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從留守幼兒消極情緒的調控與發展視角出發,調研幼兒對情緒的識別、幼兒對情緒采取的方式以及幼兒在消極情緒調控方面的表現,同時通過問卷調查教師幫助留守幼兒調控情緒的常見方法,并提出促進留守幼兒消極情緒調控的建議。
關鍵詞:廣西農村 留守幼兒 情緒調控能力
幼兒時期是萌發各種情感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各種健康情感的關鍵期。情感的健康發展,對幼兒個性的形成和良好品質的獲得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隨著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留守兒童的數量越來越多,如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處于中等偏下、留守兒童心理出現偏差、留守兒童普遍性格存在缺陷等一系列問題。由此可以看出,留守兒童在社會上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留守孩子的成長、情感性格的發展,而學前期是幼兒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幼兒時期的教養對幼兒后天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留守幼兒消極情緒的表現特點
1.留守幼兒對消極情緒的識別
從問卷調查總的方面統計的數據來看,學齡前97%的留守幼兒知道怎樣的表情是生氣或傷心;而在消極情緒發生時,90%都知道自己消極情緒發生的原因,86%的幼兒都能正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是生氣或是傷心。這初步可以說明留守幼兒和非留守幼兒在情緒發展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二者在識別情緒、原因推理及情緒表達都處于正常發展水平。
2.留守幼兒生氣采取的方式
如圖所示,當留守兒童生氣時,首先,大多數孩子采取嚎啕大哭的方式進行發泄情緒;其次,選擇自己生悶氣。說明幼兒已經開始壓抑自己的情緒,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這是不符合幼兒情緒情感發展規律的,更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也說明了留守的幼兒不善于處理消極情緒,同時也顯示留守幼兒性格上的一些懦弱性。究其原因,可能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沒有人教導、沒有安全感,孩子缺少自信和發泄的途徑。其照顧者脾氣的暴躁也成了留守孩子性格懦弱抑或暴躁的直接原因。另外,學校方面的不重視,也是造成留守幼兒情緒調控能力差的一個因素。學校對留守幼兒這一群體并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去幫助留守幼兒處理情緒問題。社會上對留守幼兒的關注不夠,也造成了留守幼兒情緒性格普遍暴躁。從幼兒情緒的調控上看,留守的幼兒情緒調控能力可以說是才開始初步發展,很多還沒有開始發展,這相對于非留守幼兒明顯是落后的。
3.老師在場,留守幼兒情緒調控表現
當有老師在場,留守幼兒出現憤怒時,情緒表達方式處于首位的依舊是采取哭泣的方式,幼兒企圖通過哭泣讓老師關注自己。其次,為依照事實述說、表達自己的憤怒之情;再次,是采取大聲表達不滿的方式獲得老師的支持與同情。除此之外,還有采取默默忍受、利用說謊讓老師關愛自己。由此可見,留守幼兒渴望更多的關注。需要注意的是,留守幼兒生氣時大多選擇依照事實述說,這說明留守的孩子性格并沒有因為父母與孩子的分離而變得更為消極,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幼兒會選擇默默忍受和說謊,讓老師幫助自己,足以說明,幼兒長期的消極情緒沒有合理地抒發,久而久之,勢必會堆積成疾,對性格養成具有很大影響。
二、教師幫助留守幼兒調控情緒方法
1.先問原因再選擇方法
當幼兒出現消極情緒時,首先有38.2%的教師會采取先詢問原因再選擇方法,這說明教師看重幼兒消極情緒的原因,會先去判斷幼兒是對或者不對、該選用什么樣適宜的方法去安慰、勸說。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詢問原因說明了教師注重孩子的想法與是非,也間接影響著孩子們的是非觀,讓幼兒知道什么樣的事情,教師是支持的,什么樣的事情教師是不支持和反對的。教師是對孩子是非觀念的養成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對于留守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嚴格地要求自己客觀公正地去判斷事件,而不應該有世俗觀念的摻入。
2.選擇轉移注意力方法
孩子生氣時,有26.4%的教師會選擇轉移注意力這一方法,這方法確實有一定的效果。譬如,小宇果不愿意吃早餐,想要回家,一直哭鬧不止,教師把小宇果抱起后,就開始用教室里面的裝飾去轉移小宇果的注意力,一開始小宇果還不理會教師說的話,漸漸地,被教師驚訝疑問的語氣吸引到了,開始慢慢地跟著教師的詢問去探索教室的裝飾,還主動地跟教師說明那是什么,用手去觸碰裝飾物,顯得挺開心的,也忘記了哭鬧,忘記回家這件事,看完裝飾品后,教師又用正在播放的動畫片吸引小宇果的注意力,帶著他一起進入動畫片的世界,也成功地完全轉移了小宇果的注意力。本案例里完全體現了轉移幼兒注意力的效果,在孩子情緒沒有過于激烈的情況下,可以嘗試采用此方法。
3.冷處理后再與幼兒溝通
還有一些教師選擇先讓幼兒自己冷靜一段時間,再進行與其溝通、讓幼兒大膽傾述所發生的一切,與幼兒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并和孩子們產生共情,或者讓幼兒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等方法去應對幼兒出現的消極情緒。
4.教師走進幼兒情感世界
有46.6%的教師建議給予留守幼兒更多的關心、關注、愛護,另有33.3%的教師提倡教師、小朋友多與留守的幼兒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融入集體當中。了解留守幼兒的內心世界,并與他們交流,對他們的性格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對于那些比較內向、不善言語、自卑的留守幼兒來說,更是需要教師的關愛與呵護。
5.教師建立幼兒家庭檔案
讓幼兒講述自己家中的成員,對不同背景的幼兒進行不同的教育。對于留守的孩子來說,在講述的過程觸發很多情感,有可能在進行這個活動時造成場面的混亂,也可能會讓留守的孩子更為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產生自卑的心理,有教師建議班級建立專門的留守幼兒檔案,按期對其進行交流溝通去家中家訪,此方法,即考慮了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提及父母的敏感神經,又做到了對個體差異的重視,也能考慮到家園結合,可以說是一個全面的方法,但是局限在于,需要的時間較多,家訪難度大,不易執行。
三、促進發展留守幼兒情緒調控的建議
1.就社會家庭而言
(1)政府應該重視幼兒園師資方面的培訓問題,利用政策去發展師資,努力使得幼兒教師達到飽滿的狀態,這樣教師才有精力去重視留守幼兒的情緒發展問題;(2)幼兒園應該配備一名專門管理解決幼兒情緒問題的教師,他可以教導教師應該怎樣更好更科學地解決情緒問題;(3)在家長方面,父母盡管不在孩子身邊,但是也應該從各個方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在家的照顧者也要讓孩子實際感受到親人的關懷,讓孩子安全感得到瞞足;(4)在家園合作方面。對于留守的幼兒情緒,家長應該有更強的敏感度,但由于很多的家長根本不注重這樣的問題,所以幼兒園老師應該提醒和教導留守孩子的照顧者,重視留守孩子消極情緒,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5)媒體應該加大對留守幼兒的關注力度,利用廣泛的傳播途徑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提高對留守幼兒的重視程度。
2.就幼兒教師而言
(1)每一個班級都應該配備兩個教師一個保育員,這樣教師才有關注留守幼兒情緒的時間和注意力,也讓老師有空閑的時間去思考進行一些案例的分析,以便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法;(2)嘗試走進留守幼兒的內心,與他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了解他的情感需要,給他營造一種安全和諧的環境;(3)設立一個專門的反思角,在幼兒情緒控制不了的時候,帶他到反思角冷靜,之后跟他對剛才的行為進行交流,讓他自己判斷自己的對錯;(4)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幫助留守幼兒在班上結交到自己的好朋友,讓他有一個依賴源,好朋友的存在也會讓幼兒多一份安全感,有可能會讓幼兒變得更開朗和自信;(5)教師可以專門設置一些關于怎樣合理發泄情緒、怎樣控制自己情緒的課程,讓幼兒意識里有控制的觀念,然后在平時的活動中深入貫徹這些觀念。
參考文獻:
[1]劉明華,李朝林,劉驍暢.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2008,(02):105-112.
[2]周宗奎,孫曉軍,劉亞,周東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5,(187):71-79.
[3]蔣曉娜.農村幼兒園留守幼兒情感狀況研究——以河南省洛陽地區為例[D].2011.
本文系2014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學生創新項目(編號:201410604021)廣西邊境農村留守幼兒情緒調控能力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