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透過本質層面解析,合作學習基本可以被定義為某種創新學習手段,其要求學生實現自行分組并認真處理好日常學習任務,特別是高中階段的英語語法規則掌握等。單位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經過長期心靈交流,彼此之間相互信任,能夠面對相同問題進行有效解析,充分彰顯其主體性價值地位,這對于迎合創新素質化教育規范指標來講輔助意義深刻。因此,本文具體針對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進行細致解析,希望充分發揮內部小組成員合作理念,將任何階段性認知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
關鍵詞:合作式學習 教學手段 組織形態 規范指標 銜接要求
合作學習模式是經過教育部門長期實踐提取的標準適應性調試手段,其聯合人多智廣這一基礎理論進行社會心理學結構延展,后期針對課堂實現科學滲透,真正將個體主觀研究情感釋放。尤其在特殊情境領域之內,教師會依靠多媒體技術展示各類鮮活知識元素,促使學生之間進行學習心得交流,真正提升現場適應性效率。但是,現實中此類理念尚未得到廣泛擴散,已經長期制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后期專業化發展方向的清晰延伸。
一、高中英語課堂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論述
小組合作式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可說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其促使學生依照不同性格、適應潛質進行若干小組合理分劃,成員彼此之間相互扶持與指導,爭取統一完成教師單位課節安排的內容,深入貫徹預期設定跟進指標。因為此類教學模式在課堂內部喚醒社會心理活躍氣氛,學生成績也同步提升,這便為后期非認知品質完善大開方便之門,相應地引起社會各界的全面關注,目前已經成功過渡為標準教學格式,被認定為本世紀最成功的教學改革策略。首先,學生經過彼此相互依賴,其整體成績將取決于階段英語課程的完成狀況,這便令其逐漸了解對學業負責的重要性,時刻督促自身迎合小組安排。經過面對面建設性交流功能生效之后,組內一切沖突跡象將被泯滅。其次,各小組會定期對活動執行結果予以客觀評價,并從中挖掘補充英語課程跟進能力經驗,這便引發小組進一步深入探討。
二、高中英語課堂實施合作學習策略的細致流程分析
(一)英語詞匯聽寫效率的跟進
詞匯是任何語言系統學習的首要支撐媒介,其掌握一切信息傳達功效,如若此類細節處理不當就會令綜合語言表達技巧長期受限。而英語基礎不佳的學生個體極易失去修習信心,因此必須認真記憶單詞、語法銜接規則,日常聽寫訓練便是遏制上述隱患的必要調試手段。必要時可委派教師、學生個體進行分組交叉批改,確保合作小組之間建立良性競爭機制。
(二)英語口語交流技巧的提升
合作小組實現集體學習活動能夠全面調動課堂現場活躍氣氛,確保在多媒體技術支撐范圍下開展多元口語交流項目。此類活動布置起來靈活簡易,學生可以定期調換同伴,規避長期接觸造成的枯燥感知心態。為了確保學生能夠盡情的朗讀、背誦單詞,可以將對立成員距離科學設置。另外,對話活動需要適當透過教材中提取整改經驗,包括課文主旨研究以及交際性練習等。口語教學任務核心指標在于全面提升學生個體英語表達與人員交際能力,僅僅掌握詞匯、語法銜接技巧不代表就能在交流中處于不敗高峰。交際法不但是英語學習的動機,更是協調手段,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倡導的交互式功效就是主張在異質化互動范圍之下,進行語境格局梳理,這就有利于學習主體進一步理解會話規則。在小組學習活動中,跟進者必須牢固吸納教師陳述的任何內容機理,抓緊完成階段訓練任務。當然,小組成員都有明確的分工,包括計時、答疑等工作領域,其核心目的都在與加快會話精準完成效率,令學習成績好的與不理想的學生進行有機配合,經歷一段期限之后,后者適當強化感知興致,并能時刻督促自身進行自由對話訓練。在實施合作式學習流程中,有關人員數量過多隱患也適當得到克制,無論任何學習形式都會自然交由小組完成,杜絕任何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使得班級整體學習成績大跨度提升,為其后期專業化發展全面保駕護航。
同時,語義重建是強化學生標準英語表達能力的必要途徑,其透過口頭基礎表達角度出發,并且隨著日常訓練成果的積壓逐漸過渡到書面表達形態,這是一項從量變再到質變的反應過程。教師需要事先講明主題內涵,并引導各類小組投入到合作交流氛圍之中,充分感知大量英語信息材料,令學生能夠在適當時機擺脫原篇幅格式并進行自由重述。當然,隨著課堂教學進度的不斷延伸,涉及學生個體性格差異問題也廣泛呈現,具體表現為成員發言怯懦或者是現場噪音較大等問題,令課堂討論時間能以充分利用,組織結構長期處于潰散境地,任務指標完善力度更衍生出嚴重的滯后效應。
(三)英語閱讀分析經驗的補充
高中英語課程在閱讀篇幅上實施擴張處理,教師需要事先設定各項任務指標,督促異質化小組活動進行合理完成,這類交流活動實際上就是一類互動、創新行為舉止。教師需要在日常訓練中令學習主體掌握各類工具、技術應用途徑,并從中挖掘更多富有輔助價值的英語信息。合作學習要讓參與者明確對方、自身觀點,并在此基礎上迅速理解閱讀問題要求,從所提供資料中搜尋答案線索。具體訓練流程表現為:首先,全面解析標題、圖示內涵機理,激發學習主體的跟進興趣,充分調動其想象能力;其次,對課文段落、體裁等特征實施討論,令學生能夠迅速提煉主旨;再次,對內部長句及陌生詞匯進行科學理解,真正提升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潛質;最后,對文章寫作背景、作者主觀態度進行感知,強化學生客觀評價社會現象的能力。
(四)英語寫作訓練的補充
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在寫作開始前,應該給學生就寫作題目進行小組討論的機會,通過討論,加深對題目的認識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見解,捕捉合適的觀點,確定可寫的內容。因此,英語課堂寫作教學可以遵循“熟悉要求——小組討論——獨立寫作——伙伴編輯——教師點評”的程序進行。目的是讓學生多看、多改,以增加語言輸入、提高使用語言的準確性。讓學生相互傳閱和修改作文,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們既做學生也做先生,同時減輕教師批改作業的負擔。就高中英語教學而言,課堂要努力實現從“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向“培養語言能力”轉變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英語教師面臨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這樣一個關鍵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任何教學活動都需要師生之間進行合理交流討論,高中英語課程也不例外,合作學習策略能夠充分挖掘學生個體的感知興致與主觀適應動力。時刻堅持在小組里實現寫作,將課堂活躍氣氛瞬間點燃,快速完成教師設定的任務指標,為單位成員綜合成績以及標準交際能力培養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冬云.開展學習者訓練,提高英語課堂小組活動參與度[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3(06):38-45.
[2]許紅碩.小組合作學習——大班教學條件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1,16(08):59-64.
[3]代麗芹.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1,31(19):102-105.
[4]劉丹楓.試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1,12(08):99-101.
[5]宋清珍.探索合作學習方式 促進學生發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27(01):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