進行有益的補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符合平面設計的當代審美標準,從而對我國平面藝術設計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中國畫 現代平面設計 審美元素
隨著社會的前進,技術的發展,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以視覺傳達為目的的平面設計在國際文化交流的舞臺上已經充當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人們對平面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它不僅要實現傳達信息的實用功能,而且要在設計作品中蘊涵文化精神,極具裝飾性意味的中國畫藝術中所表現出來的生動氣韻正是現代平面設計所需要的寶貴精神。中國的平面設計師要在設計中有突破和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就必須對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國畫加以重視和利用,把中國畫的傳神寫意宗旨、黑白相照的精簡用色、重視線條的表現力和象征元素所體現的獨特民族藝術精神等特點帶入平面設計作品之中,使之成為有意味的設計,進而提高本土現代平面設計的品質,凸顯自己的民族特色。它的審美情趣“不似之似”“遷想妙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它不是拘泥于一時一地之見,而是致力于表達出作者的“意象”。這種“寫意”的審美特征,超越了自然與現實的界限,打破了現實物體對人們自由想象和創造的禁錮,創造出一種現實世界并不存在的鮮活靈動的藝術真實。
一、中國畫的藝術特質
(一)中國畫的造型特點
中國畫在觀察認識、形象塑造和表現手法上,采用意象觀察的方法去寫意胸中之象。在創作上重視構思,講求意在筆先和形象思維,注重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一。在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形似,而是講求“不似之似”。可以舍棄非本質的部分,剩下可以表達畫家主觀情感的能夠表達神韻的部分,還可以將這部分形態夸張變形使之更具表現力。
(二)中國畫的用色規律
一幅完整的中國畫,除了題跋之外,還要加蓋印章,印章是中國繪畫特有的表現樣式,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均衡畫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色彩上來講,黑白中加以少量的紅色,更使作品趨于完美。色彩中國畫的色彩比較含蓄,用色比較單純。根據不同物象運用不同的色彩,就是古代六法中所說的“隨類賦彩”。
(三)中國畫的構圖法則
空間經營方法中國畫造型,在意境空間里進行自由位置調動是必然的,而且意象的自由性質又為此提供了可能性。中國畫的構圖稱為“布局”,在其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建立了許多符合自身審美要求的構圖法則,如比例、位置、主次、對比、開合、疏密等,還有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計白當黑”。“白”是中國畫的一大特點,中國畫中講究計白當黑,以虛為實,以實求虛,布白是主動地利用畫面白色形狀的空間位置,去承擔畫面的造型任務。
(四)中國畫的意境
中國畫最講究意境,意境是畫家通過描繪景物表達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藝術境界。意境是中國畫的靈魂,它能使欣賞者通過聯想產生共鳴。好的詩句能夠使人感受到畫的感覺,畫中題詩更能增強畫面的意境之美。鄭板橋畫竹曾題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本亂崖中,千磨萬仞還堅挺,任爾東南西北風。”從這題跋詩詞上來看我們就能感覺到文字描述的美麗畫面,已經把竹子那種高風亮節的精神勾畫出來,再將詩的意境用筆墨升華,使畫面展現出強烈的意境之美。
二、中國畫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
(一)書法的運用
在現代平面設計中,文字是傳達商品信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好的設計都十分重視文字的設計,優秀的文字設計能傳達出商品的屬性,更能使其獨特的視覺效果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由于人們對傳統書法體有著極強的接受能力及喜好程度,所以書法已作為現代平面設計里的一種重要的傳統元素被廣泛運用。經過歷史的錘煉、歲月的琢磨,中國的文字至今仍充盈著旺盛生命力和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中國書法千變萬化的特別效果,為平面設計提供了更多的視覺感受。中國2008奧運會會徽借中國書法之靈感,將北京的“京”字演化為舞動的人體,在揮毫間體現“新奧運”的理念。手書“北京2008”借漢字形態之神韻,將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的千萬種表達濃縮于簡潔的筆劃中。當人們品味鐫刻于漢字中博大精深的內涵與韻味時,一個“新北京”誕生了。漢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號體系。漢字中的一筆一劃,充滿者對生活氣氛的烘托和對生命意義的隱喻。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作一個“人”形畫,她便是中國繪畫表現手法上的一次杰出應用。和西方嚴格的寫實方法相比,中國畫在空間要求上比較靈活、概括,允許虛擬和省略。但正是這種虛擬和省略,給觀者創造了真實而無限的想象空間。
(二)水墨圖形的運用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瑰寶,它緣物寄情,物我兩忘,以超然的意境,飛凌萬象之上。這種境界與人們所向往的世外桃源所欲傳達的超然脫俗的意境正好吻合。正像中央電視臺的形象廣告《水墨篇》一樣,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理念,以水墨作為核心載體,創造了一個新穎的表現形式,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繪畫的表現力,采用墨在水中暈染開來的方式,使墨的形態不斷變幻,由山巒而至大海,由仙鶴成游龍,乃至變幻出長城,太極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使中國傳統的水墨畫與現代的動畫技術結合,突破傳統,賦予了中國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有力地詮釋出品牌打造過程中“從無形到有形,從有界到無疆”的內涵。這種植根于中國傳統繪畫新的創意手法,使現代平面設計在飛速發展的國際創意中具備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和展示平臺。
(三)墨色的運用
中國畫的發展依然以傳統水墨為基本特征,堅持“水墨為上”的色彩理念。白為萬色之母,黑為萬色之王。黑與白構成了中國山水畫的色彩基調與骨架。“水墨為上”“計黑當白”是表現中國山水畫色彩的主要形式,離開了這些就失去了中國山水畫的表現特色,因此固守這一色彩理念,也是中國畫色彩現代性體系向前發展的一種歸宿。“墨分五色”,淋漓盡致。而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對中國畫在處理色彩黑白的構成經驗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一方面,吸取傳統山水畫的精華;另一方面,吸取了西方藝術色彩的優秀遺產,給作品注入新的活力。香港著名設計大師靳埭強對水墨理解也上升到了文化精神,他說“面對水與墨,毛筆和宣紙,我能理解我自己要作什么。我心中有了一個概念,只是用這種材料和方式把我內心的情感表現出來。毛筆是有生命力的,水與墨是有靈性的”。所以,靳埭強其豐富的筆墨素養決定了他的作品的筆墨效果和畫面的水墨精神。在墨與色的關系上,一種以墨為主,以色為輔;另一種墨不礙色,色不礙墨,互不侵犯、相得益彰,兩者相互襯托交融。讓色彩的抽象性在東方審美情趣有一個統一的理念指向,這也是中國山水畫色彩現代性體系建立的又一條道路。
總之,將中國畫元素應用到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要研究深層次的文化特點,提煉出某種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內容,對其進行創作和挖掘,將“中國畫造型元素”潛移默化地融入到作品中,體現作品設計的整體感。縱觀世界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不難發現。無論設計多么獨特,設計者的主體設計風格必然受到本土文化的影響,是民族文化藝術滋養的結果。因而中國畫元素蘊含的意味同樣適用于中國的平面設計,適用于傳達現代人的設計意念。任何一個失去了精神文化的民族、失去了傳統文化的民族,終將消失在世界之林,而不復存在,因此,繼承傳統民族精神文化,發揚光大,吸收先進外來文化,才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