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各學校高度重視美術方面教育教學工作,美術教育教學也相應地取得了良好發展。然而,在美術教育教學得到發展的同時,部分問題也開始有所暴露,其中最根本的問題便是美術教學觀念。對于傳統美術教學觀念而言,它很有可能會使人們走向極端,而其中之一的極端便是單純強調培養小學生的美術專業技能,忽視甚至忽略文化課教學,還有一種極端可能是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美術課教學,強調文化課教學。從當前的形勢來看,這幾種極端情況在我國國內仍然普遍存在。在面對21世紀經濟、科技高度發展的同時,教育教學觀念應進行切實調整與改善,將工作重心放在培養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學生個性上來。
關鍵詞:小學美術 教育教學 個性培養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美術課程應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個性是學生進行創新的基礎,失去了個性的學生將不可能進行創造。因此,在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起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的形成與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個性的培養需要教師創設出相對良好的課堂環境以及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與此同時,也需要教師認真設計教學示范進行積極引導,教師更需要緊抓課堂一切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激勵與誘導。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夠敢于表現個性,樂于表現個性。以下筆者將通過本文,并結合自身多年實踐工作經驗,針對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個性及其相關問題進行集中闡述。
一、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以及愉悅的課堂氣氛
在學生學習美術課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個性,主要包括對問題個性化的見解,對作品個性化的理解,以及對美術作品的個性化創作。個性化的體現與表達主要是愉悅的課堂氛圍以及寬松的教學環境,這樣的環境中學生能夠無任何拘束、暢所欲言、天馬行空,并自由展示出自身個性。試想在一個由教師主宰、課堂機械沉悶的環境中,學生怎么能夠產生新奇的想法以及與眾不同的表現,這樣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美術教師應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創設相對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允許各抒己見,倡導標新立異,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
二、通過教師示范進行啟發引導
通常情況下,美術課程都會有教學示范環節,這不僅是教師基本功展示以及個人魅力體現的機會,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激發思維、培養能力的環節。傳統美術教育教學都是教師畫、學生臨,教師做、學生仿,教師范作成為了學生模仿的主要對象,進而使學生作業表現出千篇一律、整齊劃一的局面,毫無個性化而言,嚴重缺少個性和創新意識。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自身固然得到了展示,但是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的個性化發展卻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和禁錮。如果久而久之下去,學生會存在嚴重的依賴情緒,只會模仿,卻不懂得個性化創作。若想要教師的示范發揮出引領想象、啟發創造以及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作用,美術教師應沖破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互動式示范,此類示范旨在啟發引導,且不能要求面面俱到,給學生的個性化創作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此外,教師還應積極示范那些存在一定難度的問題,并適時引導學生在其中進行個性化創造。
三、把握課堂有利時機進行激勵引導
在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個性化培養時做一名有心人,充分把握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有利時機進行激勵引導,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把個性得到充分展示。
(一)在美術作品賞析中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
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作品賞析的主要內容包括教材中的圖片、教師搜集的范例,以及學生的作品等。在賞析作品時,教師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在作品賞析中的主動性,在這一過程中強調個性觀察和個性體驗,使他們在賞析中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針對同一作品引導從多個不同角度出發進行賞析。此外,允許這一過程中存在不同觀點,提倡理解的個性化。例如,教師可提出一些帶有個性化的問題讓學生來回答,正是由于這些問題具有開放性,所以將有利于學生個性發揮,因此很多學生在作品賞析中都能夠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這樣的環境中往往還存在不同觀點、想法的爭論。面對學生對于同一問題產生的不同見解,教師應首先肯定他們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隨后告訴他們問題本身具有一定的個性化,所以無對錯可言,只講求創造性和個性。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待作品賞析不要求統一理解,因此無統一答案,對待學生們的不同觀點教師應予以充分的肯定,以達到鼓勵的作用。
(二)創作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個性發揮
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個性一般都是通過美術作品間接表現出來,因此美術教師應對作業進行精心設計,鼓勵學生在完成作業時體現個性,切不可存在過于死板的要求,更多地體現多樣性以及開放性,給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從而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學生只要認為材料能夠幫助表現自己作品特色,便可以自行來選擇。
(三)評價美術作業,鼓勵學生個性表達
在學生個性通過美術作品表達出來之后,學生更加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在學生作品中,一些有個性、有特色的部分一目了然,而有些則需要師生去發現、去尋找,還有一些需要學生自己進行闡述,尤其是那些獨具匠心的想法。對于這些內容,教師應先安排學生進行評價,提供給學生一次自我展示的機會,同時也是學生自我展示以及個性表達的機會。在學生自評時,教師對于作品中的優點應毫不吝嗇給予充分肯定,學生的個性得到肯定,自然自信心會更高。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始終清楚,課堂教學始終都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應完全摒棄舊思想、舊思維、舊方法。實際上,美術教育教學不單純是培養美術從業者或者畫家,它只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開始,具有強烈的啟蒙性。在這樣的啟蒙階段,學生個性的培養至關重要,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觀念、營造氛圍、改進教學、重視引導、創造機會,從而使美術課堂成為展示學生個性的良好舞臺。
參考文獻:
[1]李燕芬.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情報探索,2008,(09).
[2]夏小紅.關注生活 抒寫自我——談生活與個性化習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01).
[3]顧衛忠.往心靈深處走——如何引導學生個性化自改習作[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美術優秀論文集[C].2005.
[4]錢寧芳.張揚個性 放飛心靈——淺談小學生美術個性化[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美術協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