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園文化的建設體現出一個學校的精神面貌、學習氛圍、校風校貌和學校的文化底蘊。所以,校園文化建設也是學校教育教學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引導人、鼓舞人、激勵人的一種內在動力,又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一面旗幟,它還能塑造出一個學校在社會公眾中的良好形象。
關鍵詞:校園文化 班班通 學校形象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教學組成部分之一。現代教育信息化又推動了現代的校園文化建設。我校從建校以來就一直重視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十幾年來,為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實現了校園“班班通”。“班班通”的實踐與應用,不僅改善了我校的教育教學設備的裝備,更新了我們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也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技術保障和支持,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校園文化建設的概念及意義
1.校園文化的概念
校園文化的概念,對于不同層次的學校和不同層次的人員定義是不同的,可以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總地說來是個很復雜的概念。
概括地講就是發生在校園范圍內的一切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等)現象的總和。
2.建設校園文化的意義
因為校園文化是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產生和傳播先進文化的基礎。所以,校園文化是引導人、鼓舞人、激勵人的一種內在動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一面旗幟。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1.精神文化建設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設主要有辦學理念、學校精神和校風、校訓等。在精神文化建設時,一定要把學校文化與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有機的、整體的結合在一起,達到樹立學校良好形象的目的。
2.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是校園文化的載體。
3.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文化是一個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辦學和治校的制度保證。
4.形象文化建設
形象文化是公開樹立在社會公眾面前的一面旗幟。它代表著學校的教育方向、教育作風、教育質量和信譽程度。因此,良好的學校形象是學校競爭致勝的重要條件,是學校的無形資產,是學校師生的精神依托,是師生為之奮斗的動力。
三、“班班通”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運用
1.利用“班班通”進行校園文件建設的宣傳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離不開宣傳。我們利用了“班班通”進行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宣傳與教育,讓師生了解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及意義,讓師生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為校園文化建設出謀劃策。我們經常利用“班班通”的網絡優勢,通過校園電視臺和校園廣播站對全校進行宣傳,把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宣傳到每個教師、每個班級和每個學生,讓師生了解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及目的。讓師生懂得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形象的標志,是一個學校的精神和靈魂。
2.利用“班班通”豐富師生文化生活
因為精神文化也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部分。我們在校園文化建設時,經常利用“班班通”的網絡優勢,對全校進行綜合娛樂廣播、電視宣傳。欣賞學校在市區各種比賽中的文藝匯演、師生在各種比賽中的獲獎情況及學校各種大型活動的精彩片斷等,來豐富師生的文化生活,陶冶師生的情操,培養師生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
3.利用“班班通”實現資源共享
在校園文化建設時,我們學校不僅建設了自己的學校網站,同時又搭建了FTP服務器。將學校文化建設中的較好圖片、音頻、視頻和一些好的校園文化建設案例上傳到FTP服務器上。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素材資源。
4.利用“班班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價值觀教育
實現了“班班通”后,我們通過校園電視臺和校園廣播站對全校播放一些具有愛國主義意義的電影或視頻、音頻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價值觀教育。或召開主題班會或請專家學者來學校演講并現場直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價值觀教育。
5.利用“班班通”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實現了“班班通”后,為我校的德育教育帶來了新生機。我校的每次開學主題班會、家長會,寒暑假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還有學生各種活動等,都是通過“班班通”進行現場直播。既節省了師生們的集會時間,又節省了大型活動的場地。并且德育教育活動能及時準確地傳達到全校的師生中去。
6.利用“班班通”樹立學校的良好形象
現在,我校師生有效地把“班班通”作為學校文化建設宣傳的陣地。學校的教師把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心得、教學課件和科研成果以及個人風采等及時地上傳到校園網上,讓同行和社會都能看到和欣賞到自己教學成果和個人風采;學生們也可以將班級的好人好事、良好的學習狀態、學習成果、小組活動過程和成果、小組課外活動、學生義工活動、學校見聞、學生風采等及時上傳到校園網站上,讓其他同學和社會欣賞到學生校內外的學習與生活情況和個人風采。利用“班班通”來樹立我校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并為我們學校在社會上樹立良好形象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四、“班班通”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取得的成果
幾年來,我校運用“班班通”來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樹立學校良好形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師生和社會的認可。
很多的家長是從學校的網站上了解我們學校的,了解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校風校紀、師資隊伍、教師科研成果、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的風采和學習狀態等,認可了我們學校,就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
有些新聞媒體,從學校的網站上了解到了學校的新動態,就到校采訪。外地學校從學校的網站上了解了我們學校,就主動來我們學校參觀學習。有些已經畢業多年的學生,從校園網站上看到了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取得的成果,十分欣慰,從國內外寫信來表達對母校的眷戀之情和感激之情。
我們利用“班班通”建設校園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市區的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學校贏得了上級領導的認可,多次獲得各級校園文化建設的獎狀和獎牌。獲得了《我國兒童青少年人格發展培訓研究實驗基地》《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成功計劃研究實驗基地》《市校園環境藝術化建設先進學校》《市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先進學校》《和諧校園快樂成長金獎》《市校園文化建設示范學校》等,并多次地報道在市區的教育刊物上,得到了社會的好評,也為我校在社會公眾面前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
參考文獻:
[1]張明立.市場營銷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
[2]劉潔輝,王允華.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中國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