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在初中階段是一門必修科目,可是和初中地理一樣,由于許多地區這兩門學科并不參加中考,甚至結業考試成績根本不納入升學成績,因此,學校、家長、學生都對這兩門學科不重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不高。為此,如何上好初中生物課對正在從事教學一線的教師來說,無疑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
關鍵詞:生物教學 興趣 積極性
生物,在初中階段是一門必修科目,生物課的地位在外國很早就有定論,早在1854年,英國著名生物學家、教育家赫胥黎(T.H.Huxley)就曾說:“生物學在要求能有一席之地——在名副其實的教育計劃中占據重要地位時,并不需要辯護士。”然而,我國許多地區初中生物不參加中考,學校、家長、學生都對這門學科不重視,研究者調查發現,在生物、物理、化學這三門自然科學中,男生最不喜歡的課程是生物學,女生最不喜歡的課程是生物學和物理;還有其他學者也調查發現:在生物、物理、化學這三門自然科學中,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科是物理,學習成績最不好的學科是生物。可見,生物學的學科地位,與它的基礎學科地位、與它21世紀的“領頭學科”學科地位以及它對中學生的教育價值是極不相稱的。為此,如何上好初中生物課對正在從事教學的一線教師來說,無疑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那到底要如何才能調動初中學生提高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呢?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興趣有著神奇的驅動魔力,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思維就會非常活躍,學習活動也不在鼓噪無味,反而會變得相當愉快,學生就能高效地掌握知識。反之,就會導致學生在該學科中學習缺乏動力。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是生物教師引導學生學好生物的一個重要前提。
一、發揮實驗學科優勢,提高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種學習能力和嚴謹科學態度的最佳方法和途徑。
首先,每年初一新生上第一次實驗課前,我都要對學生進行實驗課動員教育,帶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參觀,并讓學生觀看實驗老師穿著白大褂嚴肅認真地配置藥品的場景,請實驗老師給學生講實驗室應當遵守的原則,等等,這些教育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初步的生物科學素養和生物科學研究能力。同時,也為今后實驗課的規范與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培訓實驗課骨干,成立生物實驗興趣小組。每次實驗課之前,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培訓實驗課骨干,讓他們在實驗課上幫助教師輔導其他學生的操作和觀察,成為老師的小助手。
其次,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大膽改革,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式實驗”,給學生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課本上要求的學生實驗基本上都是驗證性實驗,即已經知道了結論,只是在實驗室中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由于已經知道了結果,所以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好奇心和研究興趣。而動員學生探究式實驗則不然,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研究欲望,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同時也給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心理提供了最好的釋放空間,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實驗探索中。例如,七年級上冊“調查校園的生物種類”這一實驗,我就放開手腳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綠蔭和孩子們一起尋找“幸運的四葉草”,當有學生發現四葉草并激動地歡呼雀躍跑到我身邊一遍遍地詢問我“老師,這是不是四葉草”時,我認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是成功的。
二、取材于生活,為生活服務,增強學生對生物學重要性的認識
新的《生物學課程標準》注重讓學生在生產、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知識,倡導學生在解決生產、生活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如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講課的材料或實驗儀器和藥品。開發一些課下小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在講《流動的組織——血液》時,我往往都會在課前請學生帶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規化驗單來上課,進而告訴學生“人在生病時,血液中各種細胞成分的數量會發生變化,血常規檢查能夠幫助醫生迅速了解病人的血液變化,為進一步判斷疾病和制定治療方案提供線索,我們也要學會像醫生一樣根據化驗單來判斷自己或家人的病情”。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就能愉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本節課程的學習活動中。
《植物的生殖》一節中,我通常會讓學生利用家中廚房常備的綠豆或大蒜來教學生種植水培植物。而且,在同年級各班之間開展一場“豆苗(蒜苗)成長記”比賽。這樣整個年級學生就會形成濃厚的興趣,并特別關注自己栽培的植物,每天都認真觀察自己和其他班級的植物,查找和彌補自己在栽培過程中的不足,想方設法使植物更好更快的生長。通過孩子親手操作,不但美化了班級環境,也豐富了學生的餐桌,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了無性繁殖的概念及其意義。
三、加強教學方法指導,維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算太難,要維持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生物的興趣卻是艱巨的任務。班巴斯基說:“興趣所固有的基本成分中,應當強調的不只是情緒上的興奮,還有情緒上的特征,這表現在認識的愉快上。” 因此,要真正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學生在上生物課時既感受到快樂,又有所收獲。我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幽默的語言、生動感性的實例,采用各種直觀教具和現代多媒體技術,教學方式多樣化等手段進行啟發式教學;另一方面,做好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如何制訂學習計劃,如何掌握學習各個環節的學習技巧(閱讀技巧、記憶方法、概括知識的方法、提問的技巧等),如何運用時間。葉圣陶先生指出:“學生要學的不光是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科的學習中尋找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本領,這是他們一輩子的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 經常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學習指導,學生就能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思路正確而清楚地進行有效的學習,他們才能愛學生物。所以,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就等于給了學生開啟知識之門的鑰匙,學生會在正確方法的指導下,邁向成功之門,這樣學生的興趣才會持久保持。
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只有充分調動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把這門功課學好。
參考文獻:
[1]馮素芳.對初中生物教學現狀的分析.考試周刊,2010,(15).
[2]郭銳.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學周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