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認知策略是一種積極的教學策略,既能改變英語教學者的知識傳授方式、教學技巧,又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學生們的英語知識基礎參差不齊,英語教學工作者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就成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基于這樣的考慮,淺述元認知策略在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促進高校英語的教學活動改革。
關鍵詞:元認知策略 民辦高校 大學英語 應用分析
一、元認知與元認知策略
(一)元認知的概念與內容
“元認知”這一概念是由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弗拉維爾提出的,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可以說,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學習和提高。元認知強調的是個體自主性的認知過程,并在學習認知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認知的角度、方向以及認知的技巧和能力。在這一過程中,認知參與者和主導者的思維、學習活動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并能以個體主觀能動性的意識參與到活動中去。簡單來說,元認知就是一種學習怎樣學習的能力。通過掌握學習的工具,來改變個體被動落后的學習狀態。這一概念分為社會和個體兩個方面,并且相互交織在一起。
(二)元認知的內涵
元認知是一個復雜的工程系統,包括社會行為和個體行為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對知識系統的學習和認真既要有社會性的元認知過程,也要有個體性的元認知過程。更重要的是,社會性的元認知要不斷地傳遞到個體性的元認知過程中去。從哲學的價值角度上來講,元認知的實質就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因而元認知也是一個知識系統,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另外,元認知不是靜態的或者對事物認知的終止過程,而是處于不停的發展過程中。也就是說,元認知包括對當前認知活動的意識過程和調節過程。
二、民辦高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元認知策略的選擇
(一)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辦高校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與此同時,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進一步凸顯。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教師教學方法不適應教學要求、英語教師的被動式授課教學、高校英語教學的“漢語化”授課方式、學生英語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學生自主性學習認知能力差和教學資源無法滿足教學活動的需求,等等。也就是說,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教師的被動式授課和學生們的被動式學習這兩方面。眾所周知,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個性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如果教學活動的主體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那么高校教學活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二)元認知策略對民辦高校英語教師的要求
在高校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也要進行角色定位,以滿足高校教育的發展性需要。這是因為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完全建立,需要有一個積極性的健康式的教學應道。民辦高校的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其本身也是在傳遞一種社會性的知識認知,并進行有意識的約束與規范。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的目的是什么?是將知識傳遞給學生,還是將英語學習的方法技巧傳遞給學生。中國古語曾經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使用元認知策略的角度來看,民辦高校英語教師要二者兼顧。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更要鼓勵他們掌握學習的工具。要學會怎樣學習,學會怎樣高效學習。當然,民辦高校英語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
(三)元認知策略在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元認知是一種學習怎樣學習的能力,通過掌握學習的工具來改變個體被動的學習狀態。簡單來說,元認知策略就是學生通過不斷的自主性學習來發掘有效學習的工具和途徑。在積極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將個性的學習技巧進行反復驗證并延伸。同時,學生還要不斷地調整學習的視角、方法和技巧,以期將個性化的認知過程融入到社會性的認知過程中。在民辦大學中,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參差不齊。盲目而機械性的學習方式所培養的不是人才,而是思維僵化的應試教育副產品。對于學生們來說,參與社會性的活動并充分發揮個體的價值是其最終的目的。因而,在民辦高校的英語教學活動改革中十分有必要讓學生們了解、學習和使用元認知策略,進而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元認知策略在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元認知策略在民辦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閱讀部分是最重要的知識構成,任何知識點或者知識層面的理解與認知都離不開有效地閱讀。如果一個大學生不能夠順利地閱讀英語,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學會英語。怎樣利用元認知策略學習英語呢?
首先,教師要在學生們閱讀之前設定相關的知識;然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們進行討論、演講、辯論,等等。在這一過程中,英語教師的幫助和引導是非常必要的。這既有利于教學目的的演進和調整,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當然,高校英語閱讀課堂要構建以一種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氛圍。在課堂活動中,閱讀教學的主體也要進行一個深層次的轉化。即發揮英語教師的靈魂核心作用,維持學生們的教學主體作用。
(二)元認知策略在民辦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高校的英語教學具有特殊的表象價值,從一般性的認知學習過程轉變為獨立思考、綜合考量并不斷進行延伸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高校階段的英語學習活動只有開始沒有結束,一切的重點都是如何形成正確的思維。英語寫作所體現出來的,既有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展現,也有元認知策略的多重使用。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的連貫性發展思維并建立清晰的創意目標。然后,根據寫作內容的需要進行有目的的寫作語句擴散。當然,這樣的寫作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不斷的單詞、詞匯、名言警句的豐富和積累。
(三)元認知策略在民辦高校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高校英語聽力教學的特點,聽力課可以被分為4個環節:教師的備課準備環節、聽力課堂時間、學生的自我測評時間和教師評價時間。從元認知策略的系統性、連貫性訴求來說,這4個環節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各成章節連貫有序的。相對來說,教師的備課準備環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師要評估可能凸現的問題,教學目標的實現途徑,等等。根據學生群體不同的接受認真能力,來確定最終的聽力教學測試選擇。在評價環節中,高校英語教師就要根據聽力測評的結果進行有效點評了。其他二個環節學生是絕對的主體,所以必須充分發揮其自主學習的特點,并進行有效的意識調節。
參考文獻:
[1]方芳.元認知策略訓練對提高英語自助學習能力的實驗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5).
[2]王洪林.元認知策略在英語專業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02).
[3]丁建輝,熊紅梅.元認知理論下文學作品中英語內容的自助寫作[J].時代文學,2009,(09).
[4]強云,騰驍,范東生.英語專業學生自主管理英語閱讀學習行為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