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原則出發,闡述了高職電力類專業校內實訓室、內涵、師資隊伍、社會服務能力、管理制度的建設。
關鍵詞: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建設原則 建設內容
一、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原則
校內實訓基地應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為目的,按照“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合作共建、資源共享、分步實施”的方法進行建設,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在建設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真實性原則
校內實訓基地要努力營造現代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真實的或仿真的職業環境,通過實訓基地真實的職業環境,按照與職業崗位群對接的要求,開展各種技能訓練。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下,按照未來專業崗位群對基本技術技能的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2.技術性原則
校內實訓基地要體現新技術,在技術要求上要具有專業領域的先進性。盡可能與行業和技術發展水平保持同步或適度超前,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實際應用本領。
3.通用性原則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目標定位要準確,要綜合利用現有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輻射相關專業。各實訓室的建設以校企合作為載體,學院自主投資,鼓勵企業捐助,不僅要滿足本專業的實踐教學需要,也要滿足其他相關專業學生的實訓需要。
4.開放性原則
校內實訓基地不僅為在校學生提供基本技能訓練場所,而且還要能承擔校內外的職業技能培訓與職業資格鑒定工作,為社會提供各種服務,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和對外服務的基地。
二、校內實訓基地內容
1.實訓室建設
高職教育的實踐教學,必須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做準備,為他們創設可持續發展的平臺,校內實訓室應營造電力生產第一線真實的或仿真的職業環境,讓學生按照電力類專業崗位群對職業技能的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要能滿足教學實踐需求,其設備必須以實訓設備為重點,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項目,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訓項目。要以學校現有資源為基礎,加強與企業合作,按照“資源優化、實踐為主、工學結合”的思路,根據電力系統的運行、控制、安裝、調試及與維護等工作過程,建成融教學、科研、培訓、服務為一體的具有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為背景、體現專業技術主要發展方向的實訓室。實訓室建設在人才培養方案的技能要求上,能確保本專業每一位學生有足夠的訓練時間和操作次數,達到真正掌握各項專業技能的目的,并體現出基地建設的先進性、生產性、綜合性、開放性和示范性。
2.內涵建設
實踐教學計劃中的各個教學環節,要根據電力行業崗位的工作特點確定。以電力系統的運行、控制、安裝、調試及與維護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的能力要求為基礎,參照職業鑒定、行業資格、企業培訓與考核標準,完善基于工作過程,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的實踐課程體系;突出技能訓練,強化實踐能力,課程設置與職業標準相融合,教學內容應盡量覆蓋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將學生技能鑒定與學校教學考核結合起來;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修訂實踐教學計劃,使其更具科學性、可操作性,注重實效性。
教學方法的改革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堅持理論教學為職業技能訓練服務的原則,構建強化職業技能訓練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進一步加強全真模擬等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的使用;加強學生職業綜合技能的考評,通過操作考核及實訓論文等多種形式進行;建立校企雙贏的長效機制,創新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注重引進企業文化,加強實訓基地環境和制度建設。
3.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是學校最重要的資源,是實訓基地建設的核心力量。要造就一支教學水平高、實踐能力強、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雙師型”及“雙師素質”教學團隊。按照“內培外引”的思路,通過校企合作,建設專兼結合專業教學團隊,立足專業現有教師人才的培養,逐年安排教師下企業掛職鍛煉和頂崗實習,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同時聘請電力行業的專業人才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逐步加大企業兼職教師的比例,建立和完善“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培養和評聘制度。通過培養校內專業帶頭人和聘用兼職專業帶頭人,培養骨干教師,發揚傳、幫、帶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在專業現有教學團隊中,采取有效措施,鼓勵教師到企業研修,加強“雙師型”及“雙師素質”教師能力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與實踐教學能力。
4.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有效發揮教學資源和實訓基地的功能,面向社會、行業和企業開展學歷提升、崗位技能培訓等專業培訓任務,發揮地方高職院校在區域職業教育的引領、輻射作用。開放教學和科研資源,積極開展面向社會實際需要的應用技術研究與新產品、新工藝開發等科技創新。通過縱向和橫向課題等形式解決區域內電力企業中技術難題。結合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工作的要求,不斷提升技術含量和管理水平,提高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能力。通過向企業開展技術培訓等形式推廣電力系統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企業職工技術水平,為電力工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5.管理制度的建設
制度建設是保證實訓基地正常、高效運轉的必要條件。認真履行各種工作職責,嚴格執行實訓教學管理制度、設備使用制度、安全教育規范等。建立健全實習實訓基地的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完善實訓室管理制度,使實訓教學、儀器物資、安全等各項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實行使用登記,耗材項目管理,維護、保養工作責任制,以提高設備使用率和降低消耗;規定使用教學設備的實訓教師,必須經過專業知識的培訓,以保證設備及人身安全。
三、結束語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電力在能源工業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大力發展電力類專業,加快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全面提高電力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切實擔負起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與培訓的重任,是順應電力行業發展趨勢、滿足電力企業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張軍.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J].職教論壇,2005,(10):30.
[2]李堅利.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